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院开出亿级订单!新一代HIS革新传统市场,HIT将开启黄金十年?

对于大多数医疗信息化企业来说,年初的新冠疫情为其当期的业务发拓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医疗信息化企业或将因此面临一波大洗牌。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IDC2020年初针对医疗行业的一项调研显示,全国有96%的三级医院受疫情启发制定了信息化升级计划,有88%的三级医院为应对疫情对信息系统进行了改进或新建。

疫情期间,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使中小城市医疗救治诊治和防疫,以及慢病病人就诊和取药得到支持;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辅助疫区的新冠肺炎得到及时的临床诊断;应用于病区服务的机器人技术,减轻了医护的工作负担;大数据技术辅助流行病学调研以及区域监控……医院改进或新建的方向,无不凸显着信息化对医疗的重要意义。它们进一步促使过去对信息化技术持怀疑或漠视态度的医生学者,逐步意识到信息化在新型公共卫生防御体系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医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启发而做出的信息化升级的重点领域

(数据来源于IDC、卫宁健康报告:

《以中台思维构建医疗数字化转型平台,突破医院信息系统能力瓶颈》)

当然,2020年信息化行业的变化并不仅仅局限于院方认知与需求的转变。随着众企业年中报的发布,更多的方向与趋势由此在这些信息中凸显出来。为此,动脉网对15家医疗信息化上市企业年报进行了分析,虽然医疗信息化市场高度分散,但这些公司总共占据了约20%的信息化市场份额,足以绘制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大致走向。

挫折与重生,二季度信息化打响反击战

疫情使然,几乎所有的信息化上市公司股票都在这半年之中走出了“V”字型。

总的来说,疫情对于企业的影响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由公共交通、人员流动受阻,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上下游复工及项目建设延迟、账款确认延迟,而进一步导致的企业营业收入减少。在调研的15家企业中,仅易联众、达实智能、创业慧康、卫宁健康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余企业的营收情况均不尽人意。

二是疫情期间企业运营成本的上升。上升的数字主要来源于大型企业在疫情期间产生的支出增加,如向医疗机构捐赠抗疫消耗类物资、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免费支援;向医疗组织捐赠物资、现金等。若将这一因素剔除,许多信息化企业的内在利润率或许还将有一定增幅。

 信息化企业2020年年中报财务数据简述(单位:亿元)

从利润的角度看,15家信息化上市企业中,有10家企业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利润下降;3家企业利润存在增长但涨幅较小;延华智能虽实现了22.38%的增长,但其净利润仍为负;表现最好的是达实智能,即便历经疫期,也实现了48.08%的利润增长,净利润1.38亿。

达实智能的优异业绩有智慧医院助力,但也并不完全来源于医疗领域。报告期内,达实智能中标高达2.349亿元的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新区智慧医疗项目,该项目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0.65%。此外,该公司还签约了3.25亿元的深圳市报合大数据中心项目、中标1.75亿元的北京市高速公路ETC研发生产基地暨北京市高速公路数据运营中心项目。三大项目支撑起达实智能近7成营收。

那么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新冠后的第二季度,业绩是否存在回暖?答案是肯定的。

从下图可以看出,各企业第二季度的营收变化,所有企业的第二季度营收均高于第一季度,且多家企业的增幅多达一倍,疫情期的影响正被随着而来的信息化建设高潮所稀释。

 上市医疗信息化企业营收波动情况(单位:亿元)

事实上,疫情之后,医院对于信息化的改造热情正空前高涨。经过动脉网梳理,以下几个方向最有可能引导今年医疗IT行业的走向。

百家争鸣的“新一代HIS系统”

近日,华中科技大大学和深圳医院更换了东华软件全新的HIS系统,距其上一次进行信息化基础升级,已逾8年。

“很多医院跟我们相似,可能有近十年没有对HIS系统进行升级。不过,疫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院信息化的迭代,老一代集成系统的架构已经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下的数字化技术与层出不穷的新应用。”一位深圳医院的信息科医生告诉动脉网,“以5G建设为例,过去HIS可以仅支持IPv4,这导致医院网络地址资源有限,而5G需要医院支持IPv6这一新的协议。此外,各类人工智能应用的兴起也迫使我们寻求更具兼容性的架构。”

