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转会市场:泡沫破灭已有迹象? 克洛普的言论并不酸!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或许,这是欧足联最不愿看见的,所以,他们竭力推行财政公平政策。但数年下来,不见好转,市场上仍然频频出现离谱的天价转会。财政公平政策着力于让俱乐部自负盈亏,避免赤字,但似乎并未给溢价市场带来好转,然而财政公平政策真的没有一点效果吗?事实或许并非如此,转会市场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7月18日,利物浦主帅克洛普接受利物浦官网采访时,说出了对溢价市场的心声。克洛普认为:现在所有球迷都希望自己的俱乐部再投入2-3亿欧元,但这是不现实的,全世界只有皇马和巴萨可以做到,只有曼城和巴黎每年都能这么做。克洛普希望球迷们可以保持信念,保持理性。其实,这也精准的道出了如今转会市场的问题。
1、通货膨胀的负作用已到极点
(2013/14-18/19赛季转会净投入排行榜)
许多人认为,克洛普是仇富心理,很酸。但是,他所反应的不是事实吗?确实,克洛普只点出了皇马、巴萨、巴黎、曼城确实有失偏颇。对于这四个队,这样的言论是没有数据基础支撑的,但纵观过往6年的转会市场,确实只有4支球队在净投入榜单上独居一档,而这4支球队中有曼联,并没有皇马。
今万年冬窗关闭后,《转会市场》曾统计了这份信息,2013/14赛季至2018/19赛季俱乐部转会净投入排名。曼市双雄和巴黎、巴萨,高居第一档,若加上这个夏季截至目前的支出和收入,这份列表更是如此。从列表中,我们不难看出,AC米兰遭到财政公平政策调查并非没有原因,当时高达3.36亿的净投入,让米兰紧随第一集团。在这份列表上,我们看不见过往6赛季欧战积分最高的皇马和拜仁。同样,列表上清晰可见,阿森纳并没有那么“抠”,还有近两赛季都出现过投入破亿的英超球队,埃弗顿、西汉姆联、水晶宫、伯恩茅斯、布莱顿、富勒姆,他们成绩不佳的原因并非因为“抠”,反而是陷入了投入怪圈。那么,他们上赛季的成绩如何呢?其中排名最好的阿森纳位列联赛第5,并闯进了欧联杯决赛。除此之外,埃弗顿成绩依旧未有显著提高,西汉姆联排名第10,水晶宫第12,伯恩茅斯第14,布莱顿第17,富勒姆更是以第19名的成绩降级。
转会市场愈发频繁,单赛季引进或出售超过10名球员,早已是稀松平常的事,这也是欧足联所不愿看见的“急功近利”。列表上的数字,罗列了净投入排名前25球队每年的转入和转出人数,一线队二线队的频繁交易,让足球更像一场生意。自2003年欧足联实施欧战二次改制以来,高瞻远瞩的前欧足联主席约翰松先生的一席话,在2008年转会市场急剧膨胀后,已经愈发明显。
(《金融时报》2017年足坛投入实效比例大数据)
这更加证明了,《金钱与足球:足球经济学导读》作者西曼斯基教授的结论是正确的。通货膨胀的问题有多严重?2017年,《金融时报》以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编制的数据库为基础,对往前四个赛季进行了深刻分析,得出结论:投资已经不能与成绩等同。如上图所示,毕马威将俱乐部转会市场投入、实际价值表现基于基准线,将表现高于实际价值和低于实际价值的情况分开,数据表现情况是完全符合过往数赛季赛季的实际情况。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转会市场的投入成功比率,已经越来越低。最近三年更是连续创造新低。西曼斯基教授正是这项数据研究报告的主负责人,他在2017年内马尔、姆巴佩转会前已经指出问题。而欧足联大力推行财政公平也是为了改善这点(这是其目的之一)。西曼斯基说:“俱乐部如果缺少运气,足球的魅力就将要大打折扣了。”
