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精华:舌诊

舌诊在诊治胃病中也十分重要。如果虽病痛日久,但病人舌有瘀点瘀斑或舌色暗,就不可认为久病必虚而妄补,必须标本兼顾。若病人舌淡而苔腻,是脾虚湿阻,也不可纯补脾,应健脾化湿同施或先化湿后补虚。临床上只要苔腻,都可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湿。就胃病言,不仅辨苔重要,很多情况下还可“舍脉从苔”。如因为胃中嘈杂烧灼,若口干而舌红苔黄而干,常用石膏、知母等甘寒清热生津;若口不甚干而苦,舌红苔黄而腻,则须用山栀、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若病人舌红花剥苔或无苔(镜面舌),是阴津内伤,常用乌梅、甘草等酸甘化阴或用益胃汤生津养阴。又如胃痛患者,若见舌色暗,或瘀点瘀斑,即用香附、郁金理气活血;以气痛为主者,用延胡索、金铃子;以瘀痛为主者,则加炒灵脂、制乳没或加用刺猬皮、九香虫等。这也是长期临证所得的一点体会。《董建华: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学家》

验案:1977年5月,我的父亲曾患肺炎发热,经某西医院治疗痊愈出院。但病愈后一直无食欲,间或胃痛,且胃脘胀满,在当地请中医治疗3个月而不愈,延至暑假我回家时,其症状有增无减,胃疼痛,脘胀满,不思食。看前医所用处方,或消食导滞,或者理气开胃消胀,或者破气止痛。我在未诊脉视舌时也觉得前医处方不谬,但诊舌见舌绛无苔,诊脉弦细略数,问之大便干燥。诊罢突然顿悟地联想起益胃汤方证,随即处下方: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2g,生地15g,冰糖15g,生甘草6g。当即取药3剂。每剂药煎3次,兑在一起令频服。结果服一剂胃痛止,两剂食欲大开,大便通畅,脘胀立消。服完3剂后,持续3个月的痛苦随之消除。《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张文选》

古道瘦马按:上述验案张文选教授在治疗其父亲的胃病时,就是抓住舌降无苔的关键之处,果断处于益胃汤立马起效,令人拍案称赞。临床上我在遇到舌红苔薄或无时的胃痛胃胀病人,常用一贯煎加减,效果也是很好的。这里用方依据关键就在舌诊。所以临床上在治疗胃病时可以多参考董建华先生论舌之说。

(0)

相关推荐

  • ​益胃汤治疗胃痛胃阴亏耗证

    益胃汤 处方沙参9克 麦冬15克 冰糖3克 细生地15克 玉竹4.5克(炒香) 功能主治滋养胃阴.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所余药滓,再 ...

  • 【胃痛的中医辩证施治】

    一.肝气犯胃证 适应症:胃脘胀痛,痛窜胁背,嗳气痛轻,怒气痛重,胸脘痞闷,嘈杂吞酸,排便不畅,喜善叹息:舌边红,苔白,脉沉弦   治宜:舒肝健胃丸.气滞胃痛颗粒.沉香化气丸   二.寒邪客胃证 适应症 ...

  • 中医治疗胃病,反酸、胀气医案一则施某,男...

    施某,男,46岁.胃病年久,近月以来,胃痛则呕,呕则痛缓,屡屡发作,诸治罔效.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弦, 拟寒热并用,斡旋其中,黄连汤主之. 炒党参.制半夏.桂枝.川连. 干姜.炒白芍.炙甘草. 6剂. ...

  • 十人九胃病,看中医如何对胃病辩证分型

    中医治病的独特观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以个人为整体,四诊合参,辨别疾病的证型. 胃病简单二字,在中医里面分为很多种类型,就以胃脘痛为例,看看中医是怎么分型的. 中医根据疾病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名,以上 ...

  • 舌诊的辩证精华

    "方剂思维论"曰:"既使有经验的医生也认为:心中易了,指下难明.而舌诊就像晴雨表,能真实反映人体健康状况,切易掌握.' 望舌辨病论问答: 察舌质辨病要点,依色依形二项.舌 ...

  • 舌象下有小肉球,要注意可能和生气肝郁有关,中医舌诊辩证

    舌象下有小肉球,要注意可能和生气肝郁有关,中医舌诊辩证

  • 珍贵的舌诊辩证,看舌头知健康!中医望诊时...

    珍贵的舌诊辩证,看舌头知健康! 中医望诊时,望舌是最关键的一步.了解舌的区分,以及舌与脏腑的关系,在面诊时很重要. 舌色就是舌头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淡红.淡白.红.绛.紫.青几种.除淡红色为正常舌色外 ...

  • 简单实用的舌诊辩证

    (长按图片3秒,识别进群) 舌诊,是一个可以窥探身体秘密的技术.血虚.气虚.痰湿.还是血瘀?都可以在你伸出舌头的刹那,看出个大概. 风寒感冒初起时,舌苔会变厚,这时候吃驱寒湿的姜茶最管用,看到舌苔变黄 ...

  • 实用的舌诊辩证

    舌诊,是一个可以窥探身体秘密的技术.血虚.气虚.痰湿.还是血瘀?都可以在你伸出舌头的刹那,看出个大概. 风寒感冒初起时,舌苔会变厚,这时候吃驱寒湿的姜茶最管用,看到舌苔变黄时,就不能再喝姜茶了,这种情 ...

  • 民国舌诊名著《验舌辩证歌括》陆廷琦著

    民国舌诊名著《验舌辩证歌括》陆廷琦著

  • 40条古法舌诊精华!(配治法方剂)

    凡病皆标也,而必有其本,本者所以致病之根源也.盖惟人之病也,有一标必有一致标之本.是以医之治也,有一本必有一拔本之方.不获乎致标之本,处方必不能对其症也.不投以对症之方,治病必不能拔其本也.      ...

  • 为何舌诊能坐上中医辩证的打一把交椅

    引言 "所谓辨证论治,实际上是临诊辨象论治."在各个象的诊法中,各种象都有其视野和盲区:舌象擅长反映寒.热.瘀血.痰湿.脾虚,反应的速度较快,大约机体有偏颇之后,半天之内可有反应: ...

  • 临床精细舌诊辩证录

    作者:盘金勇(莕菻芳艸) 图片来源:萧文新(芳草中医) 文字整理:莕菻芳艸 学习本文之前,需读懂中医诊断学之舌诊内容结合本文章诊病.本文章由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在中医诊断学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 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