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附高清大图)
在艺术的殿堂里,像在科学的殿堂里一样,居住着三类人:一类人为了面包而艺术,我们一般称之为“工匠”;一类人为了心灵而艺术,我们经常称之为文人画;还有一类人,不是面包的问题,也不是心灵的问题,他们处在特殊的时代,特别是改朝换代、天崩地裂的时代,他们怀着一种强烈的抱负,用艺术表达一种文化取向。
此次展览简介
“这种艺术家非常特殊,我认为潘天寿就是这么一位特殊的艺术家。”以上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对艺术家的总结以及对潘天寿的判断。
5月2日,众多艺术家、理论家齐聚中国美术馆,他们此行都是为纪念20世纪中国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潘天寿诞辰120周年而来。
此次由文化部、中国文联、浙江省政府主办,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承办的“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以及“潘天寿与文化自信: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展览现场
今人再读潘天寿时,有三个关键词:艺术家、教育家和画学家。而他自己一直说:“我这一辈子是个教书匠,画画只是副业。”
下面让我们有请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为大家进行导览,他会告诉我们潘天寿先生的风骨、笔墨、章法到底好在哪里?
不方便看视频的观众没关系,我们还有文字版~
许江在谈到此次展览的举办时表示,此次展览主要从第三个方面来梳理潘天寿先生:首先是作为艺术家,潘天寿先生直面现代之挑战,倡导“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在千年中国画史中独树一帜。其次是作为教育家,潘天寿先生是中国画和书法现代教育的奠基者,五十年的教育生涯,建构起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得以教习与传承的人文系统。最后是作为画学家,中国画背后理论思想的体系就是画学,近代画学在潘天寿先生这里得到了发扬,他是最后一代集诗书画于一身的大师,提出了中西艺术“拉开距离”、“双峰挺立”,奠定了现代中国艺术自我更新的意识基础。
接着,许江院长还讲到:潘先生有两方印是他灵魂的写照,一方是:一味霸悍,中国画以前讲究的是书卷气,不要霸悍,但是潘先生就强调一味霸悍,这种霸悍之气到今天,我们可以从中读到中国人的雄强之气,另外一方印叫做强其骨,我们骨气要强起来,顶天立地、铮铮铁骨,这两方印是解读潘天寿先生绘画非常重要的导引。
进入到展厅,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潘天寿先生的雕塑,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将这件雕塑命名为《强其骨》,也可以看做是潘天寿先生一生的写照。
第一个展厅的主题叫做“高风峻骨”,展示了中国绘画的磅礴大气与浩然正气,许江院长在介绍这一展厅时表示,这个的设置很像是一个庙堂,主要展示的是潘天寿先生成熟期的代表性巨作,力求突出潘天寿先生艺术的最大特点——风骨:在这一展厅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潘天寿先生最大的作品《光华旦旦图》,大概有7米宽3米高,潘天寿先生将花鸟山水融为一体,用他独特的笔力笔法和博大的构图形成他独特的面貌,巨石、苍松,独特的草木树石表现人们精神的情操,同时又从草木上飞跃过去,用中国的笔法表现高贵的人格,第一个展厅我们可以初步的领略潘天寿先生的浩然正气,许江院长表示像潘先生这样巨幅的花鸟绘画在国内不多,有这样雄强气息的更不多。
高风峻骨展厅
光华旦旦图
“高风峻骨”的板块旁边的回廊是“饮水生涯”,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潘天寿先生的一生。在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20多岁时的潘天寿先生的照片,走进回廊可以看到雷婆头山,许江院长介绍,在潘先生的绘画中,可以反复的见到这座山,此外还可以了解到,潘天寿先生生长在诗书礼仪之家,从小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很小的时候就写了很好的书法,成为他一生创作的根基,还可以看到潘天寿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家里面客厅的原貌,中国美术学院1928年建立时候的盛况以及吴昌硕写给潘先生的诗,尤其是突出潘天寿对现代中国画教学的贡献,反思民族艺术在当下的教育和传承问题。潘天寿是现代中国画大师,但他自己却说:“我这一辈子是个教书匠,画画只是副业。”1923年潘天寿任教于上海美专,与诸闻韵一起开创中国第一个中国画系,开始了他的美术教育生涯。1928年应杭州国立艺术院之邀,任中国画专任教授,从此与这所学校未曾分离。