英超的事实证明了,巨额投入的球队,和并未大投入的球队,成绩并无太大区别,甚至更差。相反,像热刺、狼队、莱斯特城这样理性建队的球队成绩更好。而改变策略后,有了稳定清晰建队思路的曼城、利物浦优势明显,这也说明了当今足坛主教练的重要性。如今,两队都开始了缩减投入,更加理性的建队。在《金融时报》通过大数据换算后,多数球队投资1亿欧元得到的实力提升甚至达不到3、4000万欧元。早在2017年,《每日邮报》便统计了往前5年,英超6强在转会上的投入与支出的情况,得到的结论便是投入与成绩远不成正比。
站在笔者自己的立场角度,我们常常指责拜仁高层过于犹豫,但这并不是没有理由的,所谓“花钱不一定变好,但不花钱绝对不好”的言论是错误的。身在“货源”稀薄的转会市场,必须更加理性,更加谨慎。正如约翰松先生2003年所说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健康完善的体系都被破坏了。而这便是如今转会市场必须面对的现状。
2、豪门追求球员呈两极化发展
这个夏季的转会市场依旧疯狂吗?是的,没有任何大赛历练的菲利克斯,他凭什么值1.26亿?这位被葡萄牙政客怀疑为“洗钱”的转会,却真实的发生了。为什么?因为流失多名主力的马德里竞技必须购入新球员,简而言之,这叫做“刚需”。这也是不断促进转会市场持续高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抛开个别现象,其实市场已经发生了改变,更是证明了克洛普所言非虚。不得不佩服,克洛普具备独到的眼光,也深知不能贸然行动。如今的足坛,最忌讳的便是“饥不择食”、为买而买!更需要清晰明确的转会思路。
(7月2日,转会市场传闻对象身价排行榜)
甚至可以笃定的说,转会市场泡沫已经有了“破”的迹象。7月2日,《转会市场》列出今夏转会传闻最多球员的身价排行榜,这份榜单充分显示了各大豪门球队的“刚需”,却也反映了真实的成交情况。半月过后,其中真正成交的有几人?仅有5人!这还是全欧洲最受瞩目的球员们。“观望多余行动”,是如今转会市场的实际情况。所以,笔者一直认为,球迷喜欢调侃拜仁、阿森纳,仅仅是因为球队人数不够,或者实力确实不足。当然,这属于变动中今夏转会市场的大格局,暂且按下不表,后面笔者会做详细叙述。
证明转会市场开始趋于理性的论据还有两点:
①、看似热闹的今夏转会市场,实际上并不疯狂。若以今日溢价标准,我们将4000万欧元设为分水岭,今夏成交身价超过4000万欧元的球员截至目前也仅有14名,其中过亿的仅有3名,除了菲利克斯,另外的格列兹曼和阿扎尔都是曾具备金球奖前三的水平。而14名身价过4000万欧元的球员中,也只有蒂勒曼斯、阿莱不是加盟豪门。非过亿的另外9位加盟豪门的球员,也只有罗德里戈、万·比萨卡、米利唐等半数球员算是“彩票”。
豪门的趋于理性,另一方面也侧证了一个事实,试图大投入的五大联赛第二级别财力的球队,收敛了很多。对于没有欧战的他们而言,收敛绝不是因为财政公平政策。在上个赛季,英超球队的总投入高达12亿欧元,而同期净投入,也远高于本赛季。在缩短转会期后,并未加快各队补强的步伐。
许多人认为,英超上赛季的强势复兴,全因为金元足球,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而非主要原因。英超的崛起,离不开良性的内部竞争,突出的青训人才喷涌而出,优秀主教练的精心布局,才有了多年来的厚积薄发。
(转会市场2014年至今净收入排行榜)
②、最大“供货商”故障频出,无人可买,只有第一价别球员真的在被疯抢。从“今夏转会传闻最多球员的身价排行榜”上,我们还可以看出,只有众星捧月的天才们,是真的在被追逐,很多被炒上天价的球员,实际上真正成交的没有几个。第二级别财力集团的收敛是原因之一,但根本原因还是市场上的“货”并没有那么好。
