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见月明,这些趣味民俗了解一下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笔者带大家提前了解一下这个充满温馨的“团圆节”。中秋节又称月亮节、祭月,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回到正题,中秋节都有哪些有趣的民俗活动呢?

举办祭湖仪式

在我国的山东微山湖地区,人们会在中秋节举行隆重的祭湖仪式,祭祀的对象是湖神,俗称大王、湖大王、将军等。祭品为鲜鱼、活鸡、整猪、整羊,猪要黑色,羊要白色,不许有杂毛,俗称为“乌猪白羊”,鞭炮以头数多为佳。祭时,将供品摆满船头,鞭炮加彩绸挂在大船桅杆上。点燃纸箔、鞭炮后,众人长幼为序,向船跪拜,磕头祷告,求大王、赶鱼将军保佑丰收。祭毕,人们在大船舱内分食供品。

放花灯

在中秋节这天,在农历的八月十五,在这一天很多地方有在河边放花灯的习俗,不仅放花灯,在街上还挂着各式各样的灯,这些灯都是点燃的,人们借助这些花灯和点燃的灯表达了对家庭和睦、家人团圆的向往,以前还有情侣借花灯来表达相互之间的爱慕之情,所以中秋节有燃灯助月色的习俗。

中秋吃月饼

老话讲,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可谓历史悠久,“月饼”这个词早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把月饼和中秋挂上钩的是在明代的文献《酌中志》里的记载: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在北京,在当时如前门正明斋,东四牌楼芙容斋,地安门外桂英斋都是做月饼非常出名的老字号。月饼除了寓意家人团圆,也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总之,月饼是由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慢慢变成吃月饼团员的寓意,从这种转变形式也能看出中秋节发展的脉络。

中秋抛帕招亲

中秋在古代除了团圆以外,也是追求爱情的节日。我们从一些地区留下的民俗就可以看出。比如在我国福建一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在中秋当天,会在一些宽阔的地方搭建一个台子,布景成像月宫一样,未出嫁的姑娘会扮成嫦娥,将绣着不同颜色的手帕从台上丢下去,如有台下的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台上“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

中秋观潮

中秋观潮的民俗历史很久远,在汉代的《七发》赋中已有记载。汉代以后,中秋观潮的风气更盛。比如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观潮记载就是证明。钱塘观潮是我国目前中秋节最具特色的观光据点。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景象蔚为壮观。文末祝大家中秋节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团圆!

编/袁立聪 审/姚涵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