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杀个案中如何应用“危机介入模式” | 实务案例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张灿灿Seeya
机构 | 郑州彩虹社工/妇女关爱项目
关键词:自杀、危机介入、社会工作
危机介入模式是社会工作常用的几大模式之一,它的研究和应用最早始于1943年林德曼对美国波士顿火灾难民及死亡者家属的适应研究。1946年,林德曼与卡普兰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1974年美国将危机介入模式正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并且在社会工作领域逐渐推广开来。
01 案例背景
1、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M女士,女,50岁
2、个案来源
服务对象求助到所在社区服务站,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将服务对象转介到辖区社会工作机构,社工就此接案。
3、个案背景资料
M女士生活在三口之家,丈夫做点小生意,儿子已经毕业工作,即将面临结婚。服务对象文采较好,经常给出版社投稿,自己略有积蓄。最近,因为担保公司经营问题,家里的大部分积蓄成为空头支票,资产无法兑现。因为是自己的投资失败所致,不敢告诉家里人,焦虑的情绪与日俱增,身心疲惫。
02 问题分析
1、理论支撑
① 危机介入理论
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服务对象因为投资失败,引起焦虑,激动,失去情感寄托,压抑的情绪爆发,有自杀念头。
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在紧急介入时,及时处理危机。当危机发生之后,服务对象处于迷茫、无助、失去希望的状态中,帮助服务对象找寻有效方法,输入希望,调动服务对象改变的愿望。输入希望时,社工利用服务对象的家庭支持系统,让家人朋友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神支持和情感帮助。
危机的发生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自尊感下降。社工着手解决服务对象的危机时,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帮助服务对象恢复自信。
② 情绪ABC理论:帮助服务对象寻找引起消极因素的内在因素,帮助服务对象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③ 优势视角:优势视角强调每个人的潜能,我们要给予服务对象足够的关心、安慰、情绪疏导。
2、服务对象需求
① 缓解家庭矛盾,重建婚姻亲子关系
② 获得情感支持,正面积极面对生活
03 服务目标和计划
1、服务目标
打消服务对象自杀念头,协助服务对象处理家庭问题
2、具体目标
① 安抚服务对象情绪,提供情感支持的平台,使服务对象的生活回归到正常轨道。
② 帮助服务对象缓解家庭矛盾,重塑对家庭的信心。
③ 纠正服务对象的非理性认知,帮助服务对象正确看待亲子关系。
④ 对服务对象进行情感疏导,帮助其摆脱自杀念头,重新面对生活。
3、服务计划
① 前期给服务对象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促进交流,鼓励服务对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供支持和适当建议。
② 中期待服务对象情绪平复后,协助服务对象分析家庭里的正面和优势因素,寻找家庭的优势所在,从而增强家庭的修复功能,让家庭关系得以改善。引导服务对象认识到自身的非理性认知,正确看待家庭关系。
③ 后期则让服务对象把焦点放在社会支持网络及写作上,发挥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及特长,重建自信心。
④ 整个过程中注重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发挥服务对象的功能,增强服务对象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04 服务过程
从危机介入模式内容及原则出发,社工通过以下步骤来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解除危机,最终增强服务对象自主能力。
1、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取得信任,了解服务对象问题
服务对象在社区介绍下来到社会工作个案室。第一面见到社工时,情绪也非常失落,说到自己的家庭,服务对象消极、失落。社工这个时候并没有继续追问,递上纸巾,默默的陪伴在服务对象身边,并运用倾听、鼓励等技巧慢慢地让服务对象情绪稳定下来。整个过程,社工作为陪伴着的角色,给与服务对象鼓励和支持。
在初期阶段,社工要理解服务对象心情,真诚地接纳服务对象,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进而引导服务对象主动述说自己的问题。
2、降低危机带给自己的焦虑感,保证服务对象安全
危机介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时介入,确保服务对象的安全,社工要及时评估这种危险系数并采取相应措施。
