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除了孙权和刘备,还有瘟疫
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除了孙权和刘备,还有瘟疫
老羊铲史
1.
一 千 八 百 一 十 二 年前的208年,曹操带着从乌桓掠来了二十万骑兵,再加上他在中原的原有的部队号称八十万,南下进攻东吴的孙权,于是有了历史上最有名的赤壁之战。
关于赤壁之战的文字记载不多,但在仅有的资料中,都有一条:
打败曹操五十万大军的除了孙权和刘备联手外,还有瘟疫。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三国志》的作者对曹操的评价比较公允,“曹贼”都是后来的事。
本来,皇帝孱弱,曹丞相想统一全国,也无可厚非。在一定的角度看,曹操才是正统,刘备等人倒是捣乱的势力。
2.
最早预测曹操的部队在长江流域会染病的是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这都是后来人们演绎的事情,不过“天妒英才,”周瑜早逝,也实在是令人叹息。
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压境,先没有主意了的是孙权,于是召集手下的谋士们进行讨论。
其实,孙权也非常可能不是没有主意,他就是想看看大家的意见,关键时刻,都跳出来表现表现,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嘛,这是阳谋。
于是,张昭等人叭叭叭的说一通,说咱们投降最好。
这个时候,于是鲁肃劝孙权招回在鄱阳的周瑜。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的周瑜英姿勃发,他一来,立刻在舆论上扭转了乱哄哄的局面,他分析局势,指出:
今又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这是曹军还没有到来之前周瑜做出的判断。
曹军远途跋涉,疲惫不堪;天气寒冷,马没有草吃;北方人惯习陆战不擅水战,水土不服;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他还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孙权开始就主战,他就是要周瑜出面统一思想,打败那些投降派,这就是领导艺术。
于是就联合刘备和曹操开打。
3.
曹操最大的优点是输了也不服,也就是有屡败屡战的优点。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演绎出很多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戏剧,什么周瑜打黄盖、什么草船借箭、什么借东风、捉放曹等等。
其实,仗一打完,曹操就给孙权写信:船是我自己烧的。
《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三国志·郭嘉传》:“太祖(曹操)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所以说,打败曹操的根本就不是孙刘联军,而是“遇疾疫”,自己烧掉辎重,主动撤退。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说法,但所有的当事人都对曹军染上瘟疫这件事不回避。
《蜀书·先主传》: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征刘表,九月至新野后,“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至南郡(今湖北江陵),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蜀书·诸葛亮传》:“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吴书·吴主传》:“瑜(周瑜)、普(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疲,死者大半”;
《周瑜传》:“时曹公军众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军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赤壁之战,决定了三国割据。
如果没有瘟疫,可能就没有三国演义。
4.
多数人认为曹操军队染上的是血吸虫,但有专家认为不是。
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
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这个观点也有缺陷,曹操水军主要来自荆州水军,这些士兵对血吸虫的免疫力应跟孙刘联军应该差别不大,所以该是其他疫病。
到底是什么疾病呢?没有人说清楚。
包括当时的医圣张仲景。
因为当时张仲景在湖南做长沙太守,没有和曹操一起南征。
5.
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
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 一188 年)时的公元171 年、173 年、179 年、182年、185 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
曹操在征战之中,也对民生凋敝做了记录: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张仲景生于约公元150~154年,死于约公元215~219年。
他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一代医圣脱颖而出。
6.
曹操的部队遇到的这场瘟疫,持续了几十年。
执政者热衷于兼并土地,连年征战,最受苦的就是普通百姓。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天,北方发生疫病,当时为太子的曹丕给吴质的信中说:“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和刘桢一年去世。
排在建安七子第一的王粲描写当时的惨状:
七哀诗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不久,王粲也染病去世。
曹植《说疫气》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
曹植认为瘟疫产生的原因是阴阳失调、寒暑错时。也是张仲景所说的伤寒杂病。
第二年年四月,曹操在诏令中说﹔“去冬天降疫疠,民有凋伤,军兴于外,垦田损少,吾甚忧之。”
朝廷不断的征战,瘟疫不断,百姓之苦,已到了顶点。
7.
《中国人口史》在描写这一段时间的人口时说:
东汉三国期间人口的低谷为2224万——2361万之间,如果按东汉人口高峰的6000万计算,已经减少了60%。是中国历史上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几次灾祸之一。
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天灾和瘟疫横行,不顾人民死活,屡次发动征战,为自己的利益或削弱对方,不计后果。
有权就任性!牵带着那么多的百姓受罪,有意义吗?
唐代诗人贯休《过先主庙》
古庙积烟萝,威灵及物多。
因知曹孟德,争奈此公何。
树古雷痕剥,碑荒篆画讹。
今朝冥祷祝,只望息干戈。
赤壁之战的874年以后的七月,苏东坡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都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注:赤壁,在现在的湖北。
华燕检测感谢您关注 老羊铲史
验车到华燕 快捷又方便
地址:承德市开发区东西营(鸡冠山地质博物馆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