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提醒】临床如何应用柴胡? 中医讨论版 基层医生论坛
柴胡,又名北柴胡、南柴胡、软柴胡、醋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南柴胡)的根。
中医认为,柴胡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本品芳香疏泄,可升可散,善除半表半里之邪,退热效佳;又善条达肝气而解郁,且长于升清阳之气而举陷,故可治疗往来寒热,肝郁气结,脏器下垂。
《本草纲目》言其“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本经》言其“去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柴胡皂苷a、b、c、d四种及挥发油、柴胡醇、生物碱等,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解热、降温与镇咳作用。
本品性能升发,故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和解退热多生用,醋炒可增强其疏肝、止痛之效。
柴胡在临床中的应用
柴胡在临床上的应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表证发热,少阳证寒热往来:柴胡辛散苦泄,寒凉退热,且芳香质轻,可升可散,尤善解表邪而退热,故外感表症发热,无论风寒、风热,皆可选用。
柴胡既善退表热,又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每与黄芩配伍,以清半表半里之热。
2.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胀痛:柴胡辛散苦泄,性喜条达,善能疏泄,长于疏肝气,解肝郁,为治疗肝郁气滞的主要药物,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胀痛,临床上对于各种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胃炎、溃疡病、胆囊炎、胆石症、脂肪肝、高脂血症、胸膜炎、肺结核、外伤等疾病出现胁肋胀痛的,均可选用柴胡治疗。
3.用于风热头痛,善治少阳经头痛:柴胡辛散苦泄,微寒清热,且芳香质轻,可升可散,具有升散发泄之性,主入足少阳胆经,故善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头痛(痛在两头角或颞部)的引经药,尤以外感风热、少阳头痛最为适宜,对风寒感冒,头身疼痛者,也可配伍其它中药同用。
对于高血压、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也可随症选用。
4.肝郁气滞所致的月经病:柴胡辛散苦泄,寒凉清热,性喜条达,善能疏泄,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既为治疗肝郁气滞,胁肋疼痛之佳品,又为治疗肝郁气滞、月经失调、痛经的主药,临床上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的治疗。
柴胡的配伍应用
1.柴胡与升麻:柴胡、升麻二者皆能疏风散热升阳,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但柴胡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
又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证。升麻主升脾胃清阳之气,其升提(升阳举陷)之力较柴胡为强,并善于清热解毒,又常用于多种热毒病证。
2.柴胡与葛根:柴胡、葛根二者皆能发表升阳,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脏器脱垂。
葛根兼能透疹,可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柴胡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
又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证。
葛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而达到生津止渴、止泻之功,常用于热病烦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同时,葛根解肌退热,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项背强痛,无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均可使用。
3.柴胡与银柴胡:柴胡、银柴胡二者名称相似,都有和解退热作用。但银柴胡能清虚热,除疳热,尤善治疗阴虚发热、小儿疳热。柴胡能发表退热,善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往来寒热。
4.柴胡与香附:柴胡、香附二者均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之功。柴胡长于疏肝气,解肝郁,为治疗肝郁气滞之主药。香附善于疏肝气,调气血,为妇科调经之要药。二者临床常相须使用,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月经病,增强治疗效果。
5.柴胡与薄荷:柴胡、薄荷二者均有疏肝解郁之功,常配合使用,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胁肋胀痛、月经病等。
柴胡为治疗肝郁气滞,月经不调之主药,临床用之尤多。薄荷既能疏肝气,解肝郁,又具芳香发散之性,善治肝郁气滞而伴胸闷者。
6.柴胡与蔓荆子:柴胡、蔓荆子二者均有疏散风热之功,治疗风热上攻所致的耳鸣等症。柴胡能疏泄肝胆,引药直达病所,亦常用于肝经郁火及肝胆实火所致的耳鸣耳聋。蔓荆子功在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主治风热上攻所致的耳鸣。
7.柴胡与黄芩:柴胡、黄芩二者均有清热之功,治疗发热症。但柴胡和解退热,芳香疏泄,可升可散,善除半表半里之邪,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退热效佳。黄芩清热解毒,偏泻上焦肺火,肺热咳嗽者多用。
8.石膏与柴胡:石膏、柴胡二者均有退热之功,治疗里热病。石膏为清解之品,重在清肺胃实热,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实热汗出等多用。柴胡为和解之品,善除半表半里之邪,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等多用。
(村医之家 胡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