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怜取眼前人|吾观世事

作者:李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出版多部散文、短篇小说、传记文学作品。)

现代人总爱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于是眼睛总望向远方,越远越好,远的都是好的,而眼前的世界、身边的人都面目可憎。所谓“远香近臭”。

最近读了一篇小说,故事情节不繁杂,甚至还显得有些单一。主人公小妮讲了她居住在棚户区时,每天上学,在大门口,那位看门的大伯,有时会给她弹掉衣领上的饭粒,有时会给她把凌乱的头发用粗大的手指捋一捋,有时会把她皱在一起的裤腿抻一抻。记忆最深的是有几次晚上放学回家,爸妈不在家,大伯就把在煤油炉上煮熟的饭菜给她盛上一碗,有一次炉子上热好的仅有的两个菜包子全给了小妮。

后来小妮家搬出了棚户区,到别的地方上了中学,后来考上了大学。一次同学聚会,聊到了最难忘的人和事,小妮一下子想到了在棚户区守大门的那位大伯。她内心对自己充满了责怪,我怎么这么多年都没想到去看看他老人家,我怎么连人家的姓名都没弄清呢?

周末,她买了水果和其他礼品,专门去了那个她曾经居住的地方,但这里已经旧貌变新颜,成了新开发的小区。几经打听,才弄清大伯姓张,他早已离开了这里,且去年已经离世。几经辗转,小妮来到了张大伯的墓地,摆上鲜花与水果,长跪不起,失声痛哭。

小妮不停在内心叩问自己,为什么不早些来看看张大伯,为什么会把一位陌路大伯对自己的宠爱,像岁月烟云随之挥洒而去呢?她深深自责,深深忏悔。

最后,她从内心流出的感叹是:人呐,无论光阴荏苒,无论身世沉浮,都应该记住身边人,记住身边事。

掩卷沉思,不由万千感慨,感触良多,如梭日月,带走了多少我们应该记住的人,带走了多少我们应该记住的事。所有这些,当我们在岁月淘洗之后,浮泛当年情景,已是时移境迁,追悔莫及。

遗忘,几乎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流行病。我们可以把责任推给生活节奏太快、生存压力太大、瞬间忆起即时忘等等,但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畅达还是阻滞,我们不能忘了,支撑整个社会构架和单个的人与整个社会连接的,还是那些不能忘却的身边人和身边事。

一句点拨,一段公道话,一缕关爱情,也许在人生道路上,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惊叹号,但人总在这些看似习以为常的一个一个连接点的激活中,成熟、成长、成人、成才。

几位好友在一起小聚,其中有一位讲了他隐匿心中多年的心路历程。他说自己年少时,由于家庭变故,成了无人管无人疼的“问题小孩”,他“破罐破摔”,打架闹事,游手好闲,邻居见了他,避而远之,要不就是在背后戳脊梁骨,“这孩子没救了”。只有隔壁的胡奶奶,一直把他当亲孙子看待。没饭吃,她给做;没地方睡,她腾铺。还从不责怪他,只唠叨一句:“孩子,你长大了咋办啦!”朋友说,也许就是这句话,唤醒了自己埋藏心底要做一个正常人的星星之火,正是星星之火的勃发爆燃,使他改掉了许多坏习惯,开始走上了正道。他外出务工,苦活脏活累活他都干,苦拼多年,总算没有辜负胡奶奶所说的那句话:“你长大了咋办。”如今,他也算事业有成,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当上了小老板。他说,无论自己是否有能力,哪怕只有一口饭吃,也要为胡奶奶养老送终。他经常回老家看望胡奶奶,生活费全由他负担。

假如说前面我所读的小说也许属于虚构,但我的朋友所讲到的,是真真切切的事,是真真切切的人。

北宋诗人晏殊有诗云:“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他以诗告诫后人,当你欣赏远处的旖旎景致时,还不如多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如果我们在这样一个飞速变异、容易遗忘的年代里,始终能保持一种定力,不忘身边人,不忘身边事,真正记住那些该记住的,忘掉那些该忘掉的,脚踏实地,人的身心也许会变得更健全,也许在更高层面上更富有,进入社会所期待的那种境地。

【编辑:张靖】

(0)

相关推荐

  • 奶奶和木薯

    奶奶和木薯 十一月过,故乡的木薯可以拔了,木薯种在坡地里,奶奶不干活,在家里带我们几姊妹,干些家务.拔木薯时,奶奶带着我们到木薯园里,摘些木薯叶柄,给我们几姊妹织花轿,木薯叶子的柄,圆圆的,红色的,手 ...

  • 父亲的老德州(小小说)

    文/蓝雪冰儿 从来不喝酒的父亲竟然买了两瓶酒,还背着母亲,偷偷得藏在了柜子里.这个秘密是我发现的.我本想不说,但是,中秋节的家宴上,叔叔问,喝什么酒的时候,我一不留神,顺嘴给溜出来了. 父亲有些手足无 ...