潘天寿先生在在香烟背纸上留下的最后诗篇:入世悔愁浅,逃名痛未遐。万峰最深处,饮水有生涯。
与“饮水生涯”相邻的板块是此次展览的第三个板块“一味霸悍”,这一板块看起来很像是一个碑林,重点展现潘天寿作品的笔墨成就。在这里,潘天寿先生的作品,再一次以博大的气势扑面而来,他画的苍鹰、巨石、苍松背后都是博大的,强其骨的精神,画面中的苍松就像钢浇铁铸一般,那样的浓郁,那样的苍劲。还有画面中的巨石,巨石放在画面的中心是非常难处理的,但是潘天寿先生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造险,巨石放在画面中心造险,通过植物破险,通过动物表现精神。
潘天寿 梅月图 中国画(指墨) 182×152cm 1966年
作品《梅月图轴》,创作于1966年1-2月间,这是这是潘天寿一生最后一幅指墨画巨构,这幅作品中提有一首诗:“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万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潘先生作此画时已是“文革”前夜,他似乎感受到了什么。画中充满了象征意味。在这幅几乎正方形的画面上,一株粗大老梅树的虬枝铁干成S 形横过画面,成为画的主体。潘天寿用了很多笔墨着意塑造了树干的苍老刚劲,而只在树梢上画了几朵小小的淡红色的梅花,很不引人注意。在花的后面,却画了静夜的圆月和淡墨画成的夜空。环境是那样冷峻,然而又有一些温暖,微微淡黄的月色,和稀少而娇艳的几朵梅花。自然力量的不可躲避,冰刀雪剑的严重摧残,从梅树的粗干上强烈地表现出来,而那树梢上的几朵小花,却证明了生命的顽强,也更衬托了生命的美丽。据许江院长介绍,这这幅作品后来被认为是“黑画”,但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这这张画中见到潘先生的笔墨和情怀,尤其可以感受到潘先生冥冥之中感受到的悲怀。
这幅《雄视图轴》落款“雷婆头峰寿者指墨”题在呈倒三角的石岩上,画款旁有二枚印章,一枚朱文印为“阿寿”,另一枚白文方印为“东越潘天寿”。这是一幅身份典型的潘天寿经典作品。画面上灵鹫居高临下,目空一切,仰视的构图增添了灵鹫的崇高感,故体积也作了一定的夸张。呈倒三角形的石岩造型有别于潘天寿以往的方形巨石,虽灵动但更增加了画面奇险的感觉,故又以右侧松针作视觉上的平衡。左侧飞流直下,乃从秃鹫视线所带出,与纸边成平行状态,既增加了稳定性,又衬托出近物的高和险,使之气脉贯通。这样的寓静于动、寓奇险于平衡的表现方法,的确是常人所难以想象和做到的。
“宠为下”的印章
许江在《雄视图轴》作品前特意提到右下角一枚朱文印为“宠为下”。潘天寿得宠是很低下的事情,这种博大的人格,今天我们更能从中感受到那种钢筋铁骨的分量。
展览的第四个板块是“奇崛明豁”,这个板块就是潘天寿的讲坛,中间的方凳上便是对作品构图章法的注解。用许江院长的话来说,这一板块的作品“特别的干净”,让我们有时间在前几个展览被震撼的情况下,静静的感受潘先生艺术内在的东西,这里的作品很多都是横写的,聚焦潘天寿先生在中国画章法上的创造匠心。比如《江洲夜泊图》,潘天寿先生从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画了很多张:“他不断的在画面中组几棵树,最终将树组成了井字形,在画面的中央成就了我们今天讲的构成,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构成,但是他在心里组了几十年。”
第五个板块呈现的是“雁荡山花”,在这一板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观景台,从这里我们仿佛可以远望雁荡山,许江院长表示这是五十年代潘先生非常重要的生命体验,到雁荡山接受中国山水的陶养。
1961年,潘天寿先生去了一次雁荡,两年之后他创作了两幅伟大的绘画,一幅是《雁荡山花图轴》,中国花鸟史上独画的野花野卉,以双勾和没骨画法结合,笔墨刚健,色泽清新。背景纯为空白,十分单纯;而前排野花,却布置得颇具匠心。疏密交叉,参差错落,章法井然,处处经得起推敲。其中部分花叶用双勾填彩画法,部分则为没骨,却结合得非常协调,并具有装饰味。
潘天寿 雁荡山花图 中国画 122cm×121cm 1963年
