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东坡游广东(第18辑)莞香东江

跟着东坡游广东(第18辑)

作者:王龙海

莞香东江

九月二十三日,苏轼在广州停留了七日之后,官船终于可以启程了。程天侔、谭掞等人到西湖口五仙码头送别。他们一早登舟,向此行的最后目的地惠州出发。
北宋初期,广州城外的各个海湾,都是港口,大的有兰湖、大通、西门、光塔、五仙(五羊)、海珠(西澳)、海印(东澳)、坡山(今天河)、黄埔、扶胥等,可以停泊巨大的海船。后来由于广州子城两侧修建了东城和西城,光塔码头所在的浮丘湾已退化为南濠,被包围在西城内,海印湾演化为清水濠,被包围在东城内。两濠还是习惯被称为西澳和东澳。西湖就在子城和子城之间的洼地中,有水道连接五仙港。
此时的广州,全部海港都在忙碌装货。
络绎不绝的车流、骡马、掮夫,将大宋的丝绸、陶瓷器、茶叶、宝石、五金、特产、字画、书籍、药材、香品、糕点等“粗、细货”汇聚到各商号、码头、海舶,最后是粮食、蔬菜、佐料、淡水。一旦市舶司举办完欢送宴会,大家便趁着新来的季风,起航回南洋、西洋各国。

万船云集的广州港(航拍旧照)

