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款笔记软件:Obsidian(内附关于高价值笔记方法的思考)

(1)

近来,整理笔记时,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

积攒了那么多年的笔记,并没有什么卵用。

如何判断自己的笔记有没有用呢?

只要回答一个问题:除了对内容的收藏之外,在工作生活中,是否有用到过自己记录的那些笔记呢?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内容收藏了不少,收藏之后几乎再没看过,更别提用到过。

那些收藏的内容,只是堆积在笔记工具里,并没有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产生过什么价值。

也可以说,那些内容并不是笔记,而是别人内容的收藏堆积

(2)

我尝试去改变,给自己定了一个笔记的规则:

其一、每周正常时候,用笔记工具,该收藏内容,就收藏内容,跟之前没什么区别;

其二、收藏的内容,能增加自己加工后的内容,就尽可能增加自己加工的内容,有自己思考、评论和加工之后产出的内容,对自己来说才有价值;

其三、每周日的时候,把本周所有收藏的内容,做一遍梳理:判定没啥用的,删除掉;不确定有用没用的,也删除掉;有自己加工的内容,转移到自己加工的文件夹;由此,清空收藏的内容;

这么做,是基于这么一个理解:有价值的笔记,不应该是对别人内容的摘抄,而应是自己对内容的思考、评论、加工后,自己产出的内容

收藏的内容,是别人的;产出的内容,才是自己的。

(3)

多年来,我一直持续使用各种笔记软件或工具,做各种各样的笔记。

最早用TiddyWiki,后来陆续使用Wiz笔记、印象笔记、有道笔记等。用了Mac电脑之后,也用Ulysses、Bear等做笔记。

工具用了不少,笔记也积攒了不少,几乎每一款工具里,都有成百上千条笔记。然而在整理笔记时,我很认真的回想,这些笔记自己能记得住的有多少?能用的上的有哪一条?令我失望的回答是:我一条笔记都没记住,也都没用过!

可以说,这些笔记软件中的内容,对自己而言,几乎都是垃圾。它们就在那里,只是证明了自己曾经阅读过它们、收藏过它们,此外就别无用处。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完全想不起它们的存在,它们也确实没有发挥出什么价值。

干脆,尝试着把能删除的都删除掉……结果呢,我把自己以往记录的所有的笔记都删除掉了,只留下曾经的日记。而这么大刀阔斧地删除了自己过往几乎所有的笔记,居然一点没有心疼的感觉,也对自己没任何的影响!

在清理自己笔记的时候,遇到一些非常不爽的事情。例如Wiz笔记,不付款不能同步内容;印象笔记有限制同步的客户端,且同步速度非常慢,删除自己账户的时候,莫名的时候不能删除等;其他一些笔记,文件导出、格式上转换上,弄的还挺麻烦的。

心中莫名就有这么一种感觉:明明是自己的笔记和内容,只是放在别人的笔记工具里,结果自己并不能随意存取,感觉上就是别人的东西了,很有些寄人篱下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所以,我在尝试改变笔记的记录方式同时,也想寻找一款工具,让自己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笔记内容。

(4)

寻找新的笔记工具,其实有这么几个核心诉求:

其一工具可以离线存储,最好可以明文离线文件存储;这样,不会因为放在别人的云端,而被人钳制;我的笔记,我做主;

其二、工具要桌面端、移动端都有,最好可以同步;因为平时手机端随手记录更方便,移动端一定要有;深度加工,还是要看桌面端,桌面也不能缺少;

其三、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支撑下文提及的几种笔记法,重点的是支持双向链接;这样,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让笔记中的知识内容关联起来,构建成知识网络,才更加有用处;

其四、工具使用尽可能的简单,能支持Markdown最好,因为已经使用习惯了;这一条不是必须的,但会使用体验有很大的影响。

基本上,这几条诉求提出来,能够选择的工具并不算很多。研究一番后发现,几乎没有完美契合这几条诉求的工具,甚至一度想要自己开发一款软件。

在魔云兽的推荐下,了解到了Obsidian这款工具,发现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需求,于是决定就暂用Obsidian作为自己的主力笔记工具,配合其他一些工具一起使用,形成自己的一条笔记体系。

(5)

介绍Obsidian特性之前,先声明,我并不是为Obsidian打广告,确实是觉得Obsidian比较好用,也能满足我自己当下对于笔记工具的需求。

首先,Obsidian用Markdown文件明文存储笔记。

笔记库就是一个文件夹,记录的所有笔记,都是一个个的MD文件。MD文件可以用其他任何Markdown工具打开,也可以直接编辑。

不过,Obsidian一则是扩展了标准Markdown语法,二则增加了一些工具自带的东西,例如为支持双向链接、块编辑,在笔记中增加了一些特殊标识。这些标识,在其他Markdown工具里无法编辑,甚至编辑之后,也可能会引发Obsidian笔记库出现一些错误。但不管怎样,笔记中记录的文本内容,不会因为这些问题而改变。

最关键的是,因为是明文文件存储,以后自己不用Obsidian时,自己的笔记还是按照原定的架构很好的组织,可以随时拷贝到其他地方使用。这些内容在自己的电脑硬盘上或者手机存储上,自己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这一特点,其实解决了我上文提到的第一条诉求和第四条诉求。

其次,Obsidian支持桌面端(PC/Mac/Linux),也有移动端APP(iOS/Android)。

桌面端不必多说,性能和体验都不错;移动端的性能和体验稍有不足,但还算够用,基本满足了我的需求。

至于桌面端和移动端的同步,如果你用Mac+iOS,同步就会很简单,直接把笔记库放在iCloud上,同步的体验还是不错的。如果是PC+Android,或者需要跨Mac和PC、iOS和Android的话,也可以选择Obsidian自己提供的同步服务,体验应该还不错,不过我没有尝试,主要是价格不便宜。

