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搬离武汉,自废武功还是神来之笔?

来源:米宅武汉

9月4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在湖北武汉挂牌运行,标志着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加速。

此前另一条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的资讯,放在城市圈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1

先抛开资讯的具体内容,思考一个原点问题:与全国其它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圈最独特的价值是什么?

九省通衢的交通枢纽地位和深厚的经济底蕴,让武汉城市圈在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成为重要节点。

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都、重庆等都市圈相比,这两大特点仍不能让武汉城市圈脱颖而出。

在千万级都市圈发展潜力评比中,武汉都市圈仅名列第十一(下图)。与紧随其后的长株潭、郑州都市圈,差距也很小。

武汉近几年的发展,有两大亮点非常突出。

1、“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成效显著。

2、光谷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名列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第一。

这两大亮点,都根植于武汉高居全国第二的高校数量,以及同样位居全国前列的大学生数量。

但是,中心城市的高校优势,未必能辐射至周边城市,反而可能形成人才虹吸效应。武汉如此突出的高校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周边城市的发展成果。

当城市竞争从单打独斗演化到聚圈成群,圈主群主如何将最大优势与圈友群友分享,成了能否真正实现一体化的关键。

武汉该如何做?

2

回到本文开头说的资讯。从6月份就不断传出消息,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华夏理工)将从武汉整体搬迁至鄂州。

华夏理工创办于2003年,武汉校区设在光谷,在校生约1.3万人。2017年,华夏理工与鄂州市签约,建设占地面积1000亩的梧桐湖新校区。

原本准备在武汉和鄂州各设一个校区,最后却整体搬离武汉。

直接原因是华夏理工将在2024年接受办学水平评估,要求生均建筑面积达到16平方米。而武汉校区只有560亩,生均建筑面积不到12平方米。

因为难以通过办学水平评估,华夏理工选择外迁到占地面积大了一倍的新校区。

不过,鄂州合并到武汉的呼声很高,如果汉鄂真能合并,华夏理工也算是提前布局成功。

近几年,包括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211大学在内,20余所武汉高校都像华夏理工一样,纷纷在周边城市新建校区。

另一所211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未来城校区就位于东湖高新区的汉鄂交界处,并打算向鄂州方向扩建。

以前只是外迁建新校区,现在华夏理工带头整体搬离武汉,是否会带起一股高校搬离武汉的风潮?

3

华夏理工此时搬离武汉,虽有不得已的原因,却契合了教育部的最新精神。

教育部在7月份印发了《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发“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文件中有两点富有深意。

一是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

这是为了严控高校到经济发达的东部建校区。

二是确需设立省内异地校区的,纳入本省高校设置规划,严控数量,严把条件。

高校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省会和中心城市,也就是说,教育部并不禁止高校到相对不发达的本省城市建校区,但要严格把关。

一不一严之间,是共同富裕国策在教育系统的落地践行。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武汉高校无论是整体搬迁到周边城市,还是去建校区,既契合大政方针,也能享受城市圈发展的红利。

如果有更多武汉高校能整体搬迁或在城市圈其他城市建校区,武汉城市圈有可能成为人才密度最高的城市圈。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不仅骨感,还可能骨折。

即使像兰州大学这样的985、211名校,因为所在城市经济落后,影响了招生、毕业生就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逐渐走向了衰落。

如果武汉高校整体外迁,怎么才能避免兰州大学的遭遇?如果只是异地建新校区,又怎么保证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这些问题,本质上取决于城市圈一体化的水平。

所以,评价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还有一个独特的指标:圈内的大学生是否觉得九城如一城。

武汉城市圈的9个城市,已经达成了“研发在武汉、制造在城市圈,头部在武汉、链条在城市圈,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但在高校和人才方面的一体化,或许还需要有更清晰的思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