宋代的海船板厚舱密,载重量大、速度快、船身稳,能灵活调节航向,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不少外商都在广州购船,甚至雇佣了大宋的不少海员。他们靠罗盘、指南针等简单工具导航,通过天象预判风向和阴晴。神秘的“牵星术”、探水术、海道图,是水手们的看家本领。
宽大的官船沿江海而下,虽然体量比蛋船小得多,但是宽大舒适,外涂朱漆,在一片灰黑色的船堆里,与众不同。周围小船遇见了,都赶忙让道。
广州在内海和东江东莞县段都设有水驿,坡山、扶胥、黄埔水驿在内海,在番禺县境内。西门、石龙(清代在黄家山)、铁冈是东江上的驿站,在东莞县境内。每个水驿相距20—30里,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随时停靠——当时行船主要靠风力和人力,因此速度不一。官船如果早上从广州出发,那么当晚可以到达80里外的扶胥镇(今黄埔区庙头村西),次日到达距离广州179里的东莞县城。
因早晨话别的缘故,苏轼的官船启程略晚,到扶胥镇时已经天黑。只见码头、市镇上,和广州一样灯火通明,繁荣气象远甚周边的县城。不愧有“广州外八镇”(1)的名头。
扶胥以南,就是虎门、黄埔。黄埔就是韩愈说所的“黄木之湾”(《南海广利王庙记》),今言“黄埔”,实为“黄木”音讹。这里是外海狮子洋和广州湾的交汇地点,珠江三角洲这个巨大的漏斗湾、滩涂上的不少支流,被香山阻挡,有数支由西向东汇聚到此。东面的东江,也从东莞石龙散开,形成扇形冲积洲,往北的支流到增城,往南的支流到东莞,最后也汇集到扶胥。而镇子的南面,是更加开阔的大海。从这个意义上说,扶胥镇是两大三角洲的交汇点,也是东西南北航运的一个大港口。海船离开扶胥后,可以不停靠对岸的黄埔,径直出海了。
优越的航运位置,造就了这一带繁荣的造船、贸易、工业。东莞的香料、广州的花卉、罗浮的中药、合浦的珍珠,都大量集散在扶胥。宋代大部分的外销货物,广州都可以生产,就连十分复杂的瓷器、宣纸、丝绣,岭南也有不小的规模。瓷器作坊在广州的西村、南村等地规模很大,数十座窑炉日夜不停生产。因此扶胥一镇的税金,比附近的大县还多。
在此江海汇流,山川开合之地,张九龄曾在此写下著名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由于天色已晚,苏轼遗憾没能够去东南面小岛上的南海神庙一游,亲眼观摩韩愈的碑刻。
次日,红日初升,朝霞满天。官船起锚,进入东江。身后的黄湾,更是千帆盈风,巨鲸入海,景象壮观。
东江是广东第三大河流,仅次于西江和北江。
东江现代是珠江的支流,但是在宋代,它并不汇入珠江,而是在南海神庙处注入外海。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山三桐河,古称湟水、循江、龙川江,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广东省龙川县、和平县、东源县、源城区、惠城区、博罗县至东莞市石龙镇,各段名称不同。从石龙进入三角洲后,河道散开,最后又汇入狮子洋。流域面积不大(35340平方公里),河流不长(562公里),但是水量巨大(年径流量257亿方),略逊于北江的长度(573公里)、径流量(510亿立方米)。龙川县以下有船通行。苏轼、苏辙都曾从东江经过,留下了许多印记。
船夫常年在江上生活,对东江十分熟悉,充满感情。谈起江里繁多的鱼类,让苏轼这位好鱼的人十分向往。可惜要到东莞资福寺下榻,不然可以在午餐时品尝东江河鲜了。青鱼、草鱼、刺鲃、倒剑鲃、白甲鱼在四川也有的,但是鲥鱼、花鰶、七丝鲚、银鱼、鳗鲡、鳡鱼、鳤鱼、赤眼鳟、红鲌、条鱼、广东鲂、鳊鱼、密鲴、瓣结鱼、鲮鱼等等,北方人就不知道——估计现在也不能做成东坡鱼。
进入东江,就进入了东莞县的地界。
东莞早期属于番禺县、增城县,后来人烟增加,单设了东官县(郡)。在广东,东莞也是仅次于番禺、增城之后,设立较早的古县。因为境内有银矿、盐场等资源,东晋咸和六年(331),县名为宝安(今宝安属于深圳,宋代属于东莞辖,后分设为新安县。故苏轼和深圳并非没有渊源)。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在于涌(今莞城街道)新建县城,才定名为东莞。
东莞的得名目前普遍认为是“境内盛产莞草”,笔者不太认同这个说法。
莞草就是水莎草、三棱草、咸草、茳芏,是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常见的水草,经济价值并不高,地方特色也不明显。古人怎么可能用它来寓义美好的县名呢?东莞的得名,应该是来源于莞香。莞香的极品就是沉香。
莞香是莞香树(2)的油脂晶体,加工为香料,一直是名贵香药和朝廷贡品。东莞的沉香,在古代有巨大的种植、加工、销售市场,据说繁荣时期仅东莞就有树6000万棵、年产1200吨。而目前仅有树80 万棵、年产不足百吨。莞香是东莞的名牌,更能够代表东莞。可是随着近代莞香的衰落,大家习惯用名头更响的“沉香”木取代了莞香树,因而把“莞”香遗忘了。以至于探究东莞来历时,放着大树不乘凉,竟然攀上了水莎这棵“小草”。
香料在今天大多数人看来,是用于烹饪、化妆、祭祀的小物料,但是在古代,它最原始的作用是治病、驱蚊虫。由于大宋市场需求巨大,香料的进出口数量惊人。东莞周边不少地名都和香料有关,还有如香山、香港。苏轼过去肠胃不好,而沉香性温味苦,口服是治疗胃病特效药,时常熏陶也有好处。
东莞的地理和珠江三角洲边沿县差不多:一山、一水、一平原。只不过平原在北部,河网洼地在中部,南部、东部多是山丘。东莞南面、东南有大岭山、观音山、莲花山,因此南部沿海地区自古就是江防、海防要塞,有虎门寨等军营、炮台防卫。

