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之魂
南湖最妙的是它的水势格局。
看起来它似乎是个规整周全的盆状的水面,由湖四周任一角度概观,水面阔大得一览无遗;实则它的曲线很含蓄,不断的有回转,有分隔,有曲折。
湖里的那些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桥,既为湖水分隔间的连缀,也成了湖景移步变换的眉眼。
端持出不同姿态的桥自身,也是一段情致、景致。
游人踏上桥来,它又成风景观赏的立足点。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更替着角度,一幅幅画卷在眼前舒展开。
南湖的几座桥造型上开始讲究了。
小城的桥样子大多直白,由平直的立柱支撑出平直的路面,看着有些乏味。南湖大多是孔桥,桥身也有色调变化,桥型圆圆俏俏的立于水面上,各有各的相貌,各有各的风姿。
有的是桥也是大道,坦坦荡荡的曲弯、起伏着。
最早感受到大手笔规整的南湖出手即不凡,便源于它新建的那座十七孔桥。飞虹卧波、玉龙凌波那些个老掉牙的陈词滥调,皆不足以评断这桥的神韵。从它面世的第一天起,南湖因它而有了眉宇,生出了表情。
由景区南大门去遥望整个湖面,那眉宇与表情隐隐绰绰的显露着,南湖便有了堪比西子湖的娇媚了。
但这桥却不是西湖的姊妹,它孪生于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
昆明湖上有一座连接南湖岛与岸上的十七孔桥。
从景致独创的艺术价值判断,这种复制显然在冒险。眉宇神态的类似,南湖岛与南湖的混淆,就像穷小子穿着大裤衩,套件不扎领带的西服,带着面具就说自己是比尔盖茨了。
我却以为这是独辟蹊径。
南湖的十七孔桥很像书家学前贤大师笔画的意思,但它终究落成的模样却是自己的。
北京的昆明湖太小,装不下十七孔桥的豪迈,犹如一道剑眉嵌在一张秀气的瓜子脸上。我们的南湖大气,什么门第的大闺秀在此都是小碧玉。
南湖的桥断断使不得普通灯饰,尤其是那种披挂的串珠,它得有昆明湖的那般映照,待满月时细看。
昆明湖有一个冬天的偶遇,让我对十七孔桥的雪色记忆深刻于心。
我知道有一天,那景致定能够在南湖寻找得到。南湖的雪色更温柔,更有层次。
站在南湖的十七孔桥上,一下子便会心静。
湖水涟漪,亭台静默。
桥面上远去的父子三人,与栏杆上的狮子雕塑,似乎眼熟。
那是十年前,我见到的宛平城外的卢沟桥。
一场中国历史上最为壮烈、惨痛的反侵略战争,在那里拉开大幕,枪炮声至今回荡于耳际。
一步一段历史。
南湖的这桥定有卢沟桥的影子。
这里也有历史,小城的历史。矿井废弃,好端端的土地沉陷,曾经的尘土飞扬,没有明天的满目疮痍。
如今,它有着婴儿般的光泽、希望。
安徽淮北有个美丽的南湖,那十七孔桥就是它的传说。
作者相关文章
关注马尔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