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道刘神仙18(筑基第一功:如何正确打坐?)

老爷爷:上回我们讲了筑基的条件,目的是“擒白虎,斩黄龙”,堵漏修补人体炁的耗损。如何堵漏修补呢?刘神仙说:打坐是入门第一功。

无明:儒释道三教都讲打坐。

老爷爷:是的。儒家打坐上古叫居坐,跽坐,跪坐。日本一直保留沿延至今,叫正座。

唐代以前是没有椅子的,古人都席地而坐(当然老百姓随处可坐,士大夫有蒲团,贵族有胡床),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端坐,目不斜视,也就是现在日本人的坐姿。

正坐

无霜:日本人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老爷爷:日本有几万遣唐使(留学生)就是来学习大唐礼仪文化的。唐代椅子出现后,儒家都以正襟危坐(坐半个屁股,以防下身久坐失血麻木),半闭目为静功。曾国藩得大儒唐鉴所授,终得大成。

道家叫打坐。

佛教为“坐禅”“禅定”。

刘师叔讲过一个王阳明对和尚坐禅的故事,有助于你们理解为什么打坐与坐禅。

无霜:好的。

老爷爷:王阳明在任巡抚南赣汀漳时,听说当地有一位和尚在一座庙里,静坐入定了三年。众人以为神僧,刚好王阳明也路过此地,于是进入寺庙看个究竟。

当他进入寺庙后,果然见有一位静坐的和尚,不视不听,于是他绕着和尚走了三圈,然后大喝一声,说道:“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

只听“啊”的一声,静坐三年的和尚睁开了眼睛,呆呆的望着王阳明。

于是王阳明和言悦色,轻声问他:“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答:“还有老母”

又问:“想念她吗?”

和尚没有回答,而是陷入沉思之中,良久,才答道:“身为人子,怎能不想念啊”

王阳明

王阳明见和尚仍在犹豫,就是摆手地向他说道:“去吧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

第二天一清早,和尚离开寺庙,回家照顾老母去了。

无明:王阳明为什么不让他坐禅修炼还要回去奉母呢?

老爷爷:古语“不参破,不入山,不开悟,不闭关”。王阳明跟和尚说的这几句话,本质上,就是教和尚要听从自己的内心的声音,红尘俗缘未了,是修不了禅,入不了定的。

更何况坐枯禅本身并不是“道”,就算是再枯坐十年、二十年,也不会真正的“得到”,如禅宗公案磨砖为镜了。

无霜:佛说我有八万四千法门,非打坐不可吗?

老爷爷:问的好。其实自古就有各种修炼方法,五花八门:有炼丹的,比如刘安;有练睡功的,比如陈抟;有采补的,比如孙思邈;有F中术的,比如嘉靖;有练气功的,有练剑练拳的……如同泰山登顶,径虽不同,但殊途同归,都能登上光明顶。

无霜:为什么三家都选择打坐呢?

老爷爷:经过几千年先贤大德们的身体力行和总结,打坐是最适合普罗大众的最简易行的方法。

不拘时节,不拘环境,不拘是否识字,也不寻机缘,凡夫俗子都可修炼。

2018年6月,泰国少年足球队野猪队在洞穴失踪十天。

25岁的教练带着12名十二三岁的队员进入洞穴“探险”,不想入洞后不久外面就下起了暴雨。洪水灌入溶洞,上涨的水位淹没了起伏曲折的道路,他们被困洞中,出不来了。

十天后找到他们时,没有食物,没有食用水,连空气都很稀薄,但教练和孩子们冥想打坐,安全健康地坚持到救援。

无霜:我知道这件事,全球都作了报道。

老爷爷:因为在黑暗寒冰的洞穴中,打坐冥想,让身体的炁聚集而不外散,既减少身体能量的损耗,也能精神内守,不焦虑妄想。

吕洞宾所讲的“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话虽浅显,实则深奥莫明。

无明:这句话的解释成千上万,没有统一的标准,到底如何理解呢?

吕祖

老爷爷:这三句话实际是讲述生命的三个不同历程。

顺则凡。指顺应生命自然的演变就是普通凡人。

逆则仙。扼制生命的顺演,逆转过来返老还童,则为仙人。

只在中间颠倒颠。就是修炼的过程,在顺与逆之间拉锯,在凡与仙之间徘徊,在死亡与长生中争夺。

无明:原来如此,真是振聋发聩啊!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