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原文 译文(十四)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祭统

【原文】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①,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注释】

①五经:指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礼。

【翻译】

在管理百姓的种种方法之中,没有比礼节更重要的了。礼有吉、凶、宾、军、嘉五种,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祭礼。祭礼,并不是外界有什么东西强迫你这么做,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觉行动。春夏秋冬,时序推移,人们感物伤时,触景生情,不由地就会想起死去的亲人,这种感情的表达就是祭之以礼。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完全理解祭礼的意义。

【原文】

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上则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亲。如此之谓备。唯贤者能备,能备然后能祭。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明荐之而已矣,不求其为。此孝子之心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翻译】

贤者的祭祀,一定会得到鬼神所赐的福,但这个福,不是世俗所说的福。贤者的福,是备的意思。而备字怎讲呢?是一切事情都顺着理办的意思。无所不顺,这就叫备。其意思是说,对自己,按着良知行事;对外界,按着道理行事。忠臣服侍君王,孝子服侍双亲,其忠其孝都来源于一个顺字。对上则顺着神灵,对外则顺着君长,对内则顺着双亲,这样做了才叫作备。只有贤者才能做到备,能做到备才能必然得到鬼神赐福的祭。所以贤者的祭祀,不过是竭尽自己的诚信与忠敬,奉献祭品,行其典礼,和之以音乐,稽之以季节,洁净地荐献而已,并不存心要神保佑赐福。这才是孝子举行祭祀时的心情。孝子的祭祀,是用来完成对父母生前应尽而未尽的供养和孝道,所谓孝,就是这种供养和孝道的积蓄。将顺字贯穿于父母的身前和身后,这才叫作孝的积蓄。所以孝子服侍父母不外乎三件事:头一件是生前好好供养,第二件是身后依礼服丧,第三件是服丧期满要按时祭祀。在供养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做儿子的是否孝顺,在服丧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是否哀伤,在祭祀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是否虔敬和按时。这三件事都做得很好,才配称作孝子的行为。

【原文】

及时将祭,君子乃齐。齐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也。是故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齐。不齐则于物无防也,嗜欲无止也。及其将齐也,防其邪物,讫①其嗜欲,耳不听乐。故记曰:“齐者不乐”,言不敢散其志也。心不苟虑,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必依于礼。是故君子之器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日以齐之。定之之谓齐。齐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是故先期旬有一日,宫宰宿②夫人,夫人亦散齐七日,致齐三日。君致齐于外,夫人致齐于内,然后会于大庙。君纯冕立于阼,夫人副袆立于东房。君执圭瓒祼尸,大宗执璋瓒亚祼。及迎牲,君执纼,卿大夫从,士执刍。宗妇执盎从,夫人荐涚水。君执鸾刀羞哜(jì)③,夫人荐豆,此之谓夫妇亲之。

【注释】

①讫:防止。

②宿:通“肃”,郑重告诫之意。

③羞哜(jì):用牙齿啃一点尝尝。

【翻译】

到了将要举行祭祀的时候,君子就要斋戒。斋戒也可以说是整齐的意思,就是把身上和心里不整齐的东西整理一下以求达到整齐。所以君子不是从事于祭祀,在不需要恭敬的场合,就不斋戒。不斋戒就做事没有禁忌,嗜欲也没有限制。但到了要斋戒的时候,禁忌之事就不能做,嗜欲也要加以限制,耳不听音乐。所以古书上说:“斋戒的人不举乐。”就是说斋戒的时候不敢分散心思。心无杂念,所思所想必然合乎正道;手足不乱动,抬手动脚必然合乎规矩。所以君子的斋戒,其目的就在于达到身心的纯洁。为此,先散斋七天收敛一下心志,然后再致斋三天加以整理。把心志收敛住了就叫作斋戒。斋戒是高度的身心纯洁,然后才可以和神明打交道。所以,在祭祀前十一天,宫宰要郑重地告诫夫人,于是夫人开始斋戒,先散斋七天,接着再致斋三天。君王在国君的正寝致齐,夫人在夫人的正寝致齐,到祭祀那天才会合于太庙。君王身着礼服头戴礼帽站在阼阶,夫人头戴首饰身穿礼服站在东房。君王手执圭瓒在尸前行裸礼,大宗伯手执璋錾在尸前再行裸礼。到了迎牲入庙时,君王亲自牵着牛鼻绳,大夫紧跟在牲后,紧抱着禾秆。宗妇捧着盎齐随在夫人身后,献上涚水。君王亲执鸾刀切取牲肺献给尸品尝,夫人则献上馈食之豆。这就叫作夫妇一道亲自主持祭祀。

【原文】

及入舞,君执干戚就舞位,君为东上,冕而总干,率其群臣,以乐皇尸。是故天子之祭也,与天下乐之;诸侯之祭也,与竟内乐之。冕而总干,率其群臣,以乐皇尸,此与竟内乐之之义也。

