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127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127

还家

出郭青山解送迎,劫馀弥怯近乡情。故人不见多新冢,长物原无只短檠。重觅钓游嗟世换,惯经离乱觉家轻。十年着处迷方了,又卧荒斋听柝声。

【笺说】

抗战胜利之后的两个月,钱锺书先生出任国立中央图书馆英文总纂,主编待出刊的《书林季刊》(见吴学昭《听杨绛谈往事》)。1946年夏,暨南大学由福建迁回上海,钱先生又应刘大杰之邀,兼任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这年的夏初,父亲钱基博由湖南回到老家无锡,端午节前一日,钱先生也由上海回无锡省亲,仅停留四天即因忙于《书林季刊》编务而回沪。

这是战后的第一次回乡,因此钱先生感慨万分而写此诗。

出郭青山解送迎,劫馀弥怯近乡情。

首联写道,耸立城外的青山也懂得我的心,来欢迎我;大劫之后,越近故乡,就更加胆怯。

上句的“出郭”,即出城。古代称外城为“郭”,此泛指城。此处,“出郭”当为城外之义,不是人出城;否则,写的不是回乡之人,而是迎接之人了。

“青山送迎”,前人写过,如宋林逋《长相思》词:“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青?”钱先生加以“解”字在“青山”后,就更把青山写活了,青山不仅有“送迎”的举止,且懂的人的心理。这里的“送迎”,应解作偏义复词,意谓迎接;因为这是写的“回乡”。

下句的“劫馀”,即劫后;指抗战之后。

“弥怯近乡情”,即“近乡情弥怯”,此化用唐诗人宋之问《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之上句。“弥”,更加。为什么人“近乡情更怯”?是一种劫后担心,担心听到意料不到的可哀、可怕的消息。

首联二句,写路上所见所思。一句写景,一句写情。上句之景,也是景中含情;两句之情,既有欣喜,又有些忐忑在。

故人不见多新冢,长物原无只短檠。

颔联二句,写到无锡的所见:过去相识的人看不见了,多了些新坟;原本家中就没有多少多馀的东西,现在只剩下些短柱油灯。

上句 “故人”,此指死去的。黄庭坚《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干。”

下句“长物”,多馀之物。语出《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馀席,便坐荐上。后(王)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短檠”,一种立柱较短的油灯。油灯灯盘的立柱,称为“灯檠”,长檠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使用,一般人家多用短檠。韩愈《短灯檠歌》说:“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

颔联二句写回乡所见,上句写人——故人不见,下句写物——家无长物。要知道钱家在日据时被日本宪兵整整占据八年,且在第二进东面房屋挖水牢,关押爱国人士(见钱锺鲁《无锡钱绳武堂沧桑史》)。

重觅钓游嗟世换,惯经离乱觉家轻。

颈联写道,重新寻找旧时垂钓之地,感叹人世的变换;习惯了承受离乱的环境,家的分量,在心里也变轻了!

上句,语出陆游《云门道中》:“钓游陈迹浑如昨,一念凄然不自由。”

“钓游”,泛指游玩故地。韩愈《送杨少尹序》:“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

“世换”,人世变换。宋马之纯《新亭三首》:“坐中翻作儿女悲,世换人非但陈迹。”

下句所写离乱“觉家轻”的感触,实在令人悲感莫名。前人写及此情,有离乱年代四处为家之叹,如白居易《朱陈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又有无家可归之叹,唐张乔《游边感怀二首》:“不是无家归不得,有家归去似无家。”钱先生这里的“觉家轻”之叹,不是不念家,而是对“觉家轻”这种心理产生“根源”的“惯经离乱”的揭示:“家”的心理变得“轻”了,可见这离乱之重、之频!