另外一幅是《小龙湫下一角图轴》,这件作品是潘天寿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进行的融山花野卉入山水画艺术实验中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这一实验的动机,按潘天寿的说法是希望“使山水画之布置,有异于古人旧样,亦合个人偏好”。这类实验与传统程式比较有三个突出变化:其一,视觉处理上采用近似于西方写生性风景的焦点透视;其二,采用块状和相对封闭的结构方式,即所谓“四面包围”的造景;其三,使写意性的山石与工笔花卉结合,青绿与浅绛设色处理结合。
潘天寿 小龙湫下一角图 中国画 107.8×107.5cm 1963年
最后一个板块叫做“守常达变”,许江院长介绍道:“这是一个带有博物馆气质的书斋,在这里可以见识到潘天寿先生诗书画一体的修养,近距离的欣赏潘先生的日课。潘先生写了很多的诗,他的诗非常的了不起,用诗情逼出笔意,催发绘画独特的风貌。”
潘天寿 鱼乐图轴 指墨 108cm×57.5cm 1962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潘天寿作品赏析
潘天寿 秃头僧图 纸本设色 94.8cm×172cm 1922年
《秃头僧图》,潘天寿作于1922年。左上画款为“一身烦恼中写此秃头。壬戌,阿寿。”款旁一枚白文方印为“宁海农民潘天授之章”。
这幅《秃头僧图》是潘天寿所作不多的人物画之一,时年二十六岁的潘天寿正在浙江孝丰县教书,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充满了忧虑,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了这幅作品。画面上,一位燃香默坐的老僧用大笔勾勒,一气呵成,行笔中墨色多变,意在抒写画家此时此刻“一身烦恼”。从个人风格上讲,潘天寿那时虽然年轻,而且主要靠自学,但其用笔的奔放遒劲和大气的格局,已经显现出他超凡脱俗的格调。
烟雨蛙声图轴
《烟雨蛙声图轴》,是潘天寿1948年创作的众多设色指墨作品中的一幅。隶书款识“一天烟雨苍茫里,两部仍喧鼓吹声。三十七年中秋,寿”隐于树下石体中,颇为规整清俊。而行书款识“懒道人寿指墨”则是狷狂恣意,与之形成对比。落印方面,同一内容的“潘天寿印”却以朱文白文两种不同的方式出现。朱文落于隶书款后,使其更显清丽;白文落于行书后,却增其沉稳。这种布局,不能不体现作者在构图上的“良苦用心”。画中另外两枚印章均为朱文,“阿寿”在行书款识中间,另一枚“宠为下”则在右下压角。
潘天寿在构图上找到了许多自己的方法,首先是“方形体块的运用”。方形的特点是稳定、饱满、沉重、坚实。潘天寿作品中大量出现的方形体块,显然是为了获得阔大沉雄的力量感。潘天寿性格厚重倔强、气度宏大,1930年代便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面目,追求奇崛苍古的格调。他在这幅作品中,开始将大块方形岩石作为近景。他特有的以岩石为主体的构图组合在1940年代就已经形成。
猫石芭蕉图 50年代设色、指墨237.5cm×120cm
款识“雷婆头峰寿者指墨”下缀以“阿寿”与“潘天寿印”。左下朱文印“强其骨”如常压角。另有朱文“寿”隐于上部芭蕉间,更显其韵味。
用指头作画和用毛笔作画各有优缺点,如指头不能多蓄墨,长线须用短线连结,不能一气呵成等等。但这些恰恰使得线条似断非断,似续非续,断断续续,曲曲直直,粗粗细细,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这幅作品中的蛛网,就体现出指头画线的特点。潘天寿用扛鼎的指力表现了蛛丝柔韧的质感,非有过人的功夫不能及此。
江山多娇图轴72×30cm 1959年
《江山多娇图轴》,又名《江山如此多娇》,潘天寿作于1959年9月底。款识“江山如此多娇。五九国庆献礼。寿。”题于画面中部,款下一枚白文方印“潘天寿”。
这是一幅以领袖诗词为画目向国庆献礼的作品,面对这样一个严肃的主题,潘天寿选用了空勾无皴这种单纯的造型方式;线条是传统中国画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在表现与爱国有关的意义时,可以成为一种明朗而带有装饰性的造型方式;大青绿设色也是希望将富贵、艳美这一传统象征含义融入主题表现之中,以达到在设色上“淡而有深沉,艳而能清雅”的效果。通过江中泛舟的处理方式,加重画面凝重静穆的气氛和特殊的历史感。
潘天寿历史年表
潘天寿先生,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早年曾署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主持等别号;晚年常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
潘天寿 (摄于20世纪20年代)
1897年 丁酉 1岁 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二日)出生于浙江宁海县冠庄村。
