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34:迢迢韦州路,谁人与寒衣-寒衣节寄怀

挖掘少为人知的宁夏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宁夏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宁夏风情!

  • 《大银川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迢迢韦州路,谁人与寒衣”

明朝时候,宁夏属于九边重镇之地,光是如今的境内,就有两个镇,一个宁夏镇(今银川)、一个固原镇。大量的军士戍边来到这里。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明朝廷命长兴侯耿炳文弟耿忠为指挥,立宁夏卫,隶陕西都司。徙五方(湖北、陕西、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浙一带)之人实之。他们来到宁夏,如星罗棋布般在这片土地上以屯,堡,城的形式驻守。

到了明洪武二十四年辛未封宗室庆藩自庆阳徙韦州以居至三十五年辛巳徙宁夏。所以说,从庆阳-韦州-宁夏这条路就成了明朝时候的主要行走路线。

其实,自古韦州就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西夏时期,李元昊为韦州属左厢曰静塞军,谅祚改祥佑军。尤其在明朝时候,作为鞑靼“入寇总路”的必经之路。经历过了无数次的攻守战伐。这里洒下了许多戍边英雄的热血!

庆靖王朱栴毕驻韦州以来,建宫室,重修城墙,并拓为牧养之所。这里一时成为繁华之所。并有驿站(韦州驿),物资中转站(韦州仓),多少戍边的将士曾经经停韦州驿。然后去往宁夏各地的屯,堡,城。这个驿站成为了他们和亲人联系的纽带!

更多的戍边将士对于家乡的思念,家人对戍边将士的思念,都以书信和物品的形式在传递,韦州驿成为一个中转站。见证了多少这些充满情感的流转?

迢迢韦州路,漠漠塞上秋。

铁马劲西风,英雄祭黄沙。

那时候,宁夏是边地。和鞑靼部落之间的战伐不断!有战争就有牺牲。有时候,远方的家人寄来的物品不怕路远,就怕没人收到。

在古代,有三大“鬼节”: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其中,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在北方尤为盛行。据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彰示顺应天时,就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

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那时候,北疆的九边重镇驻守的军士都来自全国各地,这种“寄冬衣”的形式尤为盛行。每年的农历九月底,驿站就会异常繁忙,驿卒经常是马不停蹄地寄送着这份沉甸甸的爱。在那个没有快递的年代,一个装了寒衣的包裹,要经过千辛万苦才能与收货人见面。

很多远方的亲人将精心缝制的冬衣寄到边关,幻想着自己的丈夫或者儿子可以穿着它御寒,并且奋勇杀敌的样子,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场恶战之后,他已经血染沙场,尸骨埋黄沙。

要是能收到回信或者回音,远方的亲人就会松一口气,要是没有回音或者回信,远方的亲人就会黯然神伤和悲切,因为那代表戍边的家人已经牺牲!

而戍边的军士更盼望可以收到亲人寄来的“冬衣”,那是他们在苦寒之地可以坚持的御寒之物和精神寄托,还有信念。他们也怕被遗忘啊!

在这些漫长的期盼和等待里,无人寄件与无人签收,很难比较出哪个更悲凉。

唐朝诗人孟郊这首《游子吟》说得好: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古代,衣服都是一针一线手工缝制而成,它饱含的是亲人的爱。军士独在边地戍守,午夜梦回之时,寒风凛冽敲打之际,多么想有人能给盖上一件衣服啊!

其实,在宁夏寒冷的冬天里,衣服带来的温暖有限,更多的慰藉来自盖衣服的人。来自亲人的一句添衣的嘱咐信件,一件带着体温的棉衣,或是亲手做的针线……虽然普通寻常,微不足道,但是,却有着温暖整个冬天的神奇力量!

如今,消失的韦州驿已经无法向人们诉说那些无尽的思念和寄托,只有那无情的西风依旧在回转。不知道你听出来没有?

韦州古城,再见!

待续,下集更精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