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黄连汤证之第173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黄连汤证之第173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黄连汤证之第173条
三、里部病辩证
一、阳明病
二、太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1、黄连汤证 太阴少阳合证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黄连汤主之。
成氏云: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
程氏云:此等证,皆本气所生之寒热,无关干(案:“干”疑“于”字之误)表,故著二“有”字。
《金鉴》云:伤寒未解,欲呕吐者,胸中有热邪上逆也;腹中痛者,胃中有寒邪内攻也。此热邪在胸、寒邪在胃,阴阳之气不和,失其升降之常,故用黄连汤,寒温互用,甘苦并施,以调理阴阳而和解之也。伤寒邪气入里,因人脏气素有之寒热而化,此则随胃中有寒,胸中有热,而化腹中痛、欲呕吐,故以是方主之。
丹波氏云:《宣明论》“腹痛、欲呕吐者,上热下寒也。”以阳不得降,而胸热欲呕,阴不得升,而下寒腹痛,是升降失常也。
渊雷案:
凡病变机转,上部易以热,下部易以寒。胃在上,肠在下,故胃多热而肠多寒。是以胃肠之病,热者为阳明,寒者为太阴,而阳明称燥金,太阴称湿土焉。阳明病之重心固在肠,然以其属热,故责之胃。太阴病之重心亦在肠,本非脾病(说详太阴篇),古人谓之脾者,以脾指小肠之吸收机能故也,此条即胃热肠寒之病。胃热故呕吐,肠寒故腹中痛。不云胃热而云胸中有热,不云肠寒而云胃中有邪气者,古人于内脏之部位犹未能确知故也。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斤,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玉函》黄连、桂枝并作“二两”。甘草、干姜并作“一两”。《千金翼》人参作“三两”,成本作“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玉函》、成本并无“疑非仲景方”句。
《保赤全书》云:黄连汤,治痘疮热毒在胃中,以致腹痛,甚则欲呕吐。
《方极》云:黄连汤,治心烦,心下痞,欲呕吐,上冲者。
《方机》云:黄连汤,治胸中有热,腹中痛,欲呕吐者。心烦、呕逆者。以上兼用紫圆。
《方舆輗》云,此方治腹痛、恶心而有呕气者,其痛自心下至脐上。诊治之际,察其痛之所在而处方焉可也。
《类聚方广义》云:黄连汤,洽霍乱疝瘕,攻心腹痛,发热上逆,心悸,欲呕吐,及妇人血气痛,呕而心烦,发热、头痛者。
《方函口诀》云:此方本义,虽云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然喻嘉言谓:“湿家,下之,舌上如苔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金匮》痉湿暍篇)。仲景亦用此汤治之,舌上如苔四字,信而有征。盖此证,虽舌根苔厚,而鲜带黄色,故杂病干呕,苦上有滑润之苔,诸治不效者,虽无腹痛,用此必效。若有腹痛,则其效如神。
又:此方即半夏泻心汤去黄芩代桂枝,而其用大异。以甘草、干姜、桂枝、人参相伍,方意近桂枝人参汤故也。但彼用于协热利,此用于上热下寒,故以黄连为主药。
又按:此桂枝主腹痛,与千金生地黄汤(地黄、桂枝,治小儿寒热进退啼叫)之桂枝同旨。
元坚云:此方自半夏泻心变来,然彼冷热在一位而相结,此冷热异其位,故彼则要药性温凉混和,所以再煎,此则要温凉各别立功,所以淡煮而不再煎。此方余常用治霍乱吐泻、腹痛,应效如神,盖以其逐邪安正,能和阴阳也,
《橘窗书影》云:芝三岛街书肆和泉屋市兵卫妻,年四十余,感暑邪,呕吐、腹痛,心下烦闷,与黄连汤加茯苓,病大安。
渊雷案:
以上三条,论太阳少阳合并,并及下热上冷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