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无休止地对比产品,会将保险业带向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最近在准备新房装修的事儿,接触了好几个空间设计师。其中有一个,明显比其他的设计师,更容易Get我的需求、更有想法。当谈到设计费的时候,出乎意料,他并没有比别人高太多。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之前,他定价比同行高不少,但很多客户初步问到他的一些创意、想法之后,转头去找收费更便宜的设计师去执行了。
感觉挺心塞的。当消费者在决策时,被价格导向影响,而忽略服务、价值的时候,会陷入到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这会让,真正有深度、有创意、有想法的从业者,丧失健康发展的土壤。

这个问题的原因,一部分是消费者的选择,一部分是从业者的价值观导向。
保险行业,当前也呈现出这样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中小公司无休止地去打价格战,知乎、公众号上无休止地对比产品,不断在舆论上掀起产品和价格导向。
仿佛,产品责任越好、价格越便宜,就越代表专业、越符合消费者利益。定价高出个20%、30%,就是价格不对称、就是坑。
其实,这个逻辑,细想一下就容易击破。
一家餐馆,如果菜品更精致、服务更周到,难道非得让它和同菜系的餐馆,定价一样嘛?价格定的贵一点就是坑嘛?
保险公司的竞争应该是多元化、多维度的。不仅有产品和价格竞争,还有资源整合能力、科技水平、客户体验、品牌信誉、人才队伍等因素的竞争。
如果只盯着产品和价格竞争,无休止地对比产品,且不说恶性价格战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经营风险,更会将保险行业引入一种极为扭曲的价值观。
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向下,没有公司愿意好好沉下心来,做资源整合、科技投入、客户体验、品牌信誉和人才队伍建设了。毕竟做这些事情,不能降低产品价格,还得把产品价格不断抬高。
从业人员,再也不用精进学习、在服务上做文章了。因为信息会越来越透明,价格最低的产品AI已经帮你找到了,从业人员的存在没有任何价值感。
对于保险行业、对于消费者,这都是一种悲哀。
很多人对于保险的理解,对从业人员能给客户创造价值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产品买卖”层面,而不是“科学的风险保障规划”
消费者购买保险,希望的是以保险作为工具和载体,帮助他们转移风险损失。
买到好产品科学的风险保障规划之间的差距,比中国足球跟巴西足球之间的差距还要来得大。
站在“科学风险保障规划”角度,重点需要确定以下几个问题。
1. 保障方案,是否匹配客户的需求和身价。只配重疾不配医疗,只配寿险不配意外,都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保额不匹配,也起不到转移风险的作用。
2. 保障方案,是否结合客户情况及时调整。家庭结构、工作性质、收支负债等方面变化,都影响风险和保障需求。每年一次帮助客户梳理风险保障需求和缺口,是底线。
3. 在风险发生时,能否给予客户专业指导。同一个理赔案件,由不同的人员处理,理赔的时效、体验、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完全不一样。这就对服务人员的专业度和经验、公司的运营客服体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4.在日常沟通中,能否协助客户做好风险预防。从长期看来,理赔金额再高,都不足以弥补客户损失。买了保险但用不到,客户才能真正得到利益最大化。从业人员需要运用专业知识,整合资源,协助客户做好体检方案规划和财务结构盘点,才能真正做好风险的管理和预防。
同样一个官司,有的律师收费1万、2万,有的律师收费5万、10万。有太多服务、太多行为,是眼前看不到,却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
既然消费者愿意为经验更丰富、专业更扎实、服务更优质的律师支付更高费用。那么,为经营更稳健、运作更成熟的公司,以及服务更优质的从业人员,支付更高费用,又有什么坑呢?

保险的规划,并不像买瓶矿泉水、买双鞋那么简单。如果矿泉水不好喝、鞋不好穿,不去喝、不去穿,问题也不大。保险这种东西,很难去尝试理赔一次,观察体验好不好,不好就换了重新买。因为但凡理赔过一次,消费者就丧失投保资格了。
在错误的行为面前,我们没有抵抗力,略显无奈;是因为我们没有呈现出正确的行为,呈现出正确行为背后应有的力量。

从业人员如果只关注产品和价格,不关注日常的沟通和售后服务、那么保险行业永远走不到正确的方向上。
从业人员对于“科学的风险保障规划”的理解,需要不断加深,在日常沟通和售后服务方面作文章,向客户呈现出专业和服务。
如果客户选择互联网产品、中小公司产品、返佣的从业人员,也根本不必沮丧。因为他放弃了专业和服务。
一个协和医院的医生,永远不会因为患者选择普通医院看病而懊恼、抱怨。
很多时候,从业人员陷入懊恼、沮丧,原因在于连自己都没彻底搞清楚,除了产品和价格之外,自己的价值在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