【翻译】

祭祀进行到乐舞这一项目时,君王手执干戚站到舞位上,君王站在靠东边的上位,头戴礼帽,手执盾牌,率其群臣起舞,以博得皇尸的欢心。因此,天子的祭祀,是与天下臣民同乐;诸侯的祭祀,是与境内臣民同乐的。诸侯头戴礼帽,手执盾牌,率其群臣起舞,以博得皇尸的欢心,这便是与境内臣民同乐的表现。

【原文】

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于祼,声莫重于升歌,舞莫重于《武宿夜》,此周道也。凡三道者,所以假于外而以增君子之志也,故与志进退;志轻则亦轻,志重则亦重。轻其志而求外之重也,虽圣人弗能得也。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自尽也,所以明重也。道之以礼,以奉三重,而荐诸皇尸,此圣人之道也。

【翻译】

在祭祀过程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在奉献祭品活动中,没有比礼更重要的了;在歌唱演奏活动中,没有比登堂歌唱《清庙》更重要的了;在舞蹈活动中,没有比《武宿夜》之舞更重要的了。这是周代的规矩。这三个最重要的节目,都是用来借助于外部的动作以增强君子虔诚的内心。所以二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内心轻忽则外部动作也不带劲,内心端庄则外部动作也随之端庄。内心轻忽而希望达到外部动作的端庄,即使是圣人也做不到。所以君子的祭祀,一定要自己竭尽诚心,这样才能使外部动作也端庄起来。遵循礼仪的要求,把三个最重要的节目做好而博得皇帝的欢心,这才是圣人的祭祀之道。

【原文】

夫祭有馂(jùn)①。馂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是故古之人有言曰:“善终者如始。”馂其是已。是故古之君子曰:“尸亦馂鬼神之余也,惠术也,可以观政矣。”是故尸谡,君与卿四人馂。君起,大夫六人馂;臣馂君之余也。大夫起,士八人馂;贱馂贵之余也。士起,各执其具以出,陈于堂下,百官②进,彻之,下馂上之余也。凡馂之道,每变以众,所以别贵贱之等,而兴施惠之象也。是故以四簋黍见其修于庙中也。庙中者,井内之象也。祭者,泽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后耳。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民夫人待于下流,知惠之必将至也,由馂见之矣。故曰:“可以观政矣。”

【注释】

①馂(jùn):吃剩余的食物。这里指祭祀结束后大家分享神灵用过的祭品。

②百官:指祭祀时各种当差的人。

【翻译】

祭礼中有馂这回事。虽然馂是祭祀末尾的事,但也不可不了解其意义。所以古人这样说过:“好的结束要像好的开始一样,馂这件事大概是最能说明这一点了。”所以古代的君子说:“尸虽然尊贵,但他也吃神灵吃剩的东西。馂也是一种施惠之道,从中可以观察出政治意义来。”所以尸食毕起身离席,就由君王和卿四人吃尸剩下的祭品;君王吃罢起身,就由大夫六人吃君王吃剩的祭品,这叫作臣吃君之剩余;大夫吃罢起身,就由士八人吃剩下的,这叫作贱者吃贵者剩下的;士吃罢起身,各人端着盛有剩余祭品的食具出来,陈列在堂下,由各种当差的吃剩下的,吃毕撤掉,这叫作底下人吃在上位者之剩余。综观馂的全过程,每变一次馂的人数就随之增多,这是要表明人有贵贱之分,而施惠的对象却越来越多。所以用四盘祭品就可以表现出恩惠遍施于庙中。而庙中,乃是整个国境内的缩影。祭礼中的馂,是一种大的恩泽。所以上面有大的恩泽,就一定要惠及下面,只不过上面的先得到而下面的后得到而已,并不是把上面的都撑死而把下面的都饿死。所以上面有大的恩泽,民众就会都在下面等待,相信恩泽也必定会落到他们头上。这一切都是从馂这件事上反映出来的,所以说:“可以从中观察出政治意义来。”

【原文】

夫祭之为物大矣,其兴物备矣。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与?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是故明君在上,则诸臣服从;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端其义,而教生焉。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以不安于上,则不以使下;所恶于下,则不以事上;非诸人,行诸己,非教之道也。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

【翻译】

祭祀作为一件事情可以说是够大的了,祭祀时荐献的供品够完备了。孝顺的心再加上完备的祭品,这大概也就是教化的根本吧!所以君子的施行教化,在社会上就教育人们尊敬君长,在家庭里就教育他们孝顺双亲。所以至明的君主在上,则大小臣工服从;尊敬地祭祀宗庙社稷,则子孙孝顺。竭尽祭祀之礼,端正祭祀之义,这就需要教化了。所以君子服侍君王,一定要身体力行。自己感到上面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就不要再让下面这样去做;自己厌恶下面的某些做法,就不要再这样去应付了。不让人家去做,而自己却明知故犯,这不是教育的方法。所以君子的施行教化,一定要从根本抓起,提纲絷领,这样的办法大概非祭祀莫属吧!这就无怪乎人们说:祭祀是教化的根本。

【原文】

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恶焉,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孝子孝孙之心也。唯贤者能之。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顺也。明示后世,教也。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故君子之观于铭也,既美其所称,又美其所为。为之者,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知足以利之,可谓贤矣。贤而勿伐,可谓恭矣。