1903年 癸卯 7岁 入村内私塾读书。文章日课之外,欢喜习字,又热衷于临摹《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等书中人物绣像。
1910年 庚戌 14岁 入县城缑中小学读书。购得《芥子园画传》及《瘗鹤铭》、《玄秘塔》等字帖,朝夕临摹,爱不释手。常于亲朋家中观览古今书画,并自学诗文书法、金石刻印、画史画论。从此立定志向,决心毕生从事中国画。
1915年 乙卯 19岁 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得到经亨颐、李叔同、夏丏尊等名师的培育和熏陶。学画素描、写生,常去裱画店观摩古旧书画,并于课余自学中国画。立志通过振兴民族艺术以振兴民族精神。
1920年 庚申 24岁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回宁海正学高小教书。这期间,于绘画无一日辍笔。
1922年 壬戌 26岁 转浙江孝丰县(今安吉县)高等小学教书。
1923年 癸亥 27岁 赴上海任教于上海女子职业学校半年,后兼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教授,讲授中国画及绘画史课程。与诸闻韵共创中国第一个中国画系。结识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等著名前辈画家。吴昌硕赠篆书对联“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及一首七古长诗嘉勉,赞其“年仅弱冠才斗量”,又婉转地指出:“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一跌须防堕深谷,寿乎寿乎愁尔独。”
1924年 甲子 28岁 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教授。
1926年 丙寅 30岁 为发展艺术教育,与俞寄凡、潘伯英等友人共同发起创办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所编著《中国绘画史》于沪出版。
1927年 丁卯 31岁 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正式成立,任艺术教育系主任。
1928年 戊辰 32岁 国立艺术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于杭州成立,应邀任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定居杭州,兼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
20世纪30年代,潘天寿(左一)与杭州艺专学生摄于校园内
1929年 己巳 33岁 赴日本考察艺术教育。
1929年林风眠、潘天寿等赴日本考察
1929年4月潘天寿(右二)与钱君匋(右一)戴望舒(左一)等于杭州西泠桥上
1932年 壬申 36岁 与诸闻韵、吴茀之、张书旂、张振铎等组织成立国画研究会——“白社”,主张以革新精神从事中国画创作。曾先后在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等地举办画展,甚获好评。
白社国画研究会成员(左起张振铎、潘天寿、诸闻韵、张书旂、吴茀之)
1936年 丙子 40 岁 所编著《中国绘画史》经增补后再版,列入“大学丛书”。
1937年 丁丑 41岁 抗战爆发,随校内迁。
1938年 戊寅 42岁 随校内迁至湖南沅陵。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于此地合并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1938年潘天寿(前排右二)与学生摄于沅陵国立艺专大门
1939年 己卯 43岁 随校内迁至云南昆明,国立艺专绘画系中、西画分科,主持中国画专业。
1940年 庚辰 44岁 随校内迁至四川璧山,出任教务长。
1941年 辛巳 45岁 获假一年,由璧山回浙江缙云探亲,并采集画材。
1942年 壬午 46岁 赴福建建阳,任东南联合大学、暨南大学教授。
1943年 癸未 47岁 东南联合大学合并于英士大学,搬迁至浙江云和,任艺术教育系图工组主任。
1944年 甲申 48岁 赴重庆磐溪,接受国立艺专校长之职。《听天阁诗存》出版。编著教材《治印谈丛》。
20世纪40年代潘天寿(前排右五)国立艺专师生在重庆磐溪合影
1945年 乙酉 49岁 在昆明举办个人画展。
1946年 丙戌 50岁 随校从重庆迁回杭州。
1947年 丁亥 51岁 辞去国立艺专校长职务,专心致力于艺术创作和教学,并兼任上海美专教授。
1949年 己丑 53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校推行新的艺术教育方针,中、西画系再次合并为绘画系。