颈联二句写回乡之感叹。

十年着处迷方了,又卧荒斋听柝声。

尾联写道,十年住所没有固定方位的状态结束了,又可以躺在荒凉的房子里,听到家乡的报更声了。

上句的“十年”,指钱先生离乡十年。钱先生1935年赴英留学,归国时无锡已被日军占领,抗战胜利后的此次回无锡为1946年,时隔十一年,十年取其整数而言。

“着处迷方”,语出杜甫《远游》:“贱子何人记,迷方著处家。”“着处,”又作“著处”,安身之处,住处。“迷方”,迷失方位。正是钱先生《谈艺录》序所言:

余身丁劫乱,赋命不辰。国破堪依,家亡靡托。迷方著处,赁屋以居。先人敝庐,故家乔木,皆如意园神楼,望而莫接。少陵所谓:“我生无根蒂,配尔亦茫茫”,每为感怆。

下句的“荒斋”,即荒凉的房子。宋韩元吉《次韵宋传道夜雨闻捷》:“松庭竹户野僧家,独坐荒斋到日斜。”

“柝声”,旧时报更的梆子声。作者自注:“寇乱前报更旧俗未改。”

尾联扣回归乡之意,感叹故乡从此回归内心,又身处故乡一些熟悉的事物如更声之中。

(0)

相关推荐

  • 钱锺书智慧“小干货”(六五)“独不虑归来时身将披龟甲耶?”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泽) "独不虑归来时身将披龟甲耶?" (一) <诗经·采微>最后一节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 ...

  • 钱锺书智慧“小干货”(三十)“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泽)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一) 诗歌讲究含蓄.含蓄,是指诗有言外之意. 钱锺书先生以为,诗人欲言又止,欲吐还休,读者只有通过引申想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3

    当步出夏门行 天上何所有,为君试一陈.云深难觅处,河浅亦迷津.鸡犬仙同举,真灵位久沦.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 [笺说] 1934年先生北行至北平,即今之北京,回沪后,大约友人询问旧京情事,钱先生感慨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4

    薄暮车出大西路 点缀秋光野景妍,侵寻暝色莽无边.犹看矮屋衔残照,渐送疏林没晚烟.眺远浑疑天拍地,追欢端欲日如年.义山此意吾能会,不适驱车亦惘然. [笺说] 此诗作于钱锺书先生在光华大学任教时的1934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5

    大雾 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积气入浑天未剖,垂云作海陆全沉.日高微辨楼台影,人静遥闻鸡犬音.病眼更无花恣赏,待飞六出付行吟. [笺说] 这是一首咏雾的诗,肯定有一定的寓意.诗写于1934年,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6

    沪西村居闻晓角 造哀一角出荒墟,幽咽穿云作卷舒.潜气经时闻隐隐,飘风底处散徐徐.乍惊梦断胶难续,渐引愁来剪莫除.充耳筝琶容洗听,鸡声不恶校何如. [笺说] 1934年,钱锺书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大学即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8

    伦敦晤文武二弟 见我自乡至,欣如汝返乡.看频疑梦寐,语杂问家常.既及尊亲辈,不遗婢仆行.青春堪结伴,归计未须忙. [笺说] 1933年开始的首届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考试,按规定是不允许在校生应考的,要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9

    牛津公园感秋 一 弥望萧萧木落稀,等闲零乱掠人衣.此心浪说沾泥似,更逐风前败叶飞. [笺说] 钱锺书在英国留学,就学于牛津埃克塞特学院,攻读的是文学士学位.夫妇二人租住在校外,是一间较大的房间,既是卧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0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0 新岁感怀适闻故都寇氛 海国新年雾雨凄,茫茫愁绝失端倪.直须今昨分生死,自有悲欢异笑啼.无恙别来春似旧,其亡归去梦都迷.萦青积翠西山道,与汝何时得共携? [笺说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1

    赠绛 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 [笺说] 钱先生夫妇到牛津,一开始靠吃房东的伙食.英国的饮食习惯不合钱锺书的胃口,杨绛就改租了另一套住屋,在牛津大学公园对面.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2

    此心 伤春伤别昔曾经,木石吴儿渐忏情.七孔塞茅且浑沌,三星钩月欠分明.闻吹夜笛魂犹警,看动风幡意自平.漫说此中难测地,好凭心画验心声. [笺说] 1936年,在英国的钱锺书写了两首有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