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全民参保”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打通“全民参保”的“最后一公里"

谭浩俊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到了关键期、攻坚期,如果能够有效突破,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向效应将越来越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社会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也就打通了。

据媒体报道,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日前在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9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下一步将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特别是对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将实施精准扩面。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重点突破的一项工作,从国有企业到非国有企业,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从高收入群体到中低收入群体,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保扩面方面出台一项新的政策,将新的群体、新的血液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将社会保障精准覆盖到特殊贫困群体、新业态从业者群体,无疑是实现“全民参保”的“最后一公里”。一旦特殊困难群体和新业态从业者也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那么,“全民参保”也就真正覆盖全民、真正能够起到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作用。

按照“全民参保”的水平和要求来看,目前“全民参保”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一是较低标准的“全民参保”,亦即95%以上人口能够被某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所覆盖;一是较高标准的“全民参保”,也就是绝大部分人口被法定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所覆盖,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

而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全民医保已基本实现,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群也已超过了9亿,因此,较低标准的“全民参保”目标已经实现。而较高标准的“全民参保”,如果单纯用数据来衡量,也可以认为基本实现。但是,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显然还有一定差距。而最重要的差距,一是如何让特殊困难群体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群体也能够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特别是特殊困难群体的纳入,可能需要政府承担很大的责任;二是如何提高社会保障待遇,缩小社会保障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标准“全民参保”。

事实也是,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是造福全体人民的基本制度,对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作用巨大。如果不能将特殊困难群体、新业态从业人员这些最需要社会保障的人员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全民参保”就会留有缺憾。一定程度上,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参保”。尤其在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的情况下,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参保问题,更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才能实现全覆盖。

应当说,这些年来,在如何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譬如将2亿多农民工纳入到社保范围,就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连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也是大得人心的事。但是,要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参保”,还是有许多需要克服的难点的。从制度上讲,现行制度中还有许多阻碍和影响“全民参保”、尤其是特殊困难群体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的方面,特别是社会保缴费率过高,影响了企业参保的积极性,也间接地影响了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的效率;从管理来讲,由于社会保障没有实现全覆盖、全流动、全登记,因此,对流动性强的人员缴纳社保的吸引力不强,甚至企业也在配合这些人员不参加社保。很多在一个城市缴纳了社保基金的人员,到了另一个城市就容易出现断保现象。

也正因为如此,实现“全民参保”,不仅意义重大,任务也很艰巨。已经取得的经验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也可以学习。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结合实际,从制度、技术、管理、能力等方面提高水平,完善体系,健全机制,尽快把特殊困难群体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特别是登记工作,一定要作为一项最基础的工作抓好。我们不一定能够做到百分之百地参保,但对于最需要参保的人群,特别是特殊困难群体则要做到一个不落。

从总体上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到了关键期、攻坚期,如果能够有效突破,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向效应将越来越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社会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也就打通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没有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万万不行的。而高质量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就是覆盖全国、全民参与、待遇提高、水平提升。

谭浩俊【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