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报告

廖鹏飞名师工作室部编版新课程

教研系列

原创:宁乡二中  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问题的提出:

(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要求教师探索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课堂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转型,而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实现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想借“构建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改革高中语文课堂目前的教学模式,构建体现学科特点的、符合效益要求的高效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2)、教学的新思路

围绕课程标准,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在结构上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者能力训练的点,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学习提示或单元任务中。这种教材编排形式要求我们老师能够突破零碎的单篇课文教学,整体把握教材,学会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3)、教学的新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中语文老师在教材的使用上仍然在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仍然在一课一课地学,老师没有感受到教学的轻松,学生没有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现在的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利用相关资源积极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改变目前这种围绕语文知识点和单篇课文组织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和训练应试的状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提升。

二、课题界定

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把一个单元看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学习整体,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的统领下,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关注联系,关注发展,充分发挥和落实单元学习价值,以清晰的路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模式则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形成的教学模型,或是由实践总结而来的独具个性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方式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最先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凯古德曼提出的“整体语言教学法”,他认为应将单元整体教学的主体、材料、活动、设计、评价等进行系统论述,而不能割裂开来,导致知识系统的支离破碎。

美国教育学家史密斯将阅读水平分为层层深入的四级——认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认知性阅读,体现为能够认识课文的字、词和通读全文,能够复述大意,能够参照课文注释回答问题;理解性阅读,体现为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词语、分析段落、提示主题,引导学生寻求作家的思想和风格、联系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教给学生语言规则、介绍文学常识;评价性阅读,体现为探究课文的内容和价值、课文的表达技巧和风格,课文的社会作用和时代意义、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以及写作的环境背景等;创造性阅读,即发现性阅读,能够离开课文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或做出新答案。单元整体教学符合这一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层层深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国内对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较早的是20世纪90年代陈敏的《谈谈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提到“单元整体教学是从教材整体出发,以整个单元系统为考察对象,并以单元知识及训练的要求为纲,通过对各篇课文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来把握知识内容的。

关于这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也曾指出:应该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因为意义和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整体设计一个单元的活动,就要全盘考虑这个单元的总体目标,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初步设想的教学流程是:单元导学,整体感知 →范文精读,明确学法 →对比阅读,知识迁移 →课外阅读,拓展提升→ 学以致用,习作展示。整体教学流程的构建,能有效地打破现行的语文教学模式,它既要有理论依据 ,又要强调其实用性。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首先,进行构建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教中心转向学中心,基于学生需要而教,从为学生的学设计教学的角度来“用好”现行的教材,整合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

其次,从教单篇课文走向单元整体教学,让老师学会从关注单篇课文知识点转变为关注单元整体设计,由零散走向关联,由以往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零碎不成体系的零散教学走向心中装森林,眼中有树木的整体建构,系统教学。

然后,单元教学是达成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每所学校的学情不尽相同,如何提升达到课程标准路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需要清晰的路线图,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构建能确保学校最大程度地保障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课程标准。

最后,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建构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及品质。我们进行构建指向语文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意在让我们的孩子在真实的语文情境中进行学习,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去理解问题、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研究目标

(1)构建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2)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七、研究内容

(1)改进课堂教学,探索“基于学案的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先学后教”为基础,用心设计学生的阅读流程,增加阅读量,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激励自主学习。教学中以读为本,以悟激情,以读促写,让学生边读边思,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口、动眼、动手、动脑,进行教师的适切性研究、评价研究等。

(2)基于学案的学生单元整体自主学习的研究。基于学案,围绕“单元主体、文体”等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在主体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主体探究,做学习的主人,课前预习积极主动,课堂上,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精彩句段由学生自主选择积累,方法由学生自主总结,道理由学生自主发现。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使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受到“三大礼物”——浓厚的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重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感悟、整体把握能力,注重在语文实践中学习、巩固知识,注重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积极开发、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资源,除使用现行统编教材外,还可以辅以其他版本的教材、同步拓展阅读丛书,多渠道开展研究,将课堂拓展到生活中,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

八、创新之处

(1)新要求

新要求是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课堂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转型,而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实现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想借“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研究”这个课题,改革高中语文课堂目前的教学模式,构建体现学科特点的、符合效益要求的新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2)新思路

