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许亚玲

一直想为亚玲姐写点什么,始终没动。

起先是在她答应来微课堂后。按照惯例,应该有一篇人物志为亚玲姐的微课堂之旅造势。构思了很久,也写了一些片段,但最终被自己的懈怠打败,以“亚玲姐是淮安名人,大家都了解她”,并辅以转载他人的文字搪塞过去。

微课堂当天,亚玲姐和她的伙伴把微课堂的气氛推至巅峰。

一开始,亚玲姐讲述了她与淮海戏的那些恩恩怨怨,现场所有人都安静异于往常。虽有人埋首,那是在记录她不时迸发出的火花。

亚玲姐身形娇小,儿时应该是个古灵精怪的小精豆,承欢父母膝下,被打扮得花枝招展,跟着爸爸妈妈到处去收获人们的赞许和喜爱。

然而,她的童年却几乎是黯然的。她的母亲杨秀英,淮海戏名伶,戏比天大。亚玲姐的童年和外婆一起度过。直到7岁,她的母亲来接她,她躲在外婆身后,怯生生打量来人,小声地嘟哝出“阿姨好”。

她在讲述这些的时候,有点哽咽,我起身去给她倒水。后来看旁人的记录,知道那个“阿姨”一把揽过她,哭了。等我端水回来,亚玲姐又微笑而平静地继续讲述了。

亚玲姐说她和母亲不亲,不是可以交心的朋友。她说的时候,拭了拭眼角。我离她很近,看得到她表情的复杂,听得出语调的涩重。但是她把泪水流到了心里。

亚玲姐步入淮海戏的舞台,不是父母的安排提携,缘于一个意外。很多人成名以后都说过类似的故事:陪着朋友去见剧组或考戏校,主考官让临时来一个,结果往往是朋友落选,而自己从此踏足演艺道路。

这样的意外,由当事人自己说出,往往云淡风轻。听的人却知道,天上掉馅饼的事不会发生,机遇只垂青接得住的人。从小母亲在家练唱,她就在一旁偷师,被主考官叫去试一下,她一开腔就把大家惊住了,别人只能唱上几句,她却可以完整地唱完一段。

我的老师老高是资深票友,她看了亚玲姐的一段视频,说她“嗓子好,模样俏,属于从事哪个剧种哪个剧种就有救了那种”。

嗓子好,模样俏,是老天爷赏饭吃。其实亚玲姐本行是刀马旦。她说演员就是半个出家人。平时不敢吃不敢喝,还要日日练功吊嗓子。新近的大戏《原野》,之前获梅花奖的《秋月》,虽都是文戏,不需要她舞刀弄枪,但是舞台上的利落爽净,处处看出刀马旦的身手。

这段文字题目是《大哉,许亚玲》,我是有一番踟蹰的。我不知道在别人眼中,人之大是怎样定义的。然而在我心里,亚玲姐就是大写的一个人,淮海戏是她的命,然而淮海戏的生存空间却会让她这样一位激情饱满的演员难以尽情施展。于是亚玲姐建戏剧工作室,从选剧本挑演员到买盒饭,从联系演出场地,到各处宣传,无不亲力亲为。亚玲姐自掏腰包为《原野》投入十几万元,不是土豪任性,就是太想演戏了,太想演自己想演的戏了,太想让自己的艺术生命能够持续得长点,再长点。

舞台是她的命。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塑造人物,为淮海戏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亚玲姐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她说要想在舞台上塑造好人物,就一定要能准确把握人物。亚玲姐没有高调地说她看过多少书。但是,她表达的流畅和对戏剧文学性的解读,让人相信她必然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她还常常自费去参加各种戏剧节,观摩各种剧种的精彩演出。学以致用,亚玲姐的淮海戏有了很多的现代元素。

亚玲姐在中学、小学都招募了一些对淮海戏有兴趣有悟性的孩子,拉起一班人马,一招一式,一字一句,教孩子们学唱淮海戏,就是意识到自己作为淮海戏传承人的责任,希望淮海戏能够生命力长久。

亚玲姐冰雪聪明,对于舞台人物心理的把握,对于世事人情,她其实看得清楚。然而她又很傻。有人告诉她,戏剧工作室的公益演出可以申请政府补贴,可以申请文创基金。她的眼瞪得很圆很大,完全不知道有些事是可以向政府伸手的。

亚玲姐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和喜爱,因为我们看到一个成熟女人的善良和执着。每一个和亚玲姐近距离接触过的人都会对她有很高的评价,她心细如发,像一位大姐姐,把每个人都照顾得很舒服。一位朋友说“一个人的内心的成熟是和他让周围人舒服的程度成正比的”。用这句话来分析亚玲姐应该是很准确的。

亚玲姐很性情。我转发了一些朋友的听课记,她一再真诚致谢,并且一篇篇精心配图,转发到许亚玲戏剧工作室的微信公共号。其中一篇,她看了后,发了一串嚎啕大哭的图标,然后两个字:感动。

我感动于她的感动,也相信这一切都源于她的真心。这样的亚玲姐,我会忘记她身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的光环,我会渴望有时间和她一起坐下来喝杯咖啡,聊聊天,觉得自己说什么,她都能懂能包容。也渴望可以跟她坐在一个街头排挡,喝着啤酒,吃着龙虾,她唱几句戏,我读几句诗,且笑且哭,感觉人生美好。

【感谢仲丽(笑笑)姐提供的图片】

(扫描关注许亚玲戏剧工作室)

一路相伴    花漾淮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