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不是简单的游牧民族,宋与辽交战频繁,能自保已是成功
辽国和之前匈奴以及突厥不能相提并论,匈奴也好,突厥也好都是单纯的游牧民族,而辽国虽然是游牧民族,但是人家也有从事农业生产,可以说半游牧半农耕的混合民族,有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又有农耕民族稳定的粮食收入,而且人家的首领也称皇帝而不是之前的可汗单于之类的并且也仿照中原王朝建了一套制度,实力比之前的游牧民族都强.
当然宋比之前唐汉也弱了,一个变得相对更强,一个相对变得更弱,而且客观来说,由于之前唐开放,让这些少数民族有了学习中原王朝的技术的机会,让这些少数民族间接的变强了,这也相当程度造成了宋的开国艰难。宋建立的时候,辽国已经经历了4代君主。
从刘邦到汉景帝这么长时间,汉一直在恢复国力,因为汉建立在秦的一片废墟上,百废待兴。而且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发展力也都不一样,赵大建立的宋可没有建立在一个完全的废墟上,禅位过程中也没有非常大的叛乱,整体来说继承的就是一个内部比较稳定的国家。
宋自己军事能力也确实太拉胯,辽金这样的封建体制政权确实比匈奴突厥这类的部落要强。汉唐是面对匈奴突厥那种部落联盟,匈奴有多少人,两百万。突厥有多少人,一百万,汉唐还有无敌的长城防线。辽国九百万人,还有无敌的长城防线。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远征一边攻城,一边能野战打赢十几二十万精锐骑兵的事情。
赵匡胤是所有开国皇帝里建国最容易的,没有之一,初一出门,初五回来就当皇帝,基本上没有经历任何战争和血腥杀戮(韩通全家特例),哪怕是篡位1.0版本的赵匡胤的偶像郭威,那也是带着大军杀回京城的。杨坚也是当了权臣,军权政权在手,才篡位。而赵匡胤篡位太容易导致没有权威,哪怕是郭威也是当了权臣,假模假样立刘赟,之后才篡位的。赵匡胤没有权威,必然要加强皇权,收兵权,军事改革,缺少强力的武将,军队战斗力一定是会打折扣的。
赵匡胤投靠过郭威,确实很熟悉郭威作秀那一套,只是郭威演得更好,那群前呼后拥给郭威斩黄旗的小将当中,应该有青年赵匡胤在里面凑热闹。赵匡胤后来更绝,直接黄袍加身。篡权上位的领导第一要务是清理内务,巩固自身地位。赵匡胤到处浪的下场就是被人堵在国外,复立柴宗训。李渊有自己的太原班底,不怕后院起火,李世民才能打完这个打那个,才有一战擒双王的底气。
宋一朝从来都不是一个大统一政权,以当时的情况,辽国才是最强的,而且也是自诩华夏正朔的,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辽国已经建国50多年了,宋只是次一级割据政权之一,两国军事实力平衡等到辽宋并立的时候才勉强实现。打不下北汉宋从来都是因为打不过辽国,后来赵光义之所以能拿下,也是难得一次击退辽国援军后封锁太原实现的。赵匡胤的政治设计是没有问题的,他要的文武并重,他也有足够的威望压制军头(杯酒释兵权足以证明),谁想到突然驾崩,赵光义上台后几次对外战争,实在没有积累足够的军事威望,压不住军队,干脆就极端化。
宋人对于辽主本部威胁还是比较大的,真走运大败辽人一次,辽主是不愿意承担这样的后果的,因为这样会使辽国内部权力失衡,对辽主绝对是不利的。所以,辽人一直是以小战促和平,直到澶渊那次。澶渊之盟之所以能签,就是因为宋辽两国君主(太后)都无力承担战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