【翻译】

作为祭器的鼎,其上经常铸有铭文。所谓铭文,就是首先称扬先祖之功德而后再附己名于其下,自己附名于下以称扬先祖的美德,并使之明显地传于后世。那作为先祖的人,没有一个没有优点,也没有一个没有缺点。而铭文的要求,是只赞美其优点而掩盖其缺点。这种孝子孝孙的用心,只有贤者才能办到。制作铭文,就是要论述自己先祖的美德、功业、勋劳、受到的褒奖和荣誉,公布于天下,而斟酌其要点而刻之于祭器,同时附上自己的名字,用来祭祀其先祖。赞扬先祖,表示自己的孝敬;自己附名其下,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明示后世,表示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由此看来,制作铭文真是一举三得的事。所以君子在观看铭文时,既赞美铭文中称道的祖先美德,又赞美铭文制作这件事本身。制作铭文的人,其明察足以看到祖宗的美德,其仁爱足以使他能果断地决定此事,其智慧足以使他和他的子孙从这件事上得到好处,真可以说是聪明透顶了。聪明透顶而又不自夸,真可以算是谦恭了。

【原文】

昔者,周公旦有勋劳于天下。周公既没,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外祭,则郊社是也;内祭,则大尝禘是也。夫大尝禘,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①,以舞《大夏》;此天子之乐也。康周公,故以赐鲁也。子孙纂之,至于今不废,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国也。

【注释】

①八佾:古时乐舞的行列。八人为一列,八佾则八八六十四人。按礼,天子八佾,诸侯只能六佾。

【翻译】

从前周公为周代天下的巩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周公去世以后,周成王,周康王追念周公的不朽功勋,而打算在诸侯之中格外尊重鲁国,所以特赐鲁国可以提高其祭祀规格,具体地说,就是在郊外可以祭天,在太庙里可以以禘祭周公。以禘礼祭周公时,乐工登堂所唱的《清庙》,管乐队在堂下演奏的《象》,舞者手执红色盾牌和玉做的斧钺所跳的《大武》之舞,还有由八列舞队所跳的《大夏》之舞,这些统统都是天子才能使用的乐舞。为了褒奖周公,所以把这一套天子乐舞赐给了鲁国。周公的子孙继承了这一套东西,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就是为了颂扬周公之德,同时又提高了鲁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

(0)

相关推荐

  • 《孟子》研读第11讲:公孙丑(下)解读2

    <孟子>研读第11讲:公孙丑(下)解读2 教学内容:公孙丑(下)第八至十四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孟子对讨伐应以民众的利害.爱憎为权衡,君子对待错误的 ...

  • 《易经》白话读卦-46《升卦》

    <易经>白话读卦-46<升卦> (<易经>解析人生64种状态事理之46) 第四十六卦   升卦   地风升卦 本卦的卦象是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巽为风,又象征高大树木 ...

  • 《易经》导读(四十三)——第20卦《观》卦(上)

    观卦第二十:坤下巽上(风地观) [原文] 观:(guàn)盥而不荐,有孚(yóng)顒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 ...

  • 《易经》导读(九十三)——第45卦《(cuì)萃》卦(上)

    (cuì)萃卦第四十五:坤下兑上(泽地萃) [原文] (cuì)萃:亨.王(gé)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彖>曰:(cuì)萃,聚也:顺以(yuè)说,刚中而应 ...

  • 《学而》草稿

    <论语>--学而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本篇共16章,主讲修德.为学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正如朱子的理解: ...

  • 《墨子》原文 译文(四)

    墨子名翟,鲁国人.生卒年具体不详.但从历史文献来看,我们可以断定,墨家的产生当在儒家之后.<墨子>在先秦哲理散文中以质朴无文著称,这一特点极为显著.<墨子>一书,据<汉书 ...

  • 《尚书》原文 译文(四)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先秦文献资料. 西伯戡黎 [原文] 西伯既勘黎,祖伊恐 ...

  • 《庄子》原文 译文(四)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 ...

  • 《荀子》原文 译文(四)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荀子成就人文同类之道,包括:天与人的关系.性善与性恶的关系.心与道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圣王之道.为学之道.政制之道.富国之道.君臣之道.强国之道.礼 ...

  • 《韩非子》原文 译文(四)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 ...

  • 《智囊全集》原文 译文(四)

    <智囊全集(全译珍藏本)>共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是十邵从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集,辑录了一千多则小故事,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智术计 ...

  • 《墨子》原文 译文(十四)

    墨子名翟,鲁国人.生卒年具体不详.但从历史文献来看,我们可以断定,墨家的产生当在儒家之后.<墨子>在先秦哲理散文中以质朴无文著称,这一特点极为显著.<墨子>一书,据<汉书 ...

  • 传统经典:珍藏版二十四孝原文及译文

    传统经典:二十四孝故事 题记: 元代人郭居敬编撰<二十四孝>概述了我国古代二十四位著名孝子的孝行故事.情节生动,文字简炼,内容多是宣传我国劳动人民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

  • 道德经第十四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十四章 道体无相章\即 ...

  •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四章 妙契玄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