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廖伟旭:【难忘的老家锅台情结】(散文)
难忘的老家锅台情结
文/廖伟旭
世上有许多东西,当你拥有的时候并不在意,一旦离去了会常常念想。在老家用的锅台就有这种情结,只要提及那锅灶的事,就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尽管现在天然气灶、煤气灶、微波炉、电饭煲一应俱全,但每次使用的时候,就会想起家乡的灶台。简单的造型,朴素的装束,低调的神态,以及吸进的是柴火,奉出的是美味佳肴,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锅台是农家常用生活做饭的工具之一。锅台一般由水泥匠负责建造,用泥浆将土坯砖粘合而成,为了采光好,锅台都建在靠近窗台的地方。我老家锅台是两口锅,最大号的铁锅靠近窗台,用来蒸馒头、煮红薯的时候多,小号铁锅安排在最外面,也是使用频率最多的。
逢年过节或者家中请客,是锅台最繁忙的时候,做豆腐、炸油条、蒸米饭、下面条、煮饺子,忙的不亦乐乎。灶火用的是干柴木屑。在灶火间,总备有一条矮长的木凳子,木凳子往往设计成可以坐三个人。在天气地动时,我特别乐意去做添柴的事,灶内的烈火把人烘得暖洋洋的。听着哗啪的燃柴声,看着不时冒出的火苗,脱下自己的鞋子,在灶口烘一会,把湿气驱走,再穿上,脚底一下子似有一股热流往上涌,舒服惬意得很。母亲的姐妹们来家里做客时,一般也都不坐在客厅,总喜欢坐到灶火间,帮着一边添柴,一边与母亲絮叨,煮一顿饭的时间里,我想那更是让灶火所炙着的一种温情吧。每到冬天,母亲就会钻进山里耙树叶,一背篓背回家,日积月累,新柴旧草在厨房间高高垒起,以备三餐做饭使用。同时也彰显着农家人的勤劳……
母亲是锅台最为亲近的人,她常常在灶前灶后忙碌。将柴草塞进锅台洞点燃,通红的火焰烧过后,诱人的饭菜就做出来了。我有时候也会搭把手,为灶火洞里添些柴草。母亲不论烧火还是烹调都是好手,看她有条不紊的操持,就像艺术家的表演,柴草塞进锅台,燃起猛烈的火焰,柴草燃烧的噼里啪啦声,锅瓢碗盆碰撞的叮叮当当声,菜料发出的丝丝声,演奏出动听的乐章;让农家生活充满希望和温馨。全家围桌而座,尽情地享受着饭菜的美味,浓郁的香气伴随着开心的笑声四溢飘香。
近年来,我远离了故乡、远离了锅台,远离了农村烟火的味道,但对锅台烹调出来可口饭菜的那种渴望,却愈发深沉而浓烈。今年春节前夕,我回老家省亲,在二姨老家,我来到锅台前给灶火洞里添加柴草,望着红红的火焰,心里被丝丝暖气和袅袅烟香笼罩,恍惚又回到童年,我们一大家子亲戚们围桌而座,品尝着可口的农家饭菜。感受满满亲情。老锅台见证着母亲的故事。三尺锅台成了她的领地,一日三餐、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苦中有乐,苦中带甜。炊烟熏黑了母亲的脸颊,青丝熏成了白发。她用汗水浇灌了每一天,在粗茶淡饭中塑造儿女们质朴的勤劳的品格。
如今的农村,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户人家都用上了煤气灶,砖砌的灶头在逐年减少,砌灶的泥匠也渐渐失传了。铁锅也被五花八门、价格昂贵的各种各样品牌锅替代了,袅袅的炊烟渐行渐远,没有了草木灰香味和炊烟的乡村,让人隐隐感觉有些失落。没有了那种老铁锅,吃在嘴里的饭菜似乎也少了点味儿。
作者简介:
廖伟旭,陕西省商南县人,平时喜欢写作。作品常常发表于《陕西农村报》《阳光报》《商洛日报》《今日头条》《中国散文网》《乡村干部报》,其中有多篇获奖。偶尔写写散文,发表于《商洛作家》《金丝峡周报》《秦岭文学》《三秦文学》等网络和公众号上。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法 律 顾 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策 划:李书忠 路 庆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观云听涛 王如萍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吴亚妮 唐桂英 谢 雷
水云天 余 晨 米兰花
心 语 毕廷娟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大漠孤雁 刘旭平
秋日私语 谭文群
本期责任编辑:方天
超过160万人正在关注
赶快来关注吧,这里有散文、小说、诗歌、诗词、随笔等精选作品,还在等什么?快来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