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酸、胀、痛、痒、疲、乏是气血经络的“晴雨表”

天和极 2020-12-17

麻、木、酸、胀、痛、痒、疲、乏是人身上最常见的几种不适症状,中医认为,这些不适症状都与人体气血运行状态有密切关系,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1、麻:表示气通,而血不通。
麻,也是一种病态。怎么解释这个词呢?我们什么情况下会感觉麻了?是不是肢体被压的时间过长以后,导致气血供应不上而使肌体产生不适之感。

颈椎病患者一般会感觉两手发麻,就是由于颈椎压迫导致血液不畅通。有些人生气之后手指、嘴唇等末梢也会发麻,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怒则气上,气的运行速度超过了血液,导致多气少血,而出现麻的表现,麻久了还会木,因为气血都失了濡养。

解决麻的方法也很简单,解除这种不正常的压力。这种压力,有可能是外在的,也有可能是内在的。心脑血管病人,很容易产生肢体麻木,也主要是肝血在人体器官组织中不正常汇聚引起的。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多亲近大自然,七情不要太过。
2、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表示血和气都不通。
麻和木不同,麻有感觉,木是没感觉,木比麻程度重。中医讲麻和木都是气血窜不到。中风之前很多人都会出现手指尖麻或者半个胳膊麻,然后多长时间后半身不遂。就是因为长期的气血亏虚使气血不能濡养四肢末梢,产生四肢末梢或者前臂、大臂、某些局部经脉不通,气血濡养不到,产生麻木的感觉。

凡是气血虚弱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出现麻木,比如原先二十多岁翘二郎腿不麻,上三十四十多岁一翘起腿来过一会儿发现脚趾头麻了,突突的压麻了。二十多岁为什么没有压麻,四十多岁麻了?就是里面瘪了,一压就麻。像气球鼓的时候压它,里面有弹性,压不动。等气球瘪了,一压就压下去了。

出现这种麻木,千万不要通经,要补益气血,气血足了自然能很好流到四肢,一流到四肢麻就解了,不要用祛风湿药把气血强行打到四肢。本来气血就那么少,再往四肢上打,导致护养五脏六腑的气血更少,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不会减轻。
3、酸:表示经络是通,但气血不足。
酸是由于气血相对不足造成的。比如平时缺乏锻炼的人群,剧烈运动以后,四肢肌肉就会有酸的感觉,这是由于运动过程中,消耗气血比较多,造成了短暂的气血不足。肌肉会有“酸”的感觉,是“乳酸”的原因。因此运动之后的肌肉酸,休息之后就慢慢平复了。

解决酸的根本之道是强壮你的肾。酸字的左边是一个酉,右侧是“夋”qūn。酉,在天干地支中,对应的是17-19点,刚好是肾经当值。而“夋”字,意为:“行走迟缓的样子”。所以,在人体上,基本可以理解为肾虚了。

我们身体最容易酸的地方是哪,是腰对吧?在中医里,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造血。所以,腰酸大体上可以找到的原因就是肾虚了。
其实,酸其实和痒一样,也是一种身体的临界状态,往好的方向就是健康;往坏的方面,可能就是疼痛了。对于酸,解决的方案,就是加温和加速,热敷和按摩,对缓解酸有很大的效果。
4、胀:表明气很充足,但不能正常循环导致的,是爱生气的体质。
胀是月字旁加一个长字。如何理解呢?主要是指肌肉组织不正常的扩大。它和肿基本上是同意。肿,主要是表现在外观;而胀,经常会是外观看不到的情况。造成胀的原因很多,外在的,可能是外伤引起的发炎,或者捆绑造成气血不畅。其实大都也是由于管道受阻,造成身体的代谢出了问题所致。
要做的工作,也是疏通经络,解决淤堵。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或结于腹部,或结于头部,出现肚子胀、头胀、手指发胀等症状。想要避免胀,就要少思虑,遇事多和朋友交流。腹胀的人,可多做深呼吸,揉揉肚子;头胀的人可以轻轻敲打头部以缓解症状。
5、痛:经络堵住,经血下行不畅,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痛,是病字旁,里边是一个甬字,“甬”,什么意思呢,路也。我们这样可以理解痛这个字,它是由于路被堵住了引起的。我们可以理解为经络,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血管、淋巴等各种管道。
像很多女孩子的痛经问题,大都是由于受寒凉,导致经络堵住,经血下行不畅。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这个道理。
避免疼痛的方法就是保持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如八段锦等。
那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与“痛”又有什么不同呢?
疼,外面是一个病字旁,里边是一个冬。怎么理解呢?中国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里,都有深刻的含意。冬,一定和冬天、寒冷有关,而病字旁,代表过寒。
《黄帝内经》是这么解释的:“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就是寒超过了热,而导致了骨头疼肉紧枯。这种感觉可以用“寒风刺骨”这个成语来形容。因此,可以理解为,由过寒引起的身体不适的感觉。

中医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疗法。因此,对于疼,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要避免受寒,同时如果受寒而引起的不适,要用热来解决。通常,引起疼的病症,主要是外伤、冻伤、风寒感冒等,大都与寒冷有关。

6、痒:表示气和血正在被打通,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在古字中“羊”和“阳”是相通的。在中医里,阳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病了,受阻了。因此,痒实际上是“痛和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
什么情况下人体会痒呢?长伤口时,人会痒,说明气血在通达到伤口时,受到一定的阻碍,不顺。人体从一股暖流,变成无数条暖流时,就会感觉痒。
还有人的后背也经常会痒,那这种痒,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人体的阳气在往外顶体内的湿。在顶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的经络不是很畅通,因此,会遇到一定的阻力,所以会痒。
对于皮肤痒,很多人都爱用激素,其实,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对人体有危害。其实,人体很有意思,当你面对痒的时候,人最爱做的事,就是挠,而这个挠的过程,其实也是疏通经络的过程。只不过,这是在表皮。而更深层、更好的办法,就是刮痧,让更深层的寒湿出来。如果原来痛,现在变成痒了,其实,说明你的身体在向好的方向转换。反之,原来痒,后来变成痛了,那就说明向坏的方向转换。

7、疲:气血不足,疲多从外在表现出来。

疲,也是病字旁里一个皮字。疲字的主义:懈怠,不起劲。皮在中医里是由肺主管的。而肺在中医里是管疏布血的,是相傅之官。疲多从外在表现出来,比如疲软等,是看得见和摸的着的。

8、乏:气血不足,乏多为身体内在的感觉。

乏字的主要意思是缺少和无能。缺少什么?当然是缺少气血。与疲不同,乏多为身体内在的感觉。比如我们可以说:“我今天很乏”,这是一种内心的感受,而不能说,“我今天很疲”。如果说我很疲乏,则是指身体由外到内都打不起精神来。疲和乏都与我们气血不足有关。解决的方法,需要综合调理了。这与我们前面说的各种表现相比,相对严重些。
总之,人体和各种不适症状,从汉字的构成上大体可略见一斑。基本都与病字旁相关联。而且多与寒、外伤造成的经络不通有关。所以,《黄帝内经》之所以强调经络,也就不言而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