社工了解到导致M女士产生自杀念头的主要原因是亲子关系紧张,且儿子面临结婚,自己因为投资失败面对儿子产生的愧疚感。社工积极与服务对象儿子沟通,缓解M女士的家庭矛盾。通过几次的电话及面对面交流,儿子慢慢能理解母亲的想法,亲子关系得到一些缓解。通过几次沟通,社工让服务对象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体,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作为母亲已经做到自己能做的,剩下的路需要儿子自己走。
社工在交谈的过程中随时观察服务对象的情绪,缓解了家庭主要矛盾,心理情绪得到缓解。从与服务对象的谈话中,评估到服务对象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希望自己能挽救家庭,让家庭回归到以前的状态。从这些信息出发,服务对象暂时不会出现自杀等危险行为。
3、输入希望、提供支持
服务对象因为写作忽略了家庭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因此一味认为“写作是一切的刽子手”。社工从理性ABC理论出发,引导服务对象寻找家庭矛盾的根源,正确认识婚姻家庭关系,重新规划写作与家庭的平衡。
从优势视角出发,服务对象有良好的写作才能,并且写作能带给自己满足感和慰藉。引导服务对象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培养自信心。
4、制定计划
协助服务对象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即将变通的应对方式以可行性的时间表和行动步骤的形式列出来,并确保计划制订过程中服务对象的参与和自主性。
社工和服务对象共同商定计划,涉及到写作时间分配、家庭付出、定期向社工汇报自己状态等。通过制定计划恢复服务对象的自主能力及克服危及题的能力。
5、后期跟进
服务对象已经重新开始写作,后期非常高兴的告诉社工,编辑部开始给她约稿,并有稿费收到。
05 评估
本案在社工的努力下,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评估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对预期目标的成效评估;其次是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最后是社工对此个案的自评。
1、目标达成情况
① 经过社工的多次沟通,服务对象能够正确认知家庭问题所在,自我意识得到提升。
② 社工经过多次与服务对象及其儿子沟通,缓解了家庭矛盾,解除了两人的误会,使服务对象积极面对家庭生活。
③ 根据自身特长,重新投入写作之中,并且学会平衡写作与家庭的关系。
④ 对服务对象进行情感疏导,最终使其摆脱了自杀念头。
2、服务对象评估
服务对象心情得到释放,家庭关系得到缓解,并重新开始投入写作,积极面对新生活。很感激社工为自己提供的服务。
3、社工评估
社工在跟进过程中,一直保持积极、耐心的态度,给予服务对象足够的倾听和理解,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关心和支持。
服务过程中,面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社工能根据社工实务知识进行有效识别和解决。
社工的努力获得了服务对象的认可,看到了服务对象的积极转变。
06 结案
经过一个多月的危机介入辅导,服务对象的情况得到较大改善。其改善的方面表现在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情绪:服务对象从过去的失落、悲伤、愤怒、焦虑的情绪转变成平静的情绪和自然的心态,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认知:服务对象意识到自身及家庭问题所在,并能做出积极改变,主动改善亲子关系。行为:服务对象主动与社工作出改变计划并看到了成效,且能重新投入写作中,积极生活。从以上三个方面评估,服务目标已经达到,正式结案。
07 反思与建议
1、发挥服务对象主观能动性
服务过程中,刚开始服务对象绝望、彷徨,到最后能和家庭成员有效沟通,并能重新投入写作,积极面对新生活,可以看出服务对象的改变是惊人的,这和服务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是密不可分的。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始终扮演着支持者和陪伴者的角色,发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协助服务对象从挫折和不幸中的逆境中解脱出来,最终达到的是一个增能的过程。
2、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
服务对象因为自身性格原因,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并不完善,两者的相互作用,导致服务对象产生自杀念头。在社区工作中,可以通过举办讲座、访谈、小组等不同形式,使居民认识正确的家庭关系,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从源头上杜绝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