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怎么收税的:古代人贫困交不起税会怎么样

说到税收这个大家都很清楚,毕竟这是每个人应该做的,现在的人生活富裕这对大家来说还是很简单的,但是在古代那样一个比较贫困的年代,也需要这样做吗?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魏晋时期改成按照户征收,征收内容也是实物。从北朝到隋朝,征收对象为“一夫一妇”,实际上也就是按户征收。各政权租、调的具体数量,各有不同。东晋南朝赋税制度屡屡变化,呈现出以资产为主要征收依据的趋势,当然也和政权变化有关。

历史进入到大唐帝国,这唐朝又是怎么操作的呢?

李渊和长孙皇后的离世,对李世民来说,感情上固然有丧亲之痛。但从权力的角度,其实去掉了两个潜在的制约。

李渊时期,定下了'租庸调制’这样一个交粮纳差的规矩。它本质上是种人头税:男女老少,每年分别交多少粮食、布匹,出多少天的公差,都有固定的标准。干完这些是不是就没事了呢?其它还有一些负担。

第一种叫'户税’。顾名思义,户税按户征收,收税的依据是家庭财产,说白了还是土地。家里有多少亩好田、多少亩差田、多少亩枣园,按产值折算个总数,根据这个总数来定纳税的等级。李渊那时候比较简单,就分了三级。到李世民这时候,老百姓开垦田地、恢复生产,户数也慢慢增多。贞观九年(635年),'敕天下户立三等,未尽升降,置为九等’,嫌三等太粗,改为按九等征税。具体税值,从四千文到五百文(一千文钱为一两银子),差不多现在一千多到一万多块钱,算是笔不大不小的开支。

第二种叫'义仓税’。义仓不是什么新东西,李渊时期叫'社仓’,一般的称呼为'常平仓’,就是国家物资储备库的意思。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国家按保底价收购进来存着;歉收的时候,粮价上涨,国家再按保底价卖给大家,起到一个调节粮价、救济饥荒的作用。历朝历代都有这个东西。

不过古代经济不发达,很多时候老百姓是吃不起的,遇到饥荒、风调不顺的时候,农民交不出粮,国家税收还很重,就引起了起义。就像商周时期,国家发明了井田制,就是一块地封为九块,八块是个人的,一块是公家的,这样减轻了人民的压力,还能为国家上缴,两全其美。但是事实是,人民忙于自己的土地,对待公家的就很差。

所以后来国家就改变主意, 这九块地全是你们的,我按收成的九分之一收取。但是东周时期国家推行开荒,开荒不用交税。所以实行的井田制就作废了,人民全去开荒了,地反而没人种了。于是。初税亩就发明了。意思就是土地回归私有,按照面积征税。

在一个帝国确立经济制度的时候,农业税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所以在朱元璋还只是吴王的时候,就给他领地内的百姓规定了一个笼统的“赋税十取一”的范例,但这时正是王业初建,典章制度还不完备,所以在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就有了更加规范化的制度。

由于中国在古代是个农业性的社会,所以对于粮税是特别看重的,而这也成了国家的正税,几乎是王朝主要经济的来源,所以明初将百姓一年需要缴纳的赋税分为“夏税”和“秋粮”分两次缴清。

在明初,百姓在纳税时并不都是用银子来交税,更多的还是以缴纳土地上所出产的米麦丝绢为主。由于各地的出产不同以及交通运输等问题,所以各地的赋税也有了不同的折算之法。而在这些折算法则中,是以白米为交税的标准单位。在明初,普通民田一亩地需要上交三升三合五勺大米。

到了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将劳役税和财产税按照统一的土地面积征税,这下就是家大业大交税多,贫穷人交税少,税收更合理了。但是清朝末年,各种屈辱条约的签订,农民税负加重,于是人民起义,清朝灭。

(0)

相关推荐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27 改变历史的新税法

    NO.227 这次,杨炎瞄准的目标,是自唐初开始已经执行了一百六十多年的赋税体系--租庸调制. 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国家按照规定给百姓授田,百姓则按照规定向国家缴纳赋税:每丁每年向 ...

  • 我来说说个税提高到1万元

    不好意思,我又表示反对.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董明珠的这个建议要是通过了的话,我肯定是受益者,这样我每个月纳税肯定就减少了,对我有好处.那我为什么还会反对呢?理由如下:   在现行标准下,1万元的标准比较 ...

  • 封建时代的赋税:儒生推崇三代,朝廷喜欢加税,改革家偏重简化

    一.儒生推崇三代 古代大部分儒生都认为夏商周三代赋税最轻,很是推崇,尤其向往这个时期的井田制.赋税轻的原因在于国家(或者部落)只收田亩税,百姓只需要上缴粮食即可.税率大概是十分之一左右,收成好就多收, ...

  • 「赋役制度」 1.先秦、秦汉 · 经济制度专题

    赋役制度 (一)内容: ·赋税 ·徭役 ·兵役 (二)主流税种: ·土地税 ·财产税 ·人口税(丁税) ·役税(兵役.徭役) 1. 先秦: (1)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 "相地而衰征"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一)--中国古代神话的起源和发展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所有原生文明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史前时代),其年代久远.混沌荒蛮,考证极其困难,而神话故事却精彩绝伦.寓意深刻,能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二)--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与民俗

    ※ 民族精神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三)--中国古代神话VS古希腊神话

    最近总被推送一条假新闻--<麻省教授: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分析>! 大概内容是说:一位名叫理查德·拉尔森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在一场讲座中对比解读中西方神话故事,称西方人习惯于听神的旨意,往往逃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四)--中国神话世系谱

    是否要写<中国神话世系谱>,小编犹豫了很久,中国神话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最难撰写的部分就是神话世系谱.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神话资料庞杂.不成体系,尤其是上古神话部分,一人多角(多名).多人一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五)--中国古代神话的宇宙观

    莽荒时代,古人跻身于天地之间,弱小无助.艰难求生,对天地和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发自内心,当力量无法战胜现实时,幻想便成为了有效的自我安抚手段,于是人们尝试用神话的方式对宇宙作出解释. 创世神话讲述宇宙起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六)--中国古代神话的生死观

    远古时代,华夏先祖尚无法通过手中简单的工具与强大的自然界抗衡. 风雨雷电的惊扰,虫蛇猛兽的袭击,大火洪水的伤害,春夏秋冬的变幻,种种无法解释的事件均使人们相信万物本有性灵,人只不过是万物生灵之一,从而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八)--神话中的地理观

    首先明确一下,神话地理并不等同于实际地理,受<山海经>等著述影响,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地理查勘和地图绘制技术一直落后于国外,其实是不正确的.至少在宋朝之前,中国地图测绘技术不落后于世界,甚至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九)--原生神话与儒释道的相互影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神话,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儒家.道教.佛教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表现出很强的融合效果. 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中国逐渐形成了儒释道鼎立的文化格局,不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水火不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十)--中国古代神话对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产生于古代文学的初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它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古代神话从诞生起就以其丰富的内容.乐观的精神.奇特的想象.浪漫的风格哺育着中国文学. 15.1中国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