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够700万,35岁就辞职:当代年轻人的“退休自由”
文/陈玉琪在参加工作的第十年,35岁的Joanna在去年退休了。彼时,她已经攒下了700万元的个人资产,外加在北京、大连各有1套房产,每年超过10%的理财收益,让她拥有了旁人羡慕不已的财务自由。她没有意识到,自己成为了“FIRE运动”的一员。退休之后,她偶然接触到这个概念,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吗?“FIRE”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的缩写,即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它的基本逻辑是:降低物欲,过极简的生活,当你攒够一年生活费的25倍后,你可以提前10年、20年甚至更早就退休,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之后靠着对资产的合理配置,只要保证每年至少4%的年化利率,被动收入就能覆盖日常支出。实现FIRE,一边靠“赚”,另一边靠“省”。今年“双十一”,阿莱什么都没有买。他践行FIRE理念快两年了。除了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买书是他最大的开销。他还在自己的公众号里记账,在他的FIRE周记里,冲动消费的主要来源是购买零食。FIRE理念在欧美收获了一大批拥趸。在中国,探索FIRE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
创建于今年4月的“FIRE生活”小组已经吸引了超过17000名“生活家”起点:远离9961992年,作家Vicki Robin在畅销书《富足人生:要钱还是要命(Your Money or Your Life)》中,第一次提出了FIRE的概念。
逃离劳心劳力的工作,通常是FIRE生活的起点。“工作实在太累了,累得我都要吐血了。”10年来,Joanna的每一份工作都很相似,工作内容都是内部培训、校企合作。“我在退休之前的工作状态可以用‘脚打后脑勺’来形容,睡觉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工作。”除了主业,她还开展了不少副业,包括葡萄酒、古董钟表业务等,“副业是我的主要收入来源”。碰上春节、中秋节等节假日,Joanna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平时还要经常拜访客户,跟客户喝酒,“拍客户的马屁”。“我觉得我可能没有那么幸运(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一直以来我工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会热爱工作,能从工作中获得快感和成就感,我只有在拿到钱的时候才有成就感。”Joanna说。今年是兔子自由职业的第九个年头。同样是因为没日没夜的加班,她在2012年离开了时尚杂志。当时,兔子在北京住在西二环,而公司要从东四环搬到更远的东五环,长距离通勤让她下定决心辞职,成为一名自由广告修图师,过上了“半FIRE”的生活。因为仍然从事广告行业,兔子还是有需要赶工期的时候,但自由职业以后,需要她熬夜的时候已经不多了。对于工期特别近、给的钱又少的工作,她几乎都不接了。“年纪大了熬不动了,熬一天要三天都缓不过来,没有必要这么毁自己。”2015年,中国适度劳动协会会长杨河清的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仅有27%的人是正常的工作时长,即每周工作40小时及以下,其他均是负荷过重,有接近20%的受访者每周工作60个小时及以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适度劳动研究分会理事、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讲师刘贝妮表示,目前我国超时工作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我们国家是赶超型大国,面对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殆尽的局面,我们不得不通过一定程度延长工作时间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空间。”于是,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FIRE一族选择主动跳出过劳生态。
选择自由职业以后,兔子有更多的时间钻研厨艺(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通往FIRE之路:极简、理财与对抗风险刘贝妮认为,消费主义和过劳可能存在着隐性的“双向循环”关系。消费主义具有典型的高消费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经济压力,促使个体通过过度劳动获取额外收入,而优质商品堆砌和高品质生活享受能缓解过劳造成的疲惫感与闲暇时间的损失。简而言之,就是越累越想花钱,越花钱越得赚钱。因此,拒绝被消费主义裹挟,崇尚极简生活,是FIRE理念的一大核心。“攒够多少钱才能FIRE?”这个问题在豆瓣小组的讨论里反复出现。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衍生出了不同的FIRE派别:“肥FIRE”指的是维持原有生活水准,只在一定程度上克制消费,“瘦FIRE”则要砍掉一切不必要的支出,崇尚极度节俭。拥有700万元资产的Joanna属于前者。她在FIRE之后并没有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只是省下了过去大量用于社交需求的开销。“之前我觉得我必须要跟身边的朋友一样,大家达到这个水平,我也不能掉队。”而还在FIRE路上的兔子更像是“瘦FIRE”的践行者,她的目标退休金额是300万元。在时尚行业工作,每天看到的都是最新、最时尚的服饰、化妆品,这让她对消费主义更加清醒:“说白了我们就是给其他人洗脑的那一拨人。”对现在的她来说,一件商品的功能性远比美观更重要。她会通过信用卡、航空公司积分、商场会员礼等方式兑换免费的日常用品,家里喝咖啡的法压壶、烤箱也是通过二手渠道购买的。“我现在更向往的是怎样可以不花钱,但生活的标准并不会下降。”
