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窗汲水养菖蒲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文人雅士将胸中一腔情趣,寄寓于日常生活之器具,或镌刻佳句于茶壶、臂搁之上,或书画山水于折扇、笔筒之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表达了文人高雅的格调和悠远的情趣。
菖蒲成为文人案头的最爱,一则对物我同心的逍遥境界的追求和对醉月餐霞的山林生活的向往;二则,菖蒲之习性正契合文人之风骨。所谓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的品格正是文人精神的体现;再加上现代人多居住于高楼大厦,没有院子和天井,唯有狭小的阳台,正适合莳养菖蒲这样的小盆景。
宋人徐侨在其诗《咏拳石菖蒲》中这样写道“一尘不许渭幽雅,百草谁能并洁娟。日课苍头注新汲,要移林壑在庭前。”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徐侨视菖蒲为林壑,真乃坐地成神仙者也。所谓一草一世界,俯仰其间,骋目游心,俗尘皆忘。
江山本无主,闲者便是主人。汪曾祺小说《莱生小爷》主人公莱生终日生计无忧,养一只大绿鹦鹉,养花,但只养菖蒲,十来盆之多,每日就喂喂鹦鹉,伺弄下蒲草,也是神仙中人。陆游曾如此描述隐居生活的悠闲平静:“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诗人亲自为蒲石盆更换新汲的泉水,然后烹茶品茗,并自嘲说,这真是典型“闲人”才会享受的“闲趣”,我想如此不但能活动筋骨,还可怡情养性,何乐而不为也。
菖蒲以短细密者为上,要在养护它时进行必要的修剪整形,以达到心中的美姿雅气。古人说:菖蒲越剪越短越细越密。沈荫椿先生的《微型盆栽艺术》也有菖蒲一例:“水性的玲珑拳石之上,年深日久,则愈生愈密,入夏后经多次剪短叶丛,叶片渐趋短细,尤其钱蒲类,衍生繁密,墩墩罗列,细碧洁净,分外逸致。”此处说菖蒲年深日久,想毕已是根深叶茂的老蒲了,所以才能入夏后多次修剪,否则不可尝试也。再者植蒲忌肥,宜于清养,愈瘠则愈细,所以除了盆蒲以外,附石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也最为雅致。石上栽种,则金钱、虎须俱佳。
最后以植蒲新口诀结束今天的文章:
“近水而植,附石健康。叶干根湿,喜暖畏寒。微风避雨,少剪更旺。喜阴怕晒,润露忌霜。 石生偏细,泥种颇壮。薄施厚灌,勤理剔黃。碧如翡翠,香沁腑脏。野逸清气,不宜艳妆。配石清供,古盆內藏。素雅天然,最宜文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