围绕课程标准,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在结构上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者能力训练的点,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学习提示或单元任务中。这种教材编排形式要求我们老师能够突破零碎的单篇课文教学,整体把握教材,学会进行新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3)新问题

现在的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利用相关资源积极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改变目前这种围绕语文知识点和单篇课文组织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和训练应试的状况,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提升,这是我们开展教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但难免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如何做好新旧教学方法的过度,如何让学生尽快适用新的教学模式等等,我们应该大胆改革,同时也要做好面对解决新问题的挑战。

九、研究思路

(1)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目的

采取单元整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节省时间,用节余的课时去阅读和写作。体现的是整体学习,所以首先要有单元整体的教学目标,备课时一定要体现这一点,先设计出单元教学目标,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

(2)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两步

①自读预习

事先让学生在课外独立阅读本单元的课文,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读的习惯,在自学的基础上,写成预习讲稿,讲稿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要求学生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老师可以适当示范,让学生有据可依而不觉得太难,个别小失误不能不要要求太高,逐渐培养,然后在课内进行交流,教师加以点评,适当鼓励。这一环节是语文教学开发智力、培养习惯和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的关键。

②讲读探究

学生课外预习、课内学习,师生共同研究讨论,讲读结合,每篇课文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

两个步骤相结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核心素养,目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补充语文学习的不足。

(3)单元整体教学的三种课型:预习课、探究课、拓展课

①预习课

向学生讲清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学习重点、训练目的和具体要求,明确新单元学习要达到的目标。

如何让学生明确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呢?每一单元阅读教学之前,我们都要上一节预习课。

这节课的核心是要学生明确目标,回顾和本单元目标相关的知识,要注意和学生以前的知识和能力的衔接,预习好本单元的课文。(回忆联系)

②探究课

这部分课文教师要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提出问题,事先印发研讨提纲,学生课外预习、课内研究讨论,每篇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或者用一篇课文解决本单元的重点问题。

探究可也可以看作就是预习课型的延深,将预习内容和课内学习的内容结合,师生共探究,日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将教学目标落实到位,使阅读方法科学化、条理化。

③拓展课

在前两个课型的基础上,在单元中选择一篇课文定位为拓展课。运用前面课上形成的知识、能力与方法,运用到最后一课的阅读学习中。针对这篇文章,每个同学都要设计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署上名字,再发给其他同学,限定时间解答。然后返回到出题人手中批改。这中间,老师要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设计科学,有效的问题。

④单元总结、考查

在整个单元教学结束以后,对新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巩固考查,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新的零散的感性知识系统化、概括化,使之成为理性认识。对单元进行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而达到的全面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学习,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突破重点和难点,深刻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存联系,不断地将新知识有机地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和概括化,从而在人的头脑中形成有效的经常更新和深化的知识体系,达到本质上掌握知识的目的。

十、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通过一定范围的调查,归纳出目前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内在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此方法一般用在研究初期。

(2)行动研究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可操作性,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以课例研究为主线,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课例不断打磨,形成可资借鉴的课例,并且坚持撰写课堂教学反思随笔,做到总结成果和推广运用相结合。这一方法伴随着整个研究过程。

(3)案例研究法

不断收集典型教师的典型教学活动案例及相关教学细节,从中发掘和提炼有效的实施举措,及时予以推广。

(4)经验总结法

注意收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撰写论文、教学反思等形式,及时总结,定期交流。在研究后期采用此法较多。

十一、技术路线

十二、实施步骤

从 2020年 9月到 2023 年 6月。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年9月一2021年4月)

①、课题申报和论证;

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③、设计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

④、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收集资料,做好问卷调查,为研究做准备。

⑤、撰写开题报告,召开开题论证培训会。

(2)第二阶段:研究方案实施阶段(2021年4月——2022年9月)

从教材每个单元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有价值的单元教学模式,不断实践,从实践中采集成功的案例。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2年9月——2023年6月)

在大量典型案例的收集、研究反思的基础上,构建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十三、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②《建构主义教育研究》.高文,徐斌艳,吴刚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③《谈谈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陈敏著,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三期.

④《教育的目的》怀特海著,王立中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⑤《认知心理学高级教程》.钟毅平,叶茂林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