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八重悲,他一个人占全了——图解杜甫《登高》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秋天),杜甫已经56岁了,如果从生命寿限的角度来考虑,离他去世还有两年的光景。在经历了一生的困苦、漂泊和不得志之后,疾病缠身、失去依靠的老诗人在离家万里的夔州,面对着萧瑟的秋景、老病孤愁的悲哀侵蚀着他的内心,百感交集之下,他把一生的愁苦写进了这首字字含愁、句句皆情的“七律之冠”《登高》中,让我们以图文的形式感受诗中表述的八重悲哀及一个人迟暮之年的感慨。

文眼是诗歌的核心,这短短的五十六个字全部围绕“悲”字来展开,句句有情、字字含悲。诗歌的第三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共计14个字,却写出了人生八重悲!
“作客”——身份之难也!“常作客”——频度之繁也!“万里”——距家之远也!“秋”——时之惨也!“百年”——人生迟暮也!“病”——身体有恙也!“多病”——形势之艰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在即将灯尽油枯的年纪,作客他乡,偏遇疾病缠身,万物凋零的秋季萧瑟凄凉,又没有亲朋在旁,不可谓不悲。)
在其他三联中,作者借风急、猿啸哀、清、白、鸟飞回、萧萧落木、滚滚长江、艰难、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等共同渲染出“悲”的基调,读来不能不让人暗自神伤!
杜甫的一生真的太难了,“蓝瘦香菇”不足以表述他悲情的十分之一,他亲尝落第之悲、漂泊之苦、丧子之痛,从北闯到南、故土难回,人生迟暮、疾病缠身,“不平则鸣”他用一生的心血和经历感悟留下了1500多首诗词,纵然活着的时候凄苦、寂寂无名,但是却在死后成就了文学和唐朝的那一段历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