医院数字化转型的压力不仅局限于此,应用架构固化和数据管理缺乏标准化造成的IT架构弹性不足;健康医疗大数据与其形成的“知识”、“医疗技能”之间的巨大差距;医院IT业务多样性骤增带来的管理难题;多系统下,医务人员操作系统便携性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的是,互联互通评级中的数据存储、交互等要求……种种问题都需要医疗IT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一代HIS”这一理念应运而生。

 医院核心管理系统(或称为传统 HIS系统)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数据来源于IDC、卫宁健康报告:

《以中台思维构建医疗数字化转型平台,突破医院信息系统能力瓶颈》)

不过,尽管新一代HIT的提法从去年开始便不绝于耳,但自始自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除了架构上的升级以支持新技术、新应用外,每家发布新一代HIS系统的企业都对“新一代”三个字有着不同特色展示。

东软集团算得上最早提出新一代HIS系统的企业之一,2019年9月,百度14.43亿投资东软控股,这家高科技投资与管理企业是东软集团、东软教育科技、东软医疗、东软熙康、东软望海(现已改名望海康信)的主要投资人。

互联网企业与医疗信息化企业的融合总会迸发一些新的东西,对于百度而言,它带给东软的是卓越的AI能力。

一方面,双方共同成立了“CDSS专项小组”,利用AI从临床角度提升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百度灵医智惠AI全面接入东软HIS产品体系(即东软谈到的新一代HIS)。

从灵医智惠现有的能力来看,AI将成为东软新一代HIS的核心能力。

赋能后的东软HIS一方面可以拥有实时的文本信息形式质控和内涵质控的能力,这一相对成熟的技术。另一方面,AI能够对流程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进而辅助医院管理者进行决策。

卫宁健康今年7月发布的WiNex与东软“新一代HIS”有相似之处,该系统同样包含了NLP支持下的知识库带来的全流程质控功能,不过在发布会上,卫宁健康更为强调的不是AI,而是改变医院IT架构的“中台思维”。

什么是“中台思维”?报告《以中台思维构建医疗数字化转型平台,突破医院信息系统能力瓶颈》中对中台思维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中台思维首先是一种技术或业务的组织形式;其次,从技术维度来看,中台是一套集合技术、业务和数据的架构,强调共性和复用。区别于传统应用架构的复用概念,中台力求实现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的动态复用能力,以及时响应业务的高频变化。 ”

简而言之,卫宁健康打算打散过去冗余的集成信息系统,将其中以业务为模块的繁杂系统重新分类,归至技术中台、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三个相互作用的平台之中,最终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整合的最优解。

卫宁健康理想的数字化平台框架(来源于IDC)

在新的医疗IT架构之下,卫宁健康将三个中台的协同工作流程分为了四个步骤,共同组成一个业务循环:

  • 1.以业务中台的流程服务为启动点,调入医疗业务标准数据,结合临床指南库等数据,通过业务服务API结合数据服务API来开发构建包括核心系统、电子病历、互联网医疗等在内的各类临床系统。

  • 2.各类临床系统产生的源头数据一方面存储在数据中台以供服务随时调用,保证中台对数据的实时使用,另一方面支持数据输出到临床数据仓库(CDR)并做加工处理形成知识之后,再流入到数据中台供服务调用。在没有完全迁移到中台之前,并行的医院核心系统、电子病历和各类医疗系统的数据,以及其他外部健康数据也可通过集成平台,汇聚到临床数据仓库(CDR)再进入到数据中台。

  • 3.利用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数据中台形成新的知识图谱和知识库,通过审核流程,形成创新的医疗知识服务,返哺给业务中台;同时,从创新医疗模式中形成新的医疗流程标准库,以及根据政府在持续的医疗改革中发布的新政策所形成的医疗服务业务规则,也添加到业务中台。

  • 4.技术中台始终支撑上述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的交互以及动态循环过程。

通过上述流程,卫宁健康打造的新一代HIS系统不仅具备创新业务开发能力,还能够应对医疗改革频繁的变更要求,实现跨平台部署等要求。但对于表格中的医院操作上的便捷性、缺乏治疗方案辅助暂未提及。

