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笔记:进明寺所在的民宿村和曾厝垵,生活可不可以很审美

梁东方

骑车环厦门岛而行,总是能在沿途发现很多美景。即便没有任何“景点”只是面对亮亮的大海,看那些坐在海边棕榈树下惬意地吹着风的人们,也依然会让人发现一种在内陆城市很难有的松弛的享受。这是因为海边阳光强烈,但是阴凉里却又十分凉爽;这也是因为海边的温度不低,举步有汗,在凉风习习的树下坐定了便再不愿意走……

赫然看见路边有一座寺庙,却是进明寺。这寺庙同样有着本地庙宇装饰华丽但是进深很小的特点,基本上站在门外就已经可以一目了然了。不过,顺着庙宇门口的小街道向村子里面看,却有很多正在拍摄婚纱照的年轻人。

厦门之美,处处都可以拍婚纱,不过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拍的地方,一定是有什么特别之处,特别美的地方。这个叫做黄厝的小村,原来已经是一座专门做民宿的审美之村。

在厦门,进明寺所在的民宿村、曾厝垵包括鼓浪屿上的民俗街区,都是由自然状态的村庄因为餐饮和住宿的需要发育而来的著名街区。它们的著名不是因为卖的东西或者住的旅馆怎么名贵、高级,而是因为环境,包括餐饮环境与住宿环境上的艺术化,也就是美化。

正是直接点缀到了生活之中的与吃喝与睡眠之间的艺术化的氛围、美化的状态,不断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其络绎不绝之状,令人惊叹。不论是鼓浪屿还是曾厝垵,都已经到了难以找到立足之地的程度。包括进明寺周边在内的这些地方也都成了拍摄婚纱照的重要外景地,不仅是厦门本地人,就是相邻的地区甚至省份甚至遥远的内陆省份也有人专程来此拍照、打卡。

推着拉杆箱远道而来的青年男女一边走一边看着手机地图上的定位,寻找着已经在网上定好的旅馆民宿。他们边走边找的过程中,既有怎么还没有找到的某种不安,也更多的是一种对即将开始的浪漫审美的生活场景的无限期待。到遥远的厦门岛上来找理想的居所,来体会梦想中温暖舒适而花枝摇曳的生活场景,已经成了年轻人中不约而同的时尚之一种。

这里既有站立在房舍之间的大榕树垂下众多气根、支撑着硕大的树冠、投下巨大的阴凉的普通南方景象,也有白色墙头上的红色花朵朵朵盛开的不经意的刻意。店铺门口的铃铛和雕塑,民宿门外全玻璃的外走廊,随意放在街角上的桌椅,黑板上用歪歪扭扭的英语写的当日餐单,甚至还有静悄悄地走过去的一只黄猫。一切都像是影视之中浪漫情调的必然要素的汇合,不一样的是它们不是布景,而是你眼前实实在在的真实。

原来一旦将艺术因素引进生活,一旦将生活之中的细节做美学意义上的调整;在考虑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将审美功能提高到与实用同等重要的层次上来,就会吸引那么多人的瞩目。这说明人同此心,都期望能将艺术元素引进自己的日常生活。

所谓艺术元素,可以是建筑构件,也可以是植被花朵。北方开发的很多所谓古镇,一味在古朴元素上下功夫,虽然也是一路,但是终究是缺少大树婆娑、花枝招展的现实审美意境,这当然和气候状态有关,要想培育出一棵大树来实在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但是其中也有某种程度上的僵化倾向。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人,是在其间经营的人的态度上的不那么急功近利,甚至是他们普遍的祥和温和。这是很多人愿意来厦门、愿意享受厦门的风景之外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只有环境中的人的态度祥和了、美了,才是内外一致的美化。

厦门的这种以经营为根本,以本地的人文审美传统为基础,以海天辽阔态度祥和为支撑的独特的民宿生态,实在是立足本地优势的发展路径,使人不由地想:为什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自己生活的地方,不可以将这样的审美的元素、审美的生活态度引入呢?那将是人类最美的生活状态,是欧洲发达国家已经实现,而我们也将实现的美好生活的目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