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游——汕头老街,无法抹去的岁月记忆
走前看攻略,大家一直推荐汕头老街,其中还提到了一个地名“小公园”。记得当时很奇怪,怎么会是这样的一个名字。那天问摩托车司机知道小公园吗,人家不打奔儿地说知道。看来这小公园远比陈慈黉知名得多。
到达汕头老街时,已经一点了,想找一家粥铺喝粥。毕竟到潮汕的目的之一是品尝美味的潮汕粥,虽说在潮州喝了一顿,可远没够。还听说真正的潮汕粥应该在汕头。可我一路打听过去,都是手打牛肉丸,根本就没有粥铺的影子,索性先找小公园。
小公园着实让我失望,就是一个小亭子,以至于我问了旁边的人好几句:“这里是小公园吗?”人家特别肯定地告诉我是的。后来得知,原来的小公园已经被毁,现在这里只是建了一个中山纪念亭。我有些后悔没有给小亭子拍张照片了,谁知道这么一个普通的小亭子,当年有那么辉煌的历史呢。
接下来我以小公园为中心,一条路挨着一条路地转。老房子破旧不堪,很多已经没有人居住了,但一层的商铺都有人租用,几乎都是卖鞋的商铺,只是春节期间开门营业的少。就这样转了两条街,心中有些小小的失落。在一家小巷中看到了吃饭的小铺,可惜人家只剩下一种叫无米粿的小吃了。这个无米粿外面圆圆的软软的红薯粉蒸成得像馒头一样的东西,店家用剪刀一剪,里面的陷儿露了出来,有肉、虾、香菇、笋,味道好极了。吃饱喝足打起精神接着逛。走入一条小巷,被一栋老建筑吸引,走过去一看,精美的花窗虽说已经破烂不堪,但石雕还在,并且每一个都不同,我有些唏嘘了。也因此把后面的重点放在了看细节上,真是惊喜不断。很快三个小时过去了,我觉得还没要逛够。但看到百度地图说,从这里坐公交到火车站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不敢逗留太晚。终于在下午四点半举着一根烤着的老玉米上了公交车。谁知也就半个小时到了火车站,我真后悔没有再多待一会儿。汕头老街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11、
13、
18、
19、
22、
23、
30、
31、
补充资料(来自网络):
汕头老街位于汕头市金平区西北方向,是以小公园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汕头老市区。包括有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两侧的旧街道“四永一升平”(永安街、永和街、永泰路、永平路和升平路),东部的旧“盐埕头”、还有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是汕头开埠的发祥地,见证了汕头那段百年商埠最为传奇的岁月,记录了曾经的繁华与骚动。随着汕头市中心的不断东移,而今的汕头老街已是繁华落尽,剩下的只有残亘断壁,满目疮痍,其中抹不去的,是每个汕头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本土情结与记忆。
谈起汕头老街,免不了就要说起小公园。乍听“小公园”一名,不少人会将其误认为其乃一座公园,实则不然。小公园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有假山、喷水池,树有“万国来朝”碑。1934年,由当地侨商出资在原处续建一座八角楼,红柱绿瓦,亭四周筑石椅,名为“中山纪念亭”,俗称小公园。几经岁月的洗礼世事的消磨,小公园也几番变样,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中山纪念亭遭到拆毁。1985年,汕头市政府决定在原址上重建假山、喷水池,植种椰子树、鱼尾葵等乔木和灌木,作为街心绿岛。1997年,“中山纪念亭”得以重建。
而今,她就如一名老者,安详地坐在那里,静看岁月的变迁,城市的兴衰荣辱。说起老街最为繁盛的时期,应数1933年至1937年那段略显遥远的年月里。随着1858年清政府与英签订《天津条约》,将汕头开通为通商口岸,汕头便脱离了潮州府的管辖独立成市,西方商品经济文明如新鲜空气般注入这片自古便有重商之风的土地,近现代的商品经济文明与潮汕大地的重商文化相互交融,进一步刺激了当地商品经济社会发展。深受海洋文化熏陶的汕头商人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以敢于拼搏、勤劳和聪明而在商业贸易中脱颖而出,汕头商贸往来日益兴盛,呈现出“商贾云集,楼船万国”的繁盛景象。直至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汕头取代了潮州成为广东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城市,经济贸易总量位居全国第七位。恩格斯也曾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这样写到:“汕头是中国惟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作为当时老街中心的小公园,洋行、商铺、影院、茶馆酒楼随处可见,夏日的夜晚,不少人都上街纳凉、听曲、喝茶,处处流光溢彩,歌舞喧嚣,好一片繁盛热闹。电影《红牡丹》也曾于小公园处取景,繁华的街道,涌动的人群,与香港的街景不相伯仲,几可乱真。
提起老街的发展与繁盛,就不得不说起南生公司。南生公司是当时汕头最大的百货公司。1932年,印尼侨商李柏恒斥资50万大洋创办南生大楼,建于小公园的西北侧,当时一二层经营苏广洋杂百货,三四层为中央酒楼,五六七层为中央旅社,是当时粤东最大的商业场所。整座采用中西结合的骑楼结构建造,带着浓郁西方建筑色彩的希腊爱奥尼柱头、结合岭南古典的花卉图案浮雕,错落有致的雕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大楼不仅外观夺目,楼内的设计一样令人惊叹,天花板的横梁雕刻着花卉等浅浮雕,地面采用彩色地砖铺贴而成,显得富丽堂皇,大气而典雅。大楼每晚灯火通明,灿烂夺目,每日进出的客人络绎不绝,生意盛极一时。
在汕头老街上,另一样深深印刻着历史痕迹的,便是那随处可见的骑楼。汕头的骑楼大都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近海发达的商业文化,让潮汕大地富于开放性,潮汕人形成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与气魄。随着汕头的开埠,文化的日益开放,不少在清末民国初年过番谋生的华侨衣锦还乡,纷纷回国投资建设。由于当时汕头的商业贸易往来繁盛,考虑到实用与适用的原则,历史上传统的骑楼商住结合的特点正好迎合了这种小商品经济的需要,华侨们便把海外的骑楼建筑风格带回家乡,同时融入中国古典审美风格,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中西合璧的骑楼。另一方面,汕头不少骑楼建筑都是并肩联立而建,形成连续的骑楼柱廊和沿街建筑立面,充分考虑到了汕头地处岭南的天气特点,体现了设计独特的人文关怀。
而今,汕头老市区已成为了汕头的贫民区。漫步于老街,随处可见破败的骑楼,精致的中西合璧样式、古旧的雕刻,似乎仍在诉说着她年轻时候的种种风流韵事……可惜一切已是今非昔比,破旧的老屋不少早已是人去楼空,坍塌的楼屋也是屡现不鲜,残破不堪的房屋外墙上,鲜红的拆字显得尤为惹眼,却也令人倍感唏嘘与落寞。中山纪念亭虽在,但小公园却已非昔日面貌。南生公司早已倒闭,百货大楼的一侧已被拆除一空。曾经盛极一时的商业往来已不见昨日的风光,尚在经营的铺面,经营的大都是档次不高的商品,生意寥寥,门可罗雀。
汕头的开埠造就了老街那辉煌的曾经。她身上印刻着经济开放和文化交融的辉煌;她经历过汕头沦陷、政权更迭的沧桑。今天,她在岁月的变迁中归于平凡,洗去了昔时的铅华,庇护了多少平民免遭风雨。但每个熟知汕头这座历经百年沧桑城市的人们心中,这处共同生息的老地方是再熟悉不过了的,留存着的美好记忆,一同经历过的风雨岁月,悲欢离合,点滴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