跨平台的同步,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Git工具来进行同步。

自己建一个云端Git库,可以选择Github或者其他Git托管的平台,公开存储一般免费,私有存储稍微收一些费用。或者也可以自己买云主机,自己搭建Git服务,来供自己使用,这样自主掌控权就更高了。

在PC、Mac端,可以用Git的客户端SourceTree,来做文件同步和版本管理,需要一定的Git知识;在iOS端,推荐使用Git客户端Working Copy(一次性收费128块);在Android端,推荐使用Pocket Git客户端,现在的版本也收费了,也以下载早先的免费版本(需要下载的可以联系我),依然足够使用。

这样,就用Git工具,搭建了自己的云端同步环境,使用效果比iCloud和Obsidian自己的云同步服务稍微麻烦一些,如果懂点技术,喜欢极客风格,推荐自己搭建Git云端同步方案。

基本上,我上文提到的对笔记工具的第二条诉求,也可以满足了。

第三、Obsidian支持双向链接,也有各种插件支持类似日记、卡片盒笔记、笔记漫游等功能,灵活度足够,就看自己想怎么玩。

双向链接,用于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Obsidian也有知识图谱的功能,能让你不至于在知识网络中迷路。不足的一点是,不支持原路返回操作,还是容易在网络中迷路,只好退回原点,重新前行漫游。

日记插件,我并不是拿来写日记,而是用来做一元化笔记。卡片盒笔记的插件,就着实用来做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笔记。至于这两种笔记法是什么,以及怎么搞,以后的文字做分享。

笔记漫游,也算是卡片盒笔记法的一部分。就是有事没事的时候,随机的阅读自己的笔记,也许会带来灵感,引发不一样的思考。

还有其他的一些核心插件及第三方插件,赋予了Obsidian蛮多的、满灵活的功能。

如此,第三条的诉求也基本满足。

虽然还有些细节功能和使用体验,并不能让我完全满意,但核心诉求能够基本满足,就足以让我选择Obsidian作为主力笔记软件工具了。

当然了,工具不是最重要的,它们只是支撑工具。最重要的是记有价值的笔记,以及明确自己的笔记工作流。

(6)

最后,分享下我当前用的笔记工作流:

第一、用日记插件,做一元式笔记。

所谓一元式笔记,就是不分主体、不做分类,把所有笔记内容全部放在一起,只是通过时序、标签来对笔记做索引。

这么做的好处之一是:有用的、无用的笔记,你都可以直接放在一元笔记里面,不用纠结什么该记、什么不该记,也不用考虑如何分类、如何结构化,反正对在那里就好。这样,做笔记的时候,你没有什么压力,记就好了。

另一好处则是,你知道所有的笔记都在一元笔记里面,有用无用的都在里面,你不用考虑找到找不到。可以搜一下,有就有,没有也就没记了。

第二、用卡片盒笔记插件,做卡片笔记。

在一元式笔记的基础上,对一元笔记里的内容做梳理,每天或者每周,对之前这一时间段的内容进行整理。

没用的就丢弃不管,有用的整理成主题卡片;一个卡片一个主题,每个主题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达来描述,而不是照抄一元笔记中可能收藏的别人的内容。新的卡片,考虑用双向链接的方式,跟已有卡片之间建立关联,形成网络。

这里的关键点是:自己对笔记进行吸收、思考、加工并生产输出。

第三、用笔记漫游插件,随机阅读已存储笔记。

通过漫游的方式,阅读老的笔记卡片,尝试跟其他卡片建立链接,丰富知识网络的关联度。

这种方式,可以不用给自己特别大的压力,很像一种休闲的游戏,感觉很不错。

第四、创建了一个「费曼文件夹」,其目的是正式的做输出。

命名「费曼文件夹」,主要是借用费曼学习法的含义,即以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在这个文件夹里,做正式输出文章的撰写。

除了以上的四个步骤之外,也在尝试完善整个链路的上下游。上游是文献的收藏,下游是独立的作品的输出。

文献不是不收藏,而是单独的放在收藏的库里面。毕竟,有些文献还需要收藏下来,以备以后查阅。至少在某些知识内容含义不清楚时,可以返回到当初的上下文语境里,重新理解和思考。只不过,前文提到,收藏不应该成为笔记的主体,所以考虑单独成为一个前置模块,不是自己的关注点,也不是自己日常常规操作的部分,但笔记可以引用收藏的内容链接。

作品的输出,现在是通过建立一个输出文件夹来做,还是在Obsidian工具当中。说实话,Obsidian的编辑体验并不好,而且和笔记混在一起,内容的颗粒度就不一致,时间一长,很容易就产生纠结了。因此,尝试使用单独的、体验好的文档编辑工具,来作为作品输出的模块,跟笔记模块独立开来。

这样一来,收藏就去收藏,输出写作就输出写作,记笔记就认真记笔记,而笔记的部分,是自己日常随时记录、随时查看、随时加工、随时生产的一个知识工厂,是自己最长/常呆的地方。

(7)

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时,发现书中的核心内容,跟我最近关于笔记的思考,也还是蛮接近的。

最近,也因为各种原因,断断续续验收其他各类笔记方法,例如一元式笔记法、葱鲔火锅式笔记法、卡片盒式笔记法等。

希望有机会,在后续的文字中,跟大家一块探讨这些笔记方法。探讨别人的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构建自己的笔记方法和笔记流程,最根本的目标是:记录高价值的笔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