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疗法

    中华行医方  大医精诚心

拔罐

一种常用外治法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并利用燃烧、蒸气、抽气等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穴)位,发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发生充血或瘀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常用外治法。

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拔罐疗法的种类、方法也不断创新,它也从民间转入医院,其罐具也从兽角、竹简发展为金属罐、陶瓷罐、玻璃罐,乃至近年来研制成的抽气罐、挤压罐、电磁罐等,操作方法亦从单纯的留罐法发展为走罐、闪罐法,以及针罐、药罐、刺血罐、抽气罐、水罐等拔罐方法,适应范围从吸拔脓血发展为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外感内伤的数百种疾病。

拔罐疗法之所以在民间深受广大患者欢迎,是因其操作简便经济,病人无痛苦,而且疗效显著。

一、拔罐疗法的治疗原理

拔罐疗法是以罐具吸拔病变部位或穴位,以通畅气血、疏导经络、拔除病气,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入体抗病能力,最后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中医认为,拔罐疗法具有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祛湿逐寒、泄热除毒等作用。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连四肢、筋骨,通过经络运行,可以调节阴阳、滋养筋骨,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当外邪侵犯人体时,如果遇上经气失常,正气虚弱不能抵抗外邪,病邪就会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侵人人体脏腑。因为外邪以经络为通道,随气血循行,充斥经络穴位,致使气血凝滞,或气血涌盛、逆乱,再者,由于脏腑功能衰弱,气血生化不足,致使经脉空虚,气血循行无力,无论内邪或外邪所致疾病,性质属实或虚,经络穴位都以气滞血瘀,闭阻不畅为其共同病理基础。

拔罐疗法是通过吸拔病变部位或特定经络穴位,将充斥于体表的病灶,经络穴位乃至深层组织器官内的风寒、风湿、瘀血、热毒、脓血等经皮毛吸引出来,皮肤有直接呼吸和排泄作用,通过在皮肤上的吸拔能将体内瘀血、浊毒排出体外,使邪出正复,经络气血得以疏畅,这种良性刺激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从而提高机体功能,充分发挥经气作用,扶持正气,调节阴阳平衡,加强祛除病邪之力,疏通经络,开达抑遏,宣通气血,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除湿逐寒,协调脏腑,促进病体康复。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拔罐疗法具有机械刺激和温效应等作用,治疗时,罐内形成负压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扩张甚至破裂。由于红细胞破裂出现表面皮肤溶血现象,使表皮紫黑,随即产生一种类组胺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机械刺激可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其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加强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和控制力,使患者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促进机体恢复功能,使疾病逐渐痊愈。

二、拔罐疗法罐具的种类

在古代,医者采用拔罐法治疗疾病,多选用动物的犄角作罐具,后来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发明创造了多种罐具,丰富了本疗法的用具。罐具的种类很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竹罐

竹罐的制法是选用竹身正圆、坚固无损的竹子截成长6~9厘米的竹管,一端留节为底,另一端作罐口,口径可选用3厘米、4.5厘米、6厘米等几种,以适合不同部位使用。用刀刮去外皮及内膜,制成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罐口必须平正光滑。竹罐的特点是轻巧灵便,价格低廉,不易摔碎,但易爆裂、漏气,现常用于走罐。

(二)玻璃罐

玻璃罐是由工厂用玻璃加工制成的,形如球状,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种型号,在家庭中亦可用广口瓶(罐头瓶、药瓶)代替。玻璃罐的特点是光滑、透明,可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的程度,还可以用于“走罐法”,但易摔碎。

(三)陶土罐

是用陶土烧制而成,两端较小,中间略大,形如腰鼓,特点是吸拔力大,但较重,易碎。

(四)抽气罐

此罐常用青、链霉素药瓶,将瓶底磨掉,制成平滑的罐口。瓶口处的橡皮塞应保持完整,留作抽气用,也可用透明塑料瓶制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于抽气,抽气罐的特点是可随意调节罐内负压,控制吸力,用小瓶制成者,可用于皮薄肉少之处。另外,在临床上应用中还有铜罐、铁罐等,但由于传热快,易伤皮肤,目前很少使用。在民间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医生和群众以代用罐进行治疗,如罐头瓶、茶杯、酒杯、广口瓶、小碗、药瓶等。由于这些代用器具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常被采用。

三、拔罐方法的分类

拔罐方法的种类很多,经整理和归纳,现根据操作方法,拔罐形式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按排访法分类

1.火罐一一利用火力排去空气。

2.水罐——利用水蒸气的热力排去空气。

3.抽气罐——以针管抽出空气。

4.挤压罐——用于挤压胶皮球排出空气。

(二)按拔罐形式分类

1.单罐一一单罐独用。

2.多罐——多罐并用。

3.闪罐——吸拔后立即取下,反复吸拔多次。

4.留罐——吸拔后留置一定时间。

5.走罐——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

(三)综合运用分类

1.药罐——用药水煎煮竹罐后吸拔或在罐内贮药液吸拔。

2.针罐——在针刺后或针刺留针过程中吸拔。

3.刺血(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皮肤针等刺出血后加拔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