兔子通过各种免费兑换活动得来的生活用品(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计划攒够500万元、在40岁退休的小露,目前进度条已经走了一半。对抗消费主义陷阱,她也有自己的一套。每花一笔钱,她会计算一下自己要工作多少小时才能换来这样东西。“和1000块钱的包相比,1万块钱的包不一定能带来10倍的快乐,甚至1倍的快乐都没有。”实现FIRE,既靠省钱,也靠赚钱。节流以外,如何做好理财,让被动收入覆盖生活支出,也是FIRE一族的永恒命题。本身就从事金融行业的张桓,自己给退休以后的家庭必要支出项目设计了基金组合,大到教育、医疗、旅行、换车,小到换相机、换电脑、换各种电器,计划金额每年都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5%,以跟上物价。
张桓设计的基金组合(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张桓爱好特别多,不过每一种爱好都是浅尝辄止,绝不入坑。对于实在无法放弃的爱好,比如摄影,“那我就用基金来解决,自己定好多少年换一次装备,然后每个月坚持定投”。“FIRE生活,在国内真的能实现吗”“跑不赢通胀”“教育、医疗开支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不可控”……尽管国内对FIRE理念的质疑声音不断,但在FIRE族眼中,只要想得够多,这些都不是事儿。Joanna同意,国外的FIRE理念所提到的“攒够一年生活费的25倍”与“每年至少4%的年化利率”在中国是不够用的。无论是Joanna、小露还是阿莱、张桓,都从很早就开始学习理财知识,他们的理财年化利率都在10%以上。“如果你的收益只有4%,你才需要考虑(能不能跑赢通胀)这个问题。”Joanna说。提前部署医疗和养老,也是FIRE族的共识。Joanna把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分为四个方面:重大疾病的医疗开支、意外导致的伤残开支、金融账户及不动产的意外损失、晚年生活所需要的照料和陪伴。或购买保险,或购买稳健型理财产品,她都想好了应对策略。退休不是目的,自由才是从“社畜”“打工人”等职场自嘲话语流行,到“糊弄学”等职场“摸鱼”方法论兴起,再到迈出提前退休一大步的FIRE一族,职场人在以各种方式积极摸索当下工作困境的出路。刘贝妮认为,在社会阶层晋升天花板下降、阶层固化加剧的背景下,年轻人的职场心态与就业模式都在发生改变,传统的就业模式已经不再是年轻人唯一的职业选择。“年轻人可能做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喜爱的,因此,他们想通过FIRE这样的方式实现财务自由后,做自己真正爱做的事情。”刘贝妮认为,当代年轻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我感受,追求以自己选择的、喜欢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更强调和追求工作-生活的平衡。“赚钱不再是唯一的目标,追求独立的个性和保持较高的生活品质成为了他们就业的风向标。”刘贝妮说。FIRE族不赞成单纯为了逃避工作而选择FIRE。“践行fire之前,最需要想清楚的是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你有没有那个勇气和毅力选择另外一种生活。”阿莱认为,FIRE是一种生活方式,“实现早日退休并不是目的,目的是把精力和时间花在美好的事物上。”财务规划固然重要,但心理准备与生活规划同样不可或缺。这其实不是Joanna第一次尝试不上班。2017年她就尝试过,但因为生活太不自律放弃了。“每天睡到自然醒,起床的时间越来越晚,与此同时睡得也越来越晚,天亮后才睡觉是经常的事。”于是,Joanna给自己重新开启的退休生活立下一条规矩:早上能起床,晚上能睡觉。但她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退休之后,Joanna突然陷入了一种“无价值感”。白天,学习成了Joanna的主业。她开始研究“无用之学”,“喜欢什么就研究点什么”,另一方面,她也开始为未来前往各国旅居的计划做准备。在半年的时间里,她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课程。
Joanna在不断发展新爱好(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但除了坚持学习、运动、研究美食以外,Joanna暂时没有找到更好的对抗无价值感的办法。“我不知道一种理想的不上班的生活应该被什么所填满,生活的价值感应该从哪儿而来。”她反思,由于过去习惯了用创造经济价值的多少来衡量人生意义,如果不对价值的判断标准进行调整,那退休生活必然面临这种“无价值感”。这也是豆瓣小组里反复出现的讨论:实现FIRE之后,生活的意义在哪里?怎样获得成就感与社会尊重?Joanna认为,FIRE理念应该是鼓励人们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回避现实压力、逃避挫折。“我也承认我讨厌工作,但关键是在推翻的同时,我们在建设什么?”“不管退休还是不退休,都应该积极地生活。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主业,就努力开展副业,喜欢钱就努力赚钱,喜欢姑娘就努力追姑娘。”Joanna说。(应受访者要求,Joanna、兔子、小露、阿莱、张桓为化名)(编辑:黄玉璐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