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草书作品赏析:空间构成分析

原创纯娘们2020-07-11 14:58:26

邱振中先生在对黄庭坚草书空间构成的分析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黄庭坚刻意将被粉碎的空间进行新的组合。这是些用杰出智力精心安排的结构,出人意表,别开生面,并启发人们去寻找那一切尚未被征服的空间。不过,对空间的精心构筑,即使他的作品中空间节奏超过时间节奏而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对唐代草书的重要修正"指出了黄庭坚草书以空间性为主导的狂草风貌,展现了纵横开阖的视觉意味和别开生面的狂草形式表达。黄君先生在谈到黄庭坚草书的形式构成时提出"山谷草书全面调动笔法、墨色、结字以及平面空间切割组合的技巧,追求书法艺术在时间与空间交接点上的神奇变化,以此体现书家主体的精神状态,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最具有现代艺术特征的一种创作追求。"

这一观点从黄庭坚草书形式构成入手将黄庭坚草书中所运用的形式语言进行综合剖析,突出了黄庭坚草书艺术追求视觉形式表现的笔墨语言以及独特的空间形式构成。

线条的张力及表现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语言构成,从而通过这种艺术语言表达艺术家的精神世界,这种艺术语言或者艺术的构成手段就是艺术的形式语言。在造型艺术中,线条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它有方向、位置和长短,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征。从构形学的角度来看,线条可以看作是点连续运动的轨迹。线条无限缩小可以是一个点,延伸则可以是无限的运动。线条又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直线通常给人予端正、直爽的静态感,曲线则给人予优美、自然的运动之感。所以从视觉形态上,人们更偏向于曲线的流动和自然之美。同时通过线条与线条间的交叉、平行等方式和手段形成了富于变化及表现的意味,从而形成造型艺术的基础。

脱离开几何意义上的绝对平直和弯曲的线条形态,徒手书写或描绘的线条作为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更赋予了我们情感上的审美依托。线条是中国书法的基本造型元素,甚至于是构成书法艺术形式的唯一手段,从这一角度而言书法无疑是线的艺术。"书法中的线条与一般几何意义上的线条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从自然中抽象出来的节奏化了的生命意象,又是主体书法家内心情感运动的轨迹,运动是其根本的特征",这种"非几何意义"的线条即徒手书写的线条形式,但并不是所有徒手书写的线条都能成为书法的形式语言,只有运用手中柔软的笔毫书写出具有足够表现力的线条——赋予这一线条生命力时,书写的线条才能上升为书法的形式语言。

黄庭坚草书是建立在丰富的形式语言表现上的,他的草书线条打破了张旭、怀素一泻而下的癫狂式挥洒,强化用笔节奏的对比性,线性丰富,对比强烈,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其草书的个性空间塑造也是通过峭拔酣畅的用笔(线条)来表现的,所以要完成对黄庭坚草书空间构成的分析,就必须深入探索其草书线条的生命力及表现意蕴。

线势与张力

线势是线条张力的表现,是线条运动趋势所表现出来的势能。它是线条生命力的表现。黄庭坚草书线性变化十分丰富,表现力极强,他常用解构、重组的点画线条表现,取得了笔短意长线条形式意味,这主要得益于用笔的爽劲酣畅,以及草书线条所展现出来的线势和张力。我们从他的草书代表作《诸上座帖》来分析其草书线条的表现性。此帖少了黄氏草书一贯的"随意曲折"和圆熟的使转,用笔纵横决荡而不乏理性的操控,带有更多自身的风貌。帖中线势虚实相生,提按分明,线性节奏富于变化。

在线势的连带中强化"实连"(实线连接)与映带,注重续断的线势组合,增强线势的表现性。姜夔在《续书谱》中有"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转换,随意用笔,任笔赋形,失误颠倒,反为新奇。"之语,即是线性的续断要有一定的规律, 遵循结字造型的特征。黄氏在《诸上座帖》中大胆采用线势的实连,同时通过断续的映带,使帖中许多重复的衔接处呈现出不同的韵味,大大丰富了其草书的线性表现。

线条疾与涩的节奏对比

狂草的线条讲求实时间性的大写意表达,这一点张旭、怀素的狂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他们的狂草中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时间狂风暴雨般的宣泄和表达。黄庭坚草书线条丰富了时间的表达,他在实践中深知如若在延续张旭怀素的狂草品格,要想有所突破势比登天,于是他在草书线性的实践中强化了急与涩的线条节奏对比。采用线性分散与聚合的方式来进行线条的分割,强化线性的提按,甚至于不惜用他在行书中经常使用的战掣笔法,实现一波三折的效果。这一点在他的草书长线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增加线条的"疾""涩"节奏对比,黄庭坚草书用笔还通过强化逆势用笔,增强与纸的摩擦力,形成线势的节奏对比。

黄氏草书线条总体给人一种骨丰肉健而又奇崛酣畅的视觉效能,这一点也可看出他在草书用笔上的特点,为了化解草书线条因润而失韵的矛盾,他在草书的线条使转中大量采用"覆笔"的动作,减缓用笔的速度,增加涩笔的运用最终呈现出草书线条结构性的节奏形态,使得黄氏草书线性节奏对比十分突出。

峭拔酣畅的线质表现

线质是指笔画线条所呈现出的质感,是书家用笔的综合体现,线质格调的高低主要由用笔决定。线质也是衡量书法线条有无生命力和表现性的关键因素,它决定着书法形式语言品格的高低。黄庭坚草书线条在注重线势的表现和线性节奏的对比中强化用笔形态,使其草书线条给人一种雄强劲健、峭拔酣畅的视觉冲击,展现着黄庭坚磊落的人格修养。黄庭坚用笔执管较高,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执管高必然导致力臂加长,为了不使书写出的笔画线质减弱对用笔的要求也就大大的增强了。

高执管给予书家更开阔的视野,更便于自然的挥洒,所以黄庭坚草书总显出大度自信的风貌,所以他说"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尖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己意左右黄庭坚草书线条是以厚实为审美基调,他在草书上师法怀素,但线质较怀素厚重,提按的运用也大大丰富了线质的美学品质。这一点还得益于他在草书用笔上参入篆书笔意,所以他的草书线条十分稳健而爽利。康南海在《广艺舟双楫》中指出"宋人以山谷为最,变化无端,深得《兰亭》三昧,至于神韵绝俗,出于《鹤铭》而加新理,则以篆笔为之,吾目之曰'行篆'。"篆书用笔的深入增强了草书线条的书写意味,拓展了草书线条的审美韵味。

墨色的轻重变化也是书家性情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黄庭坚的一些长篇草书作品中,枯笔连续书写的情况时有出现。特别是在代表性的草书作品中,枯笔和飞白的运用十分普遍"他使用频繁的提按、反向倔逆涩行笔,字组间的穿插等手法打破旧的空间分布,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丰富了章法的内涵"其中"逆涩行笔"以及"字组间的穿插"的运用所形成的墨色变化对丰富整体空间的节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