  • 文学看台398 | 王要彪的小舢板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小舢舨 ·王要彪 那条小舢舨从过去蹒跚而来,穿梭漂浮在南海边的一个港湾,遗留下岁月斑驳的痕迹和尘世的沧桑.爷爷从他父亲手中接过,撸了一辈子,临走时传给我大伯.说我大伯念 ...

  • 暖文: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追求很多,追求的越多,自己的安全感越得不到满足,越缺乏关爱,在社会集体里,相互不信任,生怕谁伤害我们,欺骗我们.仿佛我们活这一生,转眼之间岁月不饶人,父母白发,自己也长大 ...

  • 【童年记忆】第一次从义乌老家到金华

            八岁那年,第一次出远门.大伯带我,从义乌佛堂塔山下,到梦寐以求的金华.那时交通不便,下了很大决心.         老家走路出发,到义亭上火车.二十来里路,大伯背着一只,口子用绳子穿着 ...

  • 户口已经不在农村,还有老房子在,想要回去翻盖可以吗?

    农村有批人,早些年因各自不同的原因,把户口迁到城市中,现在在外赚到钱了,功成名就后,就想回老家把老房子重新修建一下,做为自己将来养老使用,或者空闲的时候,回农村老家度度假,感受一下田园生活. 那么如果 ...

  • 遥远的守护

    封面题词:林赤莹 遥远的守护[沈伟婷] "我爹已经走了五周年了啊!"身旁的爸爸在一边失落地说着. 再过两三天就是爷爷的忌日了,也是我们不再打交道的第五年.爸爸的话语,勾起了我的无限 ...

  • “童年故事”征文 || 武俊萍:治癣

    荡漾的幸福(王慧  摄) 人吃五谷得百病,我就莫名其妙得了癣. 癣长在腿上,五岁的时候只有指甲盖那么大,慢慢地,人长个子,癣长面积,两条腿就长满了.家里人着急了,我爷给我砍艾草熬药汤洗腿,我婆给我吃从 ...

  • 平凡的人生值得守望 | 吾观世事

    作者:李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出版多部散文.短篇小说.传记文学作品.) 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长河中,人总会给自己立些规矩,立些人生信条,乃至座右铭.自我赠言等等.或书于纸上,或存于案头.不形于 ...

  • 鸢尾花朝花夕逝,不如怜取眼前人 | 本草江湖第557期

    蔡 师:大家知道五步蛇伤的主要特征吗?以前详细讲过的. 归去来兮:溶血是吗? 葛建春:不能扩创排毒,混合毒加溶血? 尤阳春:血循毒,红疼肿胀为主:所有毒蛇咬伤,必须放血最有效,也可以烧,用一盒火柴放在 ...

  • 不如珍重当下事,不如怜取眼前人 | 谷雨「为你读诗」

    心怀浪漫宇宙,也珍惜人间日常|第2829期 ▾  点击收听  ▾ 为你读诗 & 瞬间MomentX 共同策划 ﹀ ﹀ ﹀ 晴日出门,乍见江南矮旧的老屋青瓦上一片轻阴,风一吹,影影绰绰,心里 一 ...

  • 本是一首伤感的词,却因一句“不如怜取眼前人”,成了世人的解药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 ◆ ◆ 内容来源 | 晏殊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越读晏殊,越觉得这人了不起,以前觉得他就会写点小清新的玩意儿,读起来很 ...

  • 【品读】秦关|不如怜取眼前人

    无论在国学典籍中领略古人的奇思妙想,还是在诗词歌赋里品味他们的豪气闲情,我们常常会因为一段话.几句诗甚至一个词而发出这样的感叹:古人真是把话说绝了!之所以如此,我想不外两个原因,一则是原文或人情世态刻 ...

  • 历尽沧桑观世事 雪染苍松

    历尽沧桑观世事 雪染苍松 画堂春    秋思 菊香飘洒蓼风骚,野林鸟遁天高.重霜横掃袭衰蒿,山裹黄袍. 靓女战寒衫少,衣单只恨风搔.念夫思海似浪滔,苦夜难熬. 画堂春     秋韵 晓云彤染水天昌,冷 ...

  • 【每日宋词】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第1027期)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北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注释 1.一向:一晌,片刻,一会儿. 2.年光:时光. 3 ...

  • 中华辞赋,吾观以复

    永州  王万荣 辞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体裁,开篇具宏丽典雅之风格.宏如高山流水,丽赛大家闺秀,典同国宝熊猫,雅比琴棋书画.其源于诗经,兴于楚辞,盛于汉魏,延至当今.赋无定式,全凭自 ...

  •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

    你会不会经常翻一个人的朋友圈,看他发的每一条动态,想象他那时候的心情. 他发好笑的内容,你会点赞.他发苦闷的内容,你会安慰. 你知道,给他点赞的人很多,评论的人也很多,他未必能从众多的头像中,一眼就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