在2020年CHINC之上,思创医惠展示了其新一代的HIS系统。不同于上述两家,思创医惠的新一代HIS以打造医疗行业的“Android”为目标,研发了智能开放平台的技术架构,为开展连贯医疗健康服务、推动国内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变革提供了重要平台架构基础。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思创医惠将成熟的开放式架构进一步发展为微服务框架体系,将过去的集成系统拆成业务清晰的独立微模块,运用微服务框架重构医院业务系统,将功能服务化,实现医院业务的快速部署和重构及一站式生命周期管理,支撑医疗信息化的个性化、专科化应用,提高用户体验。

从这个角度来看,思创医惠更看中的是医生的使用体验,着重解决医务人员操作系统的便携性问题。

此外,万达信息、延华智能、和仁科技、久远银海等企业也纷纷打造了自己的新一代HIS系统产品,新星科技、曼荼罗等传统信息化非上市企业也在通过变革电子病历、门诊工作站等产品帮助医院进行互联互通改造,这里不做具体介绍。

智慧服务评级铸就医疗IT全新增长点

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医院的信息科地位正由过去的边缘走向中心。在吃到甜头后,许多院内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不再完全由政策驱动。如智慧医院的建设工作,很多医院便早已主动展开,跑到了评级的前面。

6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关于开展2020年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工作的函》提到,“为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智慧医院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我局决定开展2020年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工作。”要求各地积极动员辖区内二级及以上医院参加。

智慧医院的建设是一门大生意,近期火热的互联网医院、CDSS等概念均属于这一范畴。由于不同医院对于智慧医院建设的需求不尽相同,医院招标范围亦因此呈现出较大的弹性。不同规模医院、不同建设程度的项目具备差异较大的中标金额与项目周期。

例如,思创医惠在今年中标的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均为千万级;万达信息在2020年5月公司中标上海市崇明区智慧医院信息化项目金额达到了4500 万,思创医惠中标浙江省新昌县5736万元的数字化智能化医共体项目;达实智能中标的宿州市立医院新区内外科病房楼机电一体化项目(含智慧医院建设)则高达2.35个亿。

从时间周期来看,由于智慧医院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信息科与企业方必须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调整项目方向,项目周期也难以确定。以易联众建设的吉大一智慧医联体项目为例,该建设周期已经超过了一年,相关的需求仍在扩充之中。

此外,智慧医院标的中的子项目在成本投入上也存在较大区别。具体而言,搭载AI的PACS系统(一般价格为5万/台)、评级版CDSS系统(50-300万)、智慧医院硬件升级等项目方案较为成熟,搭建难度较小,其毛利也随之较高;单病种CDSS系统、互联网医院平台等项目则存在缺乏标准化搭建流程、医院需求各异等因素,其毛利较低,搭建周期也较长

尽管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可以明确的是,三级医院存在智慧服务分级评估的硬性要求。随着电子病历评级逐渐走向尾声,智慧医院服务评级有望成为信息化企业的下一个增长点。

总结

除了上述两个大的方向外,汇聚年报数据、政策趋势与产业趋势,动脉网对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进一步总结:

  • 1. 受5G、AI、物联网等因素影响,加之新冠疫情事件的催化,HIS系统正处于更新换代之际,这一换代可能为信息化企业贡献数年的业务增长空间。

  • 2. 智慧医院服务评级的重启将缓慢推动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开展,但由于现阶段的建设仍处于试水阶段,要想惠及更多医院,信息化企业仍需要一段时间积累。

  • 3. 医保信息化、电子病历、LIS虽非热门领域,仍然贡献了较大的市场空间,但相关的老牌信息化企业早已壁垒高筑,后来者进入困难。

  • 4. 新兴的DRG领域市场空间则有待发掘,现阶段下,暂时不能为信息化企业带来较大规模营收。

  • 5. 信息化公司自行开发的影像类AI可以直接以低成本植入PACS,低价格卖给医院,一定程度上蚕食了创业公司的市场。

在这一时间点上,医院并未完全统一后疫情时代医疗疫情建设方向,信息化建设机遇仍然存在较大变数。这个时候,企业应该提前判断未来重点业务开展方向,提前布局相关产业,在形式确立之时,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格局或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未来医疗100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