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郁南清代的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隋、唐、宋以来,盛极一时。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了。
关于郁南清代的元宵节,康熙五十七年李玉鋐《西宁县志·卷之一·舆地》载:
元宵自初八九起,通衢每间十家或八九家高架一棚,各巷及乡村则从社前搭棚,尽张采悬花灯。或作烟楼、月殿、鳌山、银海之类,处处宴集,谓之庆灯。高歌管弦,或彻竟夜。又有演装各项故事及龙凤麟狮犀象之类,诣富厚家戏舞。又官衙前并富厚家或放烟火、花筒。至十四五晚益弛禁,纵民偕乐,男女游观塞道,十六晚止。
意思是说:
元宵活动从初八九开始,整条街道每隔十家或八九家搭一高高的棚子,各条小巷和乡村则在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前面搭棚,全部系上彩带悬挂花灯。花灯堆叠成高楼耸立在烟云中、月宫、传说中的巨鳌、白色的海洋等等的样子,称之为庆灯。每晚高歌奏乐,有时候彻夜不眠。也有表演各种故事和表演龙、凤、麟、狮、犀、象之类舞蹈的,也有到有钱人家去表演的。另外,官府衙门前面和有钱人家会放焰火、烧花炮。到十四五晚,更是取消宵禁,让老百姓欢乐个够,这两晚,男男女女游玩看灯,把道路都堵塞了,这种情况到十六就停止了。
康熙五十七年李玉鋐《西宁县志》关于元宵节的记载,让我们知道郁南清代的元宵节非常热烈:
一、正月初八九就开始进行准备工作了。
二、规模很大,从城里到乡村都搭棚结灯。
三、花灯的艺术性很强,堆叠成烟楼、月殿、鳌山、银海等。
四、充满歌声和乐器声。
五、有戏剧表演,还有龙、凤、麟、狮、犀、象之类舞蹈表演。
六、燃放烟火、花炮。
七、正月十四五两晚取消宵禁,可通宵达旦游玩。
相对来说,112年后的道光十年诸豫宗《西宁县志》,对元宵节的介绍没有这么详细和具体了。该志卷三《舆地(下)·风俗》说:
元夕张灯彩,戏游,饮春酒,为谜语悬中衢,曰“打灯谜”。或舞狮、象,饰童男女为故事。什百为群,春灯火球彻于通衢,妇女撷取园中生菜,曰采青。
意思是说:
元宵夜挂上灯笼,系上彩绸,玩游戏,饮酒,编写谜语悬挂在四通八达的大路,叫做“打灯谜”。有成年人表演舞狮,有15岁的儿童表演象舞(武舞),男孩、女孩化妆后表演历史故事。人们成群结队来观看,花灯挂满了宽敞平坦的道路。妇女们采摘菜园里的生菜,叫采青。
这里说的妇女“撷取园中生菜”,就是采青,是一种风俗。开始叫踩青,也叫踏青。妇女元宵节晚结伴出游,顺手从路过的菜地里偷摘几棵青菜回家煮吃。在平时,是不许的,但在正月十五为了表示对青年人的祝福,对此并不加以责怪,有的主人反而赠送甘蔗祝愿生活甜密长久。以后成为一种民风民俗一直延续下来。
嘉庆十七年(1812年)出生的本县人何其彬,写过一首《上元观灯志兴》,对清代中后期的元宵节情况描写得更为具体:
银花灯灿满城佳,不禁人游夜骋怀。
半里巷歌春载好,一轮蟾月镜光揩。
蹁跹象勺儿童舞,杂遝蔬园女妇偕。
睹此良宵宜寸惜,莫教眠早话同侪。
诗歌的大意是:
满城是火树银花,那灿烂的灯光,使夜景非常美好,这晚官府不再实行宵禁了,人们可尽情放开情怀,到处游玩。半里长的街巷成了灯会现场,歌声不断,让这个春天的节日更加美好。天上是明月如镜,而且好像被拭擦过一样,非常光洁。儿童们跳着文舞和武舞,姑娘和已婚妇女结伴来看灯会,在附近的菜园摘取生菜。我要告诉我的同伴,在这样美好的晚上,看着如此美丽的灯会,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寸光阴,不要早早就回家睡觉了。
诗歌告诉我们,清代中后期郁南的元宵灯会情况是这样的:取消宵禁,满城火树银花,花灯有半里之长,歌声悠扬,舞蹈蹁跹,人山人海……郁南清代县城这次灯会,主会场是设在附近有很多菜园和果园的一条街巷里,有半里之长。“银花灯灿满城佳”,应该就是指康熙五十七年李玉鋐《西宁县志》所说的:“整条街道每隔十家或八九家搭一高高的棚子,各条小巷和乡村则在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前面搭棚,全部系上彩带悬挂花灯。”
除了花灯,节目表演也是灯会的重要一项内容。何其彬诗中的“蹁跹象勺儿童舞”就是他所见到的元宵节表演节目。
象勺,指象舞和勺舞。《礼记.内则》说: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意思是说:
13岁,学习音乐、朗诵诗歌、学跳勺舞。到了15岁,学跳象舞和射箭和御马之术。
舞勺,是古代13岁儿童所学的一种文舞。舞象,是古代15岁以上成童所学的一种武舞。
什么是文舞、武舞呢?文舞手持龠翟而舞,又称龠翟舞。武舞手持干戚而舞,又称干戚舞。江苏盱眙东阳汉墓出土有汉代文舞画像砖,画像中二女童左手执龠,右手秉翟,我们可推知文舞的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