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想成为一座生态城市?先向榜样的力量看齐

大国大城,这是谁都逆转不了的趋势,即使疏解也不能违背规律。

全世界目前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与日俱增,预计到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

同欧美国家几近定型的城市结构不同,我国的城市化仍在飞速推进。但需要反思的是,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城市?所谓的“美好生活”又是什么?

发展实业,繁荣经济,完善基础设施,盖起高楼大厦,这些代表城市级别的“硬实力”,一个都不能少,但是与一座城市相关的人文氛围和生态环境,也就是常常说的“软实力”,也同等重要。

王健林曾在一次峰会上说:城由市兴,商业是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但好空气则是城市价值的核心要素。因此,一个城市要想成为中心城市除了维持其商业的繁华,未来更重要的是拥有优美的环境

21世纪是生态的世纪,从工业化社会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

印度学生带上了氧气面罩

前天看到一则新闻说,因为印度首都新德里空气污染持续恶化,引得外国人才离开,外交官员纷纷搬到了乡村,已经让这座城市的竞争力大打折扣。而正在走向国际化的北京与其相比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可见城市只有保持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下一轮城市竞争的焦点。

1、没有整体规划就没有生态城市

一座城市想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源头在于合理地规划。像北京原来那种“摊大饼”的城市规划就非常不利于优质环境的营造。

所以,新总规就做出了调整。

新总规里提到北京“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布局,其中的“一区”指的就是生态涵养区,要求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北京的生态空间只增不减、土地开发强度只降不升,构建“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中心城区要建设两道一网(绿道系统、通风廊道系统、蓝网系统)。到2020年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到2035年提高到17平方米。

还好,一切尚不算晚,今年的雾霾应该会比去年好一点。

2、建筑耗能是生态城市最大软肋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建筑能耗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33%。

众所周知,建筑是城市的组成部分,要想城市生态化,建筑节能必须跟上,高科技的绿色建筑才是城市未来生态化建设的核心方向。

这里的绿色建筑,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科技手段,且在不破坏基本生态平衡前提下营造的建筑。

比如:利用自然通风的设计,可以改善室人居的环境;通过利用绿色建材,可以减少建筑对人体的危害;把绿色引入室内,利用室外绿化改善室内小环境,还有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采光与遮阳,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手段,水的循环利用等等。

值得庆幸的是,近两年我们看到,在北京无论是写字楼、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开发,绿色节能的建筑正在变多,曾经落后的面貌正在得到改善。

3、告别过度消费改变生活方式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在大部分生活场景里用的都是手机支付,出门是滴滴打车和共享单车,办公也开始真正实现无纸化。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开始转变。

在经历了一个暴发式的以奢侈消费为荣的经济周期之后,精致生活和极简主义成为一线城市中产阶层追求和向往的新型生活方式与审美倾向。异化消费和过度消费的模式逐步远去,“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开始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由此可见,从城市,到建筑,再到人,生态化的构建是一个完整系统的运行和协同,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每一份力量都不容忽视。

昨日,由首都文明办、由北京青年报、北青传媒主办,西山甲一号承办的“榜样的力量”——2017生态保卫军年度评选活动在北京举行,对在造林还湿、治污降霾、绿色传播、环保志愿等方面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进行表彰。

活动现场

从大学老师到在校学生,从公司老总到科研专家,从青年榜样到环保奶奶,能够看到北京普普通通的市民在用不同的方式为城市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开始成为所有人为之努力的方向。

获奖者登台

榜样的力量不单来自个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也洞悉到生态城市未来前景。此次活动的承办方北京金隅房地置业,就通过打造更绿色、更科技、更节能的西山甲一号科技生态住宅项目,成为房企中践行北京城市生态发展的排头兵。

西山甲一号是以国际化生态住区与世界级公园地产为目标打造的京西唯一生态科技住宅,其所属的长辛店生态城是北京第一个在规划层面引入国际化低碳生态指标,并已落地建设的生态城项目,被誉为“北京第一个可实施的生态社区项目”,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

长辛店生态城

生态城始创微风通廊以应对日益严重城市热岛效应,有效降低区域温度、湿度,同时促进PM2.5等有害物质快速扩散,而西山甲一号社区内部亦南北贯通两条30米宽微风通廊,可以有效促进社区微环境的自我调节。

除了坐拥生态城核心的绿色生态资源,西山甲一号更是以恒温恒湿、新风除霾等十大科技系统应用于生活,实现住宅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项目通过天棚辐射+地源热泵这两大生态空调系统保证室内的恒温恒湿;通过外遮阳系统+新风系统+直饮水系统来从源头净化阳光、空气和水,免受雾霾干扰,享受生态健康;通过同层排水+楼板降噪双重降噪系统,让生活更静谧舒适。

不仅如此,西山甲一号内部全部采用欧系精装,从电梯、门窗到地板、墙面,从厨房灶具到卫浴系统,全都采用品牌家装,加上先进的智能科技系统,真正达到“居室外自然生活,居室内绿色科技”的未来人居新体验。

《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书中提到:我们了解过去,并非能够准确预测未来,而是更加理解未来的选择。

今天的痛苦源自曾经种下的恶果,而当下的改变则是否预示着一个美好的将来?

保持对自然的敬畏,怀揣对城市的梦想,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感恩节快乐!

推荐阅读:

亿级别墅做邻,赵全营崛起待时日

城市副中心改变了什么豪宅逻辑?

上周北京楼市成交排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