东莞古城图

25日黄昏,苏轼抵达了东莞县城。西门码头有水驿,是官船固定的停靠地。苏轼将行李放在船上,便进城敬香。一行跨过迎恩桥,穿过迎恩门,进入骑楼街。
东莞城(3)位于东江支流小运河和数座小山围成的小平坝上,由于地势原因,城墙并不方正,城南就是钵盂山(今人民公园内)和道家山,周遭有4里多长(明代扩城后有9里多)。
骑楼街大致为东西向,位于城中心。街中和南北纵贯全城的一条小河交叉,上面的小桥名叫市桥,桥上的楼叫骑楼。东莞县城以河为界,桥东是阜民坊,桥西是桂华坊。过了市桥就是寺前街,资福寺(4)就在街北侧。从西门到寺“160歩”(苏轼语),寺庙正处于小城的中心。
苏轼、王朝云和苏过拜见主持祖堂,方丈热情迎接,但是他忙得不可开交,于是先请白长老陪同。敬香礼佛后,苏过和王朝云在大殿做晚课,长老就带苏轼到寺庙参观。资福寺建于南汉大宝5年(962),最早由民宅修建,因此不大。院内有一座大殿、一个罗汉堂。由于来东莞的客商较多,香火还不错。
来到罗汉堂时,里面有不少师傅正在忙碌:有的在用木条搭佛像骨架,有的在捆扎草束、麻布条,有的在和草泥,有的在打土坯。早一年做好的佛像,正在精心补胎、修饰、上色,地面到处是画稿、材料、浆泥。
祖堂正在和大师傅研究罗汉堂的扫尾工程,见苏轼等人进来,赶忙迎接。要在小城建如此大的阁楼,修建五百罗汉,工程十分巨大,资金不说,就是时间没有五年八年是完不成的。祖堂、白长老等人时常为善款欠缺和工程缓慢焦虑,好不容易熬到现在,罗汉的雕塑工作快完工了。
祖堂恳请苏轼赐墨,苏轼嘉许其精神,应允罗汉阁建成时,一定替寺庙写记。苏轼到方丈室与两位长老座谈。苏轼对禅宗和岭南佛教已经很熟悉了,又把北方的佛经、人物进行了介绍,他对经、义的领悟,让两位老僧赞叹不已:“东坡居士”名扬天下,不是虚名。
方丈室馨香盈鼻,当是沉香中的极品“牙香”了。苏轼在大内、翰林院、王诜驸马府和王巩三槐堂曾品鉴过,牙香十分稀有,百金难买。寺庙日子拮据,祖堂特意焚此奇香,可以看出对自己的敬重。
苏轼一问,果然不错。祖堂说,岭南僧人参禅打坐,没有香雾,蚊子、小咬厉害得很,满堂拍打声,自己难受,对佛也不敬。几个人哈哈大笑,于是品茶闲聊。两位僧人不知苏轼是制香的行家,热情介绍有关沉香的知识。
莞香的种类繁多,沉香也有十多个品种,有根据下沉深度命名的,如四六沉、中四六沉、下四六沉;有在不同介质中判断品级的,如生结沉、油速、磨料沉、速烧料沉;还有根据颜色来区分的,如黄沉、红蒙花铲、黄蒙花铲、 血蒙花铲、 新山花铲、铁皮速;还有根据产地区别的,如老山牙香、 新山牙香。
牙香是最高品质的沉香,只有个别香农和数百棵老树能够生产。凿树技术、位置选择是不外传的,只在树上刻出很小的马牙形小孔,让香乳在里面慢慢汇集、生成(现代采香穿刺技术比较残忍,用烧红的刚签打穿树干,隔30余公分一排)。牙香颗粒虽小,但是香味更浓。特别是受热后,挥发浓郁醇厚。故一些香农故弄玄虚,让少女温热在乳间。客商来时,从胸中拿出,则色、香满堂,称此为女儿香,卖价高出数倍。东面寮步镇还有条“牙香街”。
用香驱蚊是大宋百姓的日常生活。王弗就擅长熏香,在陪伴丈夫时,为了让麝香燃烧彻底,就用发钗拨弄余火。她亡故后,苏轼作诗怀念: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
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翻香令》)

