泉州市《古城市政管线专项规划》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泉州古城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由于建设历史久远,现状市政管线基础设施老旧、破损严重,管网建设标准低,且市政管线缺乏统筹规划,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缝缝补补”的建设方式,导致地下管位空间资源浪费严重,远不能适应“五个泉州”的发展需要。
为保障古城“双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泉州市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组织编制古城市政管线专项规划,将通过对城市各专业地下市政管线进行系统研究,在摸清现状地下管线敷设情况的基础上,解决和理顺各专业地下管线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实现泉州古城“双修”“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目标。
古城市政管线专项规划范围以《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确定的泉州古城范围为基准,北至少林路,南至笋清浯溪,东至温陵路,西至环城路,总面积6.41平方公里。规划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供水工程、污水工程、雨水工程、供电工程、通信工程、燃气工程、管线综合等专业。规划明确以历史风貌保护为前提,在延续城市肌理和街巷脉络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绿色出行”的规划理念,为历史文化遗产提供展示的线性空间。市政设施原则上不得影响历史街区的传统格局和风貌,管线工程宜采取地下敷设。
——道路工程规划。以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路网结构,根据交通组织、城市景观、场地竖向、排水等因素综合确定道路平面走向、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道路坡度和控制节点竖向高程等,结合古城特色传统街巷的保护要求,对城市道路工程进行系统规划,经济、合理地满足城市道路的交通服务、排水安全以及市政管线敷设等功能性要求,为城市的安全运行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供水工程规划。对现状供水管道状况进行评估,确定供水水源、供水方式、供水水压和供水管材,提出管网改造规划方案,以改善居民生活用水条件,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及用水安全,同时满足消防用水要求。
——污水工程规划。对现状水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污水管渠布局,计算管道管径、坡度及控制点高程设计,随古城街区道路改造,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污水管道,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系统,使古城内的污水能够收集排入污水处理厂。
——雨水工程规划。对现状城市内涝情况进行评估,确定雨水管渠布局,计算管道管径、坡度及控制点高程设计,针对内涝点进行局部区域雨水管网改造,提高雨水管道排数能力,基本消防古城区内涝点;随古城内道路更新改造,将古城内现状雨污合流管道逐步改造为雨水管道,对标准不能满足要求的路段进行雨水管道扩建。
——供电工程规划。预测用电负荷的分布情况,确定供电电源电压等级、所需各等级变电站的数量和容量,进行10KV中压配电管网系统建设布局和电缆沟容量计算,构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适度超前,并且适用于古城区域的电网架构及供电设施,充分满足古城区及周边区域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
——通信工程规划。通过各类用户需求预测,进行通信管网系统建设布局和管道容量测算,促进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等多网资源融合,集约建设,适度超前,构建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充分满足社会信息化需求,与城镇而已相配套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
——燃气工程规划。合理确定气源引入方向和压力等级,进行燃气需求量计算,进行燃气管网布局,重点加强规划区域内燃气输配系统的建设,增强燃气输配体系的安全性与保障度水平,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促进节能低碳。
——管线综合工程。确定市政道路下的地下工程管线布置标准横断面,并对排水管道交叉口进行竖向综合校核,统筹安排各种市政设施,并为今后发展预留必要的空间位置。
古城市政管线专项规划的实施,将有利于加快泉州古城区老旧管网改造,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