1950年 庚寅 54岁 国立艺专奉准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1950年1月潘天寿(后中)在杭州市郊三墩区义桥乡体验生活
1953年 癸巳 57岁 出席中国文艺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
1955年 乙未 59岁 赴雁荡山写生。作《灵岩涧一角》、《梅雨初晴》等。
1957年 丁酉 61岁 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现为中国美院)副院长。学院恢复中国画系。
20世纪50年代潘天寿在杭州景云村寓所为学生刘文西等作画示范
1958年 戊戌 62岁 补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荣获苏联艺术科学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筹委会主任。
1959年 己亥 63岁 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改名为浙江美术学院,出任院长。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0年 庚子 64岁 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百花齐放》、《小龙湫下一角》等。
1961年 辛丑 65岁 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主席。出席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会议,提出“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应该分科学习”的意见。
1962年 壬寅 66岁 个人画展在杭州、北京等地举办。在素描教学讨论会上,反对“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提法以及“绘画都是从自然界来的”,“西洋素描就是摹写自然最科学的方法”等观点;强调中国画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造型基础,主张摒弃以明暗素描作为中国画基础训练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传统的白描、双钩练习;吸收西洋素描的速写作为基础训练的内容之一,并加强写生、临摹、默写等训练。由此,中国画教学出现新面貌。作《记写雁荡山花》、《雨霁》等。
1962年潘天寿与郭沫若相聚于杭州,切磋画艺
1963年 癸卯 67岁 任中国书法代表团副团长,访问日本。创办中国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整理《听天阁诗存》。《潘天寿画集》出版。作《无限风光》、《雁荡山花》等。
1963年潘天寿在杭州与何香凝、傅抱石合作绘画
1964年 甲辰 68岁 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个人画展在香港举办。
1966年 丙午 70岁 “文化大革命”开始,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受迫害。
1969年 己酉 73岁 被押家乡宁海县等地游斗,回杭途中写下他最后一首诗:“莫此笼絷窄,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
1971年 辛亥 75岁 于9月5日含冤逝世。
1977年 浙江省委宣布为潘天寿平反昭雪。
1978年 “潘天寿先生追悼会”9月5日在杭州隆重举行。
潘天寿 摄于1963年
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
开幕式时间
2017年5月2日14点
展览时间
2017年5月1日—5月14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馆1 / 3 / 7 / 8 / 9号展厅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浙江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馆 / 中国美术家协会 / 浙江省文化厅 / 中国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潘天寿基金会
图文来源:艺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