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在黄州无聊之余,以诗书画石为娱,以耕茶酒香为友,酿酒、制墨、做香、种茶、炼丹、制药等事乐之不疲。他认真研究各种香谱、配方,沉香、麝香、龙涎香等名贵的材料是用不起的,而檀香、丁香、灵猫香、雄黄、玫瑰、艾草等还是好找。可是黄州毕竟是小地方,雄黄成色很差,他不得不写信请贬官宾州的王巩寄来。
俗话说“香药同源”,它们最早都来源于道家炼丹,后来苏轼制作的“雪中春信”“闻思香”,经过他亲自选材、炮制(蒸、煮、炮、炒、炙、烘焙)、配方、配伍(研磨)、和料、成型、窖藏等严格的工序,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两位长老经常接触香客、商人、香农,对沉香的工艺很了解。给苏轼介绍,沉香工艺中,还有熏蒸去火环节。香农把沉香悬挂在水瓮上,沸水熏蒸,最后水汽不四散,汇聚到沉香上方为止。苏轼不知道还有这个工序,不过同檀香炒制驯服一样,他也尝试过用蜂蜜、酒、梨汁等浸泡香料,原理应该差不多。
苏轼进城时,看见百姓兴高采烈,就询问二僧缘故。两人说:“昨日捕快缉拿住了江洋大盗,所以经商的行船的都拍手称快。”这伙海盗长期在狮子洋内外打劫,时常隐匿在大海、荒岛、滩涂和山林,让大家遭受了很多劫难。李亨伯作为东莞知县,一个文官却亲自带捕快,辗转700里,深入到南海县的香山匪巢,将猝不及防的悍匪全部抓获(以至于有地方认为他是南海县尉)。
“这个知县李亨伯很了不起,福建进士,能文能武啊。”
苏轼对李亨伯名字略有印象,他是英宗治平二年进士。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升迁上去。在大宋官场,曾经有不成文的规定,比如福建、江西的官员,多派往两广;四川的地方官员,也在四路间轮岗;南方的官员,同等情况下要比北方的晋升慢。当然“不跑不送,原地不动”是亘古皆然。李亨伯曾写《靖节祠堂》明志:
“道出古柴桑,渊明祠有堂。春逢杨柳绿,秋及菊花黄。有酒尊居右,无弦琴在床。清名百世下,庐岳共存亡。”
他和苏轼一样崇尚陶渊明的节操,估计也是对变法心灰意冷了。不料,这次抓捕海盗,保护了海路,在第二年提拔知梧州。从梧州离任回乡时,还专门到惠州拜访苏轼,此后和苏轼交往密切。

注:

1、扶胥是广州外八镇之一,在宋代,广州附近的大通、扶胥、猎德、花田、石门、瑞石、平石、大水镇经济发达,是繁华的交通、商业中心。

2、东莞城变迁频繁,本说依据明初《永乐大典》中的“广州府东莞县之图”,应为洪武年东莞扩建之前的,东莞城在道家山北。明朝崇祯年版《东莞县志》记载的城池图,是扩建后的,把南、西方向的钵盂山、道家山等大片街区圈进城墙。    3、莞香树又名牙香树、女儿香,常绿乔木,为瑞香科沉香属,有大小叶两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东莞地方特色树木,苏轼时代已在广州普遍种植。过去普遍认为莞香树“在唐朝已传入广东”,但笔者认为其时间应早于东晋,见本书“石门稽古”篇。

4、资福寺历史上多次损毁,上世纪30年代,在资福寺开办东莞县立第一小学,寺内塑像被毁。后来建筑也陆续被拆除,场地现为莞城中心小学。苏轼后来为该寺写下四篇文章(《广州东莞县资福禅寺罗汉阁记》《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广州东莞资福堂老柏再生赞》《白长老赞》)。资福寺曾建东坡阁,目前仅存苏轼罗汉阁残碑。今天的资福寺,是在东城同沙公园新建。

编辑:苏耿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