比如,列入榜单第二页的尼古拉斯·佩佩,如今市场估值已经高达6500万欧元,炒作出来的身价更是高达8000万欧元。但是,他的真实实力值多少?上赛季为里尔奉献22球11助攻,看似华丽的数据,其中有接近一半是点球。在刚刚结束的非洲杯上,他的成绩单也仅仅是0球0助攻,沦为替补。同样,一直被诸多豪门传来传去的葡萄牙体育中场费尔南德斯,至今仍未加盟任何球队,更不用说不算“彩票”实力的米林科维奇。市场风险,早已空前。
从《转会市场》列出2014年以来转会市场净收入排名的榜单来看,名列前十的球队都有着极强的球探系统和眼光,但在今年,这些“黑店”卖出的球员,很多未达到买家的理想要求。与此同时,球队的成绩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最显著的两点是摩纳哥从法甲冠军、欧冠四强跌落至联赛倒数第四,而拥有多家“黑店”的葡超,上赛季也仅有波尔图一家闯入欧冠淘汰赛,虽然艰难淘汰了人员大幅变动的罗马,但葡超三强近几赛季明显没有了往日的惊艳。
同样,在桑谢斯、马里奥、安德烈·席尔瓦、曼加拉等远未达到预估价值的球员不断出现后,豪门减少了对“黑店”的求购。列表上的10支球队,真正具备采购价值的只剩下波尔图、阿贾克斯、莱比锡、里昂,已不足一半,而他们绝对都是不愿意任人采购的球队。尤其是莱比锡,若没有“50+1”的政策限制,他们完全可以成为足坛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正如克洛普所说,所有球迷都希望自己的主队能够尽可能的多花钱,但是转会市场大多数球员不会带来绝对实力上的提升。只有身价最贵的第一价别球员,是真的有很多球队在求购,而那些被炒到4000万欧元以上的球员,真正可以成交的寥寥无几。
或许,我们应该改称为:球队一定要花钱,但绝不能乱花钱。至少在数据上,除了西甲,其余四大联赛的同期数据都有了大幅降低。
3、是进是退?变动下的大格局
(格里兹曼引发转会官司)
财政公平政策影响资本进入,这是为了足坛健康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财政公平政策并不是如球迷所说的那样,让足坛秩序形成长久不变。三年前,大数据下最不堪的曼城和利物浦,如今已经成为足坛最强大的竞争力。反之,皇马、拜仁、巴萨、尤文都将在这个夏天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不遗余力。
早在夏窗开启前的半年时间里,三队都数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了雄心,皇马和拜仁更是最早公开表示拥有三亿净投入的球队。已经成功引进格里兹曼和德容的巴萨,也愿意为梅西的最后几年不遗余力,在失去内马尔后,巴萨在转会市场的投入已经高达7.7亿欧元多,但实际净投入则只有不到3亿欧元。即便如此,也传出了权威会计事务所向媒体爆料,巴萨的工资拖欠常有,球队的资金已经难以“流动”。虽然只是传闻,但在格里兹曼转会的拖沓操作中,我们也能这绝非“空穴来风”,如今的巴萨转会风格很像“银河战舰”一期的皇马,球队已经背负了过多分期付款。
当然,相比夏窗之前就投入1.18亿欧元,之后便没有任何动作的拜仁,皇马和巴萨无论是转会操作,还是转会手笔的气势都更显球队雄心。皇马在第一时间便花光许诺的3亿,然后再靠出售冗员觅得进一步购买球员的资金,也是抢先一步的手笔。无论溢价多少,是否正确,两队都有着明确的转会思路。加之,意甲实施的新税率为意甲球队在转会市场带来了的极大竞争力,这也势必会影响格局。
(拜仁的转会思路是什么?)
