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3章


分句53章  阅读笔记: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介然有知,意思是倘若我稍微知道一点内容,我就想着我要去追大道,这样是很可怕的,这个怎么理解?我追求大道难道有错吗?当然不是。我理解这其实是一个”知与行“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我自己的理解有两点:

1、对于自己不甚熟悉的行业和领域,要有足够的尊重和敬畏,否则贸然进入,会吃亏。初入门时,新鲜感会带给我们一种不真实的亢奋,零起点的人是最容易开心和有满足感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一开始是什么都喜欢,后来就很多都不愿意坚持,就是因为这个“介然有知”。

一旦决定进入,认知和行动是要相互促进的,因为我们的所知太有限了,慢慢的,我们那点知不足以支撑我们走到更远。

成人不容易坚持,也是一样的道理,目标很高远,行动很迟缓。

因此,没有人是天生有持之以恒的韧性的,这个伴随行动的认知力是要随时更新升级的,这就是终身学习的成长性思维。

2、“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这句话也是老子说的,可以拿到这里来合并考虑。

中庸里有这样一句: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gu第三声,捕兽的网),擭(huo,四声,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结果经常是掉到陷阱里不知道,跟鸟兽也没有多少区别。

这句还有一种理解:我虽然知道了大道的原理,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容易走偏。

下面的句子就是进一步的现实描述。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这句话让我想起《论语》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孔子在感慨,走大道就好像你要走出屋子,走正门是最简单的,但偏偏有人要走偏门、甚至翻墙一样。

中庸里也说: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这句话引用杨照老师在中国原典通读计划里的内容:

核心意思,你要走大道,儒家的大道是入世的,走群众路线,人是人最大的修行,所以儒家的仁义礼都是人群关系,但老子的大道,是自然之道,是你不用机巧,少一些刻意,自然而然地发生,这个叫大道。

我们总想发生点什么,总想做点什么,总想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尤其当政者,一种自我赋予的责任感,以及一种历史的使命感,总是难以承受默默无名,总是难以接受自己被历史隐没,于是那个自然的伦常的大道就没有人走了,因为衍生出了很多眼花缭乱的形式,不同的政体,不同的经济模式,不同的教育理念,在这个世界上的不同角落里落地开花,好不热闹。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盗夸”,就是大盗,这段是批判统治者不顾民生,奢侈消费。

我想有些统治者是不爱看老子的,因为这样的文字,很容易让人有照镜子的感觉,被人这么赤裸裸地写出来,无处藏身,不是很好的一种体验。

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有这样的镜子存在,人性却并未改变许多,很多的场景一再重复,即使是君王,听了很多道理,也依旧无法保证自己的帝王之路是大道之路,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想,还是开头那句话,“介然有知”,知不等于智,听到不一定能做到,只有心听到了,才有可能转化为行动。

”学而时习之“,这个才是真正的终身学习,关于生命的学习。

写一点古文学习的方法论内容:

1、如何复习?

人到中年,记忆力日渐衰退,很多人都开始感慨自己是否会老年痴呆,我想,其实是提醒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学习。

比如,我们都清楚人是有记忆曲线的,但如何让记忆曲线不再是删除我们记忆的魔咒,而是为我所用,成为我学习的有效路径呢?

如何复习,这个是有讲究的,比如,我一直在复习论语,我没有采用再读一遍《论语新解》的方法,而是找了另外两本《论语》的注解版,一本是辜鸿铭的《论语》,中英文结合,他的注解非常少,优点在于有西方文明的视角,从他不多的注解文字里,依旧能体会到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又热爱带来的相信,又相信带来的进一步的热爱。

另一本是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李泽厚的这本书,特点有两个:一个是他用他的美学观点来注解了论语,其次,他让我在写自己的阅读笔记时,放下了对于一个问题一定要找出答案和准确解释的执着,在这本书里,他常常只是提出了疑问,的确如此,问题有时候比答案更有价值。

以此类推,《老子》的复习也遵循一样的思路,结合书法练习的需要,我的复习分为两项:

第一项:每天写两章赵孟頫的小楷道德经,一章是当日读的,一章是明日要读的,相当于预习。

第二项,找其他的注解版本,我最近在读的是王蒙的《老子十八讲》,非常有意思,需要提示的是,在没有读过原文之前,我轻易不去看其他人的衍生讲解,这个次第很重要,我一直坚持原典有着最多可挖掘的内容,自己亲自读一遍,哪怕读不懂,也比你直接去吞咽别人的东西要有价值,因此,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很多人都是放不下那个“不懂”,总想很快地“懂”,结果到最后还是“不懂”。

读了原文之后,可以放下对于注解版本的选择,任何人的注解,你都可以读,为什么呢?这就好像你已经有了一个看法,然后你要扩大你的交流圈,目的是交换和补充,是你的拿不走,别人的还是对你形成补充,启发。

2、老子是形而上的,更是形而下的。

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例,在读文本时,这些一、二、三、都容易被理解为是抽象的,但放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她们彼此形成的氛围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在摄影里,三角形构图最稳定,最丰富,古人为什么那么钟爱“三”?为什么到了三就可以有万物?比如,一个孩子的家庭,两个孩子的家庭,三个孩子的家庭,她们的情况有多么不同,再比如,一个人单身的时候,结婚以后,发生婚外情之后,这些就是形而下的。

再比如“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又到秋天了,你能否像孩子一样,一叶落而知秋?你是否能够随时跟孩子共喜乐而不觉无聊,不觉幼稚?你是否意识到过去这一两周的北京,正是牵牛花的季节?你可以看看,自己是只剩下了中年人的沉重、油腻,还是保留了一点孩子的欢喜和天真?

这些依然是形而下的,因为它们都是你生活的面貌。

(0)

相关推荐

  • 老子:道德经注解(全集)

    道德经注解 -太上道祖老子亲自注解 道德经注解(1-27) 道德经注解(28-54) 道德经注解(55-81) 道德经全文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29章 去甚 去奢 去泰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英文翻译: If anyone should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33章 自知自胜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He who knows other men is discerning (有眼力的,有洞察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36章 聪明不如微明

    将欲将于翕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 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以上内容都是在讲对立转化,事物因为有对立转化才有变化,体现为无常性,佛家的空性,在悲观时有希望,在得意时不忘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2章 本与末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阅读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4章 善建善抱者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5章 含德如赤子

    55章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肉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 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子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6章 “不言”与“玄同”

    56章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践.故为天下贵. 阅读笔记: 本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7章 老子的人本思想

    57章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这句有多解,有人认为"正&q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8章 光而不耀

    58章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殊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