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山《太极拳传统练法》
陈家沟19世老拳师、黄埔军校教官——陈凤山,早年编写太极拳资料颇多,其后人在逐步整理中,《太极拳传统练法》即为其中一篇。
陈凤山《太极拳传统练法》
太极拳的传统练法是由松入柔(化刚为柔),积柔成刚,刚复店柔,以致刚柔相济,是最高的要求。
致忽隐忽现,忽刚忽柔,到连刚柔的痕迹都有看不出来。
此拳之运动不在速而在缓慢,君须细心揣摩,由粗大到细小,能如此运动,将来功夫成时,其速无比。轻缓即是重快,太极拳是重意不重形,但这是对功夫深者而言之。
传统练法是: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是内动带外形,外形合内劲,由内及外,以外引内,最后做到内外结合,表里一致。
内动包括两种:一是内脏肌肉的动向安排;二是内气的流向贯注都是用意来指挥的,以调活血气,畅通经络为功能。以缠丝劲的技击方法为应用,其由外及内的锻炼方法为前辈家所遵奉。
内动方法是心静用意,身正体舒,举动轻缓,动作弧形,如意谷左旋迈步,则眼神先去,直射平视,脊骨节节松沉,胸腹内部先微行右转,眼随意动,身腿一动,步随身转,呼为开发,吸气时气归丹田呼气时为劲贯四梢,通过旋腰转脊,使用权丹田劲上形者为旋腕转脱而达於手尖,下形者为,旋螺转腿而达於足尖。
随着动作的一开一合,腹式呼吸的一呼一吸,内脏轻微的作上左右大小不等的弧形活动,可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血气经络,血管系统活泼流转。
太极拳对经络血气的作用,早在 1958 年曾在北戴河机关疗养院用经络测试器做过实验,结果证明,在练太极拳后,血液循环加速生理机能指标亢进普遍提高,练前不平衡的经穴得到了平衡、改善。
证明拳对经络血气的运行是有良好影响的。起到了疗病、保健,增理体质,以及提高技巧的功能。螺旋式的弧形动作内有刚柔两种力量,每一种动作的开合、虚实、起落、旋转都是由一个个圆圈而构成的
陈鑫说:“好手一招一个太极,妙手一动一个圆圈。圈中有刚有柔,有沉有轻,在动作中带有弧形划圈的形象。初练由大到小,纯男后便得心应手,心身相应,方能得到一动则内外上下无有不动。人体形有手圈、肘圈、肩圈、胸圈、腹圈、膝圈、胯圈、足圈。内脏能随着轻轻旋转,内外上下左右,自然柔活的同时,协调动作,精练致极小一圈,到没圈时,方归太极真妙界也。”
练太极拳时,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气在则滞,用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始可四两拔千斤也。
在推手中,不要舍近求远,要作到舍己从人,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务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活动中随转随换,以己粘人必先知人,在转关发动中,始能不先不后,不高不低,如箭射靶,一射即中。
粘体要灵活,方见虚实之妙,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要上下相随,乃有一往无敌之精神,立身要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迈步有临渊之感,能粘住然后自灵活。拳经云:“僻打推压得进步,缠绕背靠皆相依。”要做到不贪不赚,不及不离,身法中正,一气贯串,在动作中及能得机得势,切勿错过此机,瞬息万变,如错过不能得也。
走架时要慢而不快,意要用到正点上,否则滑过枉费功夫耳。静动要分清虚实,实非全然站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周身均离不开这虚实开合,走架时着着留心,切不可马虎了事,快而滑去,如神不守舍,心猿意马,宁可不练,练亦无益,请为三思!!!
陈凤山(1909-1982),字凤岐,又名风山。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师承陈克忠,抗战时期就职于黄埔军校七分校。
抗战胜利后在陕西安康政府工作,曾获甲等候选人资格。解放后回原籍,在陈家沟乡供销社任会计。拳法先后得到陈溪南、陈克忠、陈应铭(老白胡)、陈茂森、陈照丕等前辈指导,在黄埔军校还曾学习郝玉朝在军校的教学架。功夫日进,深悟拳理,颇得太极拳精髓。曾一度改编小架,命名小新架,并撰写拳架功法拳谱以及练拳体会。上世纪70年代在家乡和焦作等地设点授拳,生徒众多。其行拳舒展大方、形神兼备、进退自如、意气相随,与人推手能以一着应万变,将人发出不露形,武德高尚,从不伤人。为人谦虚、正直、忠厚。
陈凤山主要弟子有: 陈国安、陈国瑞、陈国庆、陈国胜、陈中义、陈海周、张肖、王守全、叶肃美、武振兴、陆旭东、陆慧敏、王彩霞等、陈海周、孙树松、刘泥鳅、王保壁、王保英、郭二头等。
陈凤山《陈氏太极拳练架须知》
在练架未开始前,端正而立、心静神收(?)、无思无虑、意守丹田,专(?)等动作开始,应做好以下准备:如两足平(?)齐、距离尺许,两足与肩同宽上下一条线,虚领顶劲、头正颈直,两眼向前平视、下颚微向后收,胸稍含(能含胸则自能拔背),气沉丹田、沉肩坠肘、腰活裆圆、胯根微向后收,敛臀调裆、尾闾中正、上下分清虚实,周身灵活。切勿僵硬,周身必须完整一气,在练架时一式连一式,相连不断,达到一气呵成,有时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
动作要与呼吸自然结合(棚捋为吸、挤按为呼),上下相随、一动皆动、一静皆静;在动作中运动如抽丝、迈步为猫行;轻沉缓急、随机(?)而动;在轻松缓慢中切忌用力,如勉强用力则血脉不通而横气填胸,反而对身不利,故在初练时只叫用意不用力方能灵活运用,也就是叫去掉身上原来僵劲、另换灵劲,故不叫用力、只叫圈大圈圆,周身活动自然,如用气则滞、不用气则灵,时时注意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周身灵气节节通畅,运气到点时归于丹田,足趾抓地如树生根,就能稳重灵活,也就是乘行气刚落点,拳论是(?) “能叫上身轻如柳絮、叫足下如棉花”,在心机发(?)动、一动全动下,先意动而后形动,周身到处是圈,圈圈相连,虚实分明;依序而进、如(?)法运行、一动一静、时时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