在格局再次发生转会之时,是谋求长远的未来?还是更进一步?这都是过往十年最强三队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一直让笔者担忧的,便是拜仁难以让笔者看清的转会思路。早在3月29日,笔者在《8000万翻倍了拜仁纪录 卢卡斯后的引援计划怎么办?》一文就明确指出了这些问题,如今事实在一步步不幸印证,也让笔者深感焦虑。即便拜仁最终拿下萨内,这个夏季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成功,因为计划中的后腰和后卫,已经没有好货可寻。
前文曾说道阿森纳净投入并不低,但在金牌球探米斯林塔特愤然离队回国,成为斯图加特体育总监后,阿森纳的变化是巨大的。温格的离开,让阿森纳进入了新的时代,埃梅里带来了不少惊艳,却永远要面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或许未来数年,很多球队都将面临同样的情况,因为转会市场的好球员还会继续减少。
在全球经济大环境越来越差的情况下,导致了财政公平政策出现死角:对于消费力最强的俱乐部而言,他们有着足够的收入,始终有着更充沛的资金,当中许多家也并非欧洲资本。相反,欧足联致力保护的那些小俱乐部,无论财政公平政策为他们带来了何种保护,他们永远避不开自身的经济实力的限制。
(8000万欧元现在值多少?)
许多人会说,眼下的状况是否像新世纪之初一样。其实情况也是截然不同的,当时处在欧洲货币统一的大环境,欧洲经济面临重新洗牌,而眼下的市场正如前文所说一样,是因为市场上的好球员太少,而世纪之初并非如此。若当时有财政公平政策,拉齐奥、帕尔马、利兹联、多特蒙德等球队也不会破产,因为如今俱乐部的财政都是受控制的,并不允许出现赤字。
在当下,积累市场泡沫的因素全不相同。财政公平政策导致了一种新情况:高薪球员很难转会。这也使得第一集团的球队有着难以甩掉的负担,诸如贝尔、伊瓜因、桑切斯这样的球员,极高的薪水让他们无处可去,能够承担其薪水的球队少之又少,球员若不接受降薪,俱乐部则无计可施。与此同时,第二集团的俱乐部,因为欧战二次改制的遗留问题已经被彻底甩开,像米兰这样历史悠久的球队,只能等着新股东送钱,可谓是寸步难行,更不可能像多年前那样吃进伊布、罗比尼奥等球员。
这也造成了当今第一集团俱乐部转会策略上的转变,如今的顶级俱乐部普遍只愿意用高价去引进年轻天才,却要很斟酌地去考虑当打之年的大牌球星。这都因为年轻球员不会造成太大的工资负担,于是便给了拉伊奥拉这样的经纪人更大的操作空间,相反像C罗这样的球员则少之又少。即便有维特塞尔加盟多特等成功案例,我们也不难发现,转会市场的红人普遍是年轻的妖星,而绝非J罗这样的成名巨星。这与世纪之初球队只愿意出高价买成名巨星有着天壤之别,如今当打之年的球星要么是稳稳占据球队的位置,要么就是无处可去。相反,大多数年轻球员刚刚冒尖便会被经纪人大幅炒作,这样的“炒作”现象更是印证了经纪人在转会市场的主导地位,也是极不正常。或许这多少也反映了当今球员职业寿命的问题,但不妨再说一次,菲利克斯凭何值1.26亿欧元?这和两年前一样,就是在破坏转会市场。
总结:
(2013-2018年转会市场上的逆差数据)
正如拜仁传奇队长奥根塔勒所说:曾经,5000万欧元可以洲际级巨星,如今,5000万欧元只能买到一个德甲球星。这绝对不应该是正常的现象,却是这个夏天还不会被改变的现实。在全球经济大环境每况愈下的今天,足球市场过于火热反而显得另类,这多少也显示了足球在整个地球上的魅力和地位。
也可以说,如今的足球市场还是比较安全稳定的,即便转会市场泡沫真的出现破灭,也只是球员溢价的泡沫破灭,绝不会影响拥有全球战略的俱乐部经济状况。越来越多俱乐部已经开始避免在转会市场“踩雷”,进而选择理性低价的球员,但短期内低价的球员很难淘到好货,这便更加依赖于主教练能力和球探系统。在此情况下,一切格局上的改变都有可能发生。
当大格局已经发生改变时,是新贵们更进一步?还是过往十年的垄断阶层正式走下神坛?这个夏天,至关重要。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