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帖 | 在寺院拍照,一定要注意这五点
不过,宗教场所毕竟不同于别处,涉及到佛像或者法师的照片时,有些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
去寺院礼佛,一般会有人告诉你,寺院禁止拍照,尤其是佛像;有些寺院的大殿门口,也会有提醒的牌子,上写“请勿拍照”。这样的提示,一方面是认为拍摄佛像是对佛不恭敬,一方面是从保护文物的角度考虑。
寺院佛像一般都是供奉在寺院大殿内,越是古老的寺院,里面的佛像、建筑等年代可能就会越久,也越珍贵。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佛像以及佛像表面或壁画的色彩,有些寺院会有禁止拍摄或使用闪光灯的规定,以防闪光灯对于保护的文物造成伤害。
进入寺院,言行举止应有礼,不可大声喧哗。在没有提示禁止拍摄的寺院,拍照时要注意持恭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注意谦恭得体,勿搞笑,勿戏谑。
拍摄佛菩萨圣像时,应尽量保持佛像的完整,尤其是面部和头部,并注意构图的比例协调,以保持佛像的庄严为原则。
☉保持佛像的庄严(图/照煊法师)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寺院偶遇法师,切勿提起相机或手机,正对着法师一顿猛拍,或是拉住法师要求做某些动作配合拍照......
不要对法师抱着猎奇的心态。法师不是模特,没有义务去配合谁。虽然是出家人,但法师也有肖像权,也可以拒绝被拍摄。
这并非法师不慈悲,在被“突然袭击”或随意抓拍的瞬间,法师的表情、动作都可能走样。在外界的眼里,一个出家人的照片不仅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僧团的整体形象。
近年来,很多寺院、佛教团体以及佛弟子个人,都开始广泛使用起微博、微信公众号、美篇、H5等互联网新媒体的方式,来传播佛教文化。
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意识,或者是对新媒体工具使用不熟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争议问题。
例如,在选用佛像照片时,为了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角度和效果,而对照片中的佛像随意进行裁切,甚至裁切了佛像的头部,或是将一些边框线等排版效果,压在佛像面部……使得展示出的佛像威仪俱损。
☉不可对佛像头部进行随意裁剪(图/李金洋)
虽然说塑造出来的佛像不等于诸佛菩萨本身,但佛教造像的初衷是为了适应众生的根机和需要。佛陀涅槃后,绝大部分佛弟子还是需要有一个瞻仰的圣像,既是对初学者的方便接引,也有助于巩固修学信心。
历代的能工巧匠和画师们,用他们恭敬、虔诚和高超的技艺,塑造、雕刻、绘画出的佛像的确很美。但是,佛教造像的核心功能并不是为了让人“欣赏”。
佛像不是一般的艺术品,也不是以“美”为目的。因而,不能仅以美观而随意想象,不搞花俏热闹,不追逐流行,不标新立异......
佛教造像的核心是“敬立”,也就是以最大的敬畏心、恭敬心、虔诚心,利用雕塑或绘画来敬立佛像、菩萨像、罗汉、护法诸天和历代祖师像。
而完整,是其中最基本的规则。历代的诸佛菩萨塑像、绘画,除历史原因损毁外,造像之时都是全身完整呈现的。
☉保持佛像的完整性(图/国树峰)
在《造像量度经》中,对佛像上半身与下半身的长度比例、面部五官、手部的动作甚至手指长短比例、肩头是否圆满、足底的形态等等,也都有详细的规则。
尽管古代只有佛教塑像和绘画,还没有发明照相技术,祖师大德也自然没有过相关开示,但我们在拍摄和发布佛像照片时,也理应遵循佛像绘画的原则,完整展示佛菩萨的圣像。尤其不要对佛像的头部、面部裁切。这既是对三宝的恭敬,也是对因果的敬畏。
信众来到寺院上香礼佛,虔诚恭敬,或求内心清净,或为家人祈福。寺院也常会举办法会以此功德回向有情众生,国富民强。
当遇到这些礼佛的场景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为了拍摄想要的镜头,就从正在礼佛的法师或者信众经过或停驻,这样是对礼佛的人的不尊敬。也不能为了想要的镜头,随意踩踏在蒲团、门槛、供桌上等,或是将殿内的物什随意移动、搬弄。
当寺院人流较多时,最好也不要使用三脚架等器具造成人流迟滞,甚至影响寺庙的一些正常活动。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既是来到寺院何不抛开俗念琐事,在拍摄佛像前也可认真体会慧开禅师诗中的意境。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千年之久,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各个寺院也是各具特色。黄墙梵宇中、松柏碑亭间、园顶拱门下、银杏古塔前......处处皆是禅境。
其实,看见庄严的佛像和不错的寺院风景,拍摄下来,然后分享给别人,也是一种弘法的方式。只不过,万事万物皆需法度,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联系电话:0797-8186118
地 址: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