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四中往事:我的母校情愫(下)
【东平四中《母校情怀》征文精选】
我的母校情愫(下)
文/ 芦景申
【精彩看点】说起鹿老师,有一件事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吃不下饭,鹿老师知道后,自己花饭票让食堂炊事员师傅给我做了碗鸡蛋面条,让有病想家的我感动地直想掉眼泪……
那时尽管生活困难,物资短缺,但丝毫没有影响校园早已形成的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校风,严格的纪律铸造了四中精神。学校忠实执行“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合格学生当成神圣的使命,为此而拼搏而奋斗。
老师们个个恪守“教师身正为范”的格言,履行“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职责,全心全意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甘当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生命之烛。
东平四中可谓名师荟萃,群星灿烂。教师无论在师风、师德,还是学历、专业方面都堪称一流。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对老师逐渐由尊敬产生崇拜。回想起各位任课老师的讲课,那真是各有特点,各具风格,并且都有各自不同的经典语言和标志性动作。
记得初中时教我们语文的郭全礼老师,每次读课文都是声情并茂,循循善诱。
有一次教一篇古诗时,他首先微笑着抑扬顿挫地给我们朗诵,看着他的神态,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诗意里。然后他再给我们介绍诗的作者和历史背景,讲解词意,分析诗句,直到我们完全理解弄懂了诗的意义、主题思想以及作品的文学特点等等。
听郭老师每节语文课,我仿佛穿越了一次时空,达到了入境,入心,自我陶醉的状态。郭老师文学知识的渊博,讲课技巧的娴熟和对学生的诲人不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我们数学的鹿富生老师,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当时很年轻,但教课特认真。每次讲新知识,他都必须以简明透彻的语言把某个数学定理、原理或者概念讲清楚,再用例题进行验证和巩固,哪个学生有疑问,他都不厌其烦地讲解,直到同学完全懂了为止。
虽然是数学课,鹿老师有时讲的深入浅出,有时讲的很有趣味,因此我们都很愿意上数学课。
说起鹿老师,有一件事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吃不下饭,鹿老师知道后,自己花饭票让食堂炊事员师傅给我做了碗鸡蛋面条,让有病想家的我感动地直想掉眼泪。
班主任王允尚老师更是不用说了,他和蔼慈善,和我们学生朝夕相处,对我们关爱备至,感情自然就更深一些。
教音乐的李聚田老师,每一次音乐课都抱着崭新手风琴,拉着动听的音乐,神采飞扬地教我们唱歌,有时教些乐理知识,使我们不仅学会了一首首爱国歌曲,还学会了简单的识谱。每堂音乐课,我们都是在受到歌曲教育的同时享受着音乐的快乐。
物理老师刘忠志,在黑板上板书十几个零字都是一笔写成,有时不看也写的很准确,很漂亮,堪称一绝,引得很多同学课下模仿。
还有高中语文老师李德忠,身材魁梧,不但语文教的好,还有音乐特长,特别是他在学校文艺晚会上唱的那首“马儿啊你慢些走”歌曲,至今在我耳边回响。
五年的中学时光,老师们一张张慈祥的面容,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一幕幕关爱学生,言传身教的情景,都已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常常在我记忆的屏幕上显影。
在老师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自甘清贫、无私奉献、兢兢业业、诲人不倦的良好师德和精神品格,让我们由衷的爱戴和尊敬。
我高中时的班主任周启栋老师,教我们政治课,他为给儿子治小儿麻痹症弄的家庭很困难,但仍始终恪守教师本份,坚守工作岗位,倾情教书育人,经常带我们学工、学农,还和学生一同上台演节目。
前段时间听说周老师已经因病去世好多年了,我难过的流下了眼泪。他和我初中时的班主任王允尚老师,都是我至今非常崇拜的老师。
光阴如梭飞,日月催人老。离开四中已经四十九个年头,当年的青少年,现在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翁。
怀旧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往事如昨,历历在目,忆起母校,有难以割舍的情愫。
今年初春在母校聚会时,我把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创作的长篇小说《黄山情缘》和为别人撰写的长篇自自传体文学《与病魔同行》送给母校留念,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今天,母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东平县一块响当当的教学品牌。我作为原东平四中的一名学生,为现母校的发展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最后,我把今年四月在母校的聚会感怀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
依稀离别五十年,阳春聚会绮梦园。
风尘已过不自恨,岁月艰难心也甜。
斗转星移心未老,子孙绕膝情无限。
芦景申简介:大学毕业,曾留校当老师并担任班主任,后调入新汶矿业集团工作,先后任干事、副科级、科级、副处(县)级干部。已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岳秀》、《黄山情缘》两部长篇小说,在《山东文学》发表长篇报告文学“杏林明珠”,在《中国综合医学杂志》和《大众日报》等报刊发表多篇论文、通讯和评论等,为别人撰写并出版了《与病魔同行》、《思念》等四部长篇自传体文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