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缺少共鸣没有磁性?一文带你掌握共鸣训练简明方法
在有声语言艺术学习训练中,很多同学都会急于追求声音的“磁性”与“共鸣”。实际上,“磁性”是一个感性的说法,用专业术语来说,它在多数时候基本上等同于“共鸣”。
共鸣练习是声音美化训练中相对复杂也不太容易找到感觉的一项训练,即使短时间内找到了感觉,要想形成持久的效果和常态化的习惯,也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一般针对共鸣的训练可以和其他练声步骤同步或者交替进行,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共鸣训练,我们在这里为大家做个简要分析,首先帮助大家对共鸣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试着掌握几个简要的方法实现共鸣训练的入门。
人的共鸣腔主要有胸腔、气管;喉腔、咽腔(包括喉咽、口咽、鼻咽)、口腔;鼻腔(包括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等。
其中,我们最常用的主要共鸣器官有三个:口腔、胸腔和鼻腔。这三个共鸣器的作用各有其妙处:口腔共鸣能使声音结实清晰,胸腔共鸣能使声音浑厚洪亮,鼻腔共鸣能使声音高亢明亮。
但是,在没有经过正确的共鸣腔训练的情况下,一般人存在许多共鸣发音的弊病。
① 白声——共鸣位置过分靠前,口腔没充分打开,好像只用嘴皮子说话,因而声带发出的声音形成不了共鸣。
② 音包声——音位靠后,喉头张开得太大,结果声音很响,但声母不清。这种弊病俗称“喉音过重”。
③ 鼻音太重——由于软腭下垂,舌根抬起,阻挡了咽喉与口腔的通道,声音大部分从鼻腔里出来。这也俗称“囔鼻音”。
认识共鸣
01
以上这些弊病可以通过共鸣训练得以纠正,当然,首先我们要从认识上对共鸣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1. 共鸣的3个概念
共鸣是一直存在的,任何人说话时都有共鸣;
共鸣是被动的,更是需要足够气息来支撑的;
共鸣不是孤立的,关键是调节混合共鸣比例。
2. 播音共鸣的主要方式
以口腔共鸣为主,胸腔共鸣和鼻腔共鸣为辅的共鸣方式。
3. 播音共鸣的特点
胸腔共鸣:可使声音浑厚、扎实、稳重;但要注意,过多的胸腔共鸣容易使声音沉闷、发音含混不清。
口腔共鸣:可使声音立体饱满、字音清晰集中,音质结实,有一种口鼻畅通的感觉。
鼻腔共鸣:可使声音明亮靠前,声音穿透力增强,让声音更为清晰、传播距离更远。
实用共鸣训练方法
02
1.口腔共鸣训练法
采用张口练习法。可用惊吓张口、半打哈欠、吞咽食物张口等方式来练习口腔张口,在气推声之前吸气和同时打开口腔立即发音。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口腔共鸣的发音效果。
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宽音窄发、窄音宽发;互相制衡,使字音立起来;发声时注意通透,不产生鼻音。通过练习体会,基本是以开口元音为主练习。
练习材料举例:
①韵母:bā dā gā pā tā kā ②预告、体格、帝国、因果、提高 ③高低、戈壁、革职、更迭、钢笔
2.胸腔共鸣训练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发音之前先做好闭口打哈欠的准备,在气推声的同时,胸腔打开,像雄鹰展翅的感觉;或者,做扩胸动作,体会胸腔打开,如同手风琴的风箱张开的原理。多次反复练习就能获得胸腔共鸣的效果。
胸腔共鸣能量大,发出的声音浑厚、宽广;可以做“a”元音上下滑动练习;从高到低,从实声到虚声发长音;体会胸腔振动强烈的点,然后在这加以胸腔共鸣练习(可以用手轻按在胸口前,用a做练习音)
练习材料举例:
①米(mǐ),走(zǒu) ②武汉 骨干 到达 散漫 暗淡 ③百炼成钢 bǎi—liàn—chéng—gāng 翻江倒海 fān—jiāng—dǎo—hǎi
3.鼻腔共鸣训练法
可用i和a做练习。利用软腭下降将元音部分鼻化来体会鼻腔共鸣。
i------i a------a
鼻辅音+元音 ma--mi--mu na--ni--nu
在分别做过三个共鸣器的共鸣训练之后,最后还需将三种共鸣方法融为一体:在前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做到从肚脐到口腔保持气息的畅通无阻,头腔、口腔、胸腔一齐打开,再用气推声,这样,就能获得“混合共鸣”的效果。这时候的声音,听起来就会响亮达远。
需要指出的是,共鸣方法虽有良好的效果,在具体运用时,还应根据播音或主持时的具体感情需要,在混合共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强其中一种共鸣的成分,以使播音或主持更符合情境。一般说来,表现热情要加强头腔共鸣,表现沉痛要加强胸腔共鸣,一般叙述要加强口腔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