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苑】张治国‖构思中常见的毛病有哪些?意境为什么会引起作诗高度重视?意境交融的几种方式知道吗?

构思中常见的毛病有哪些?

构思中常见的毛病很多,但主要的混乱、雷同和平庸。本打算借助诗友的诗来说说,还是引其他作者例诗来说明。希望自己拿诗来对比指出存在的问题!
一、混乱
构思的混乱常常是由思想的混乱造成的。作者自己在创作时,或者立意含混,似是而非;或者虽然思想明确,但力不从心,都势必造成构思的混乱。例如《小路》一诗:
你渐渐远去的背景,
潮湿了我的视线;
只有深情的吻,
还燃在我朱红的唇边。
我多愿脚下的小路,
蠕动着蛇一样的情感。
时时刻刻,时时刻刻,
把我们的双脚纠缠。
我多愿头上的果树,
缀满一串串新鲜。
时时刻刻,时时刻刻,
在我们的心里漫满酸甜。
我更愿象天上的太阳,
铸成一个闪光的孤单。
为了世界灿烂的明天,
献出我全部的光焰。
这是一条十分混乱的“小路”。就总的立意而言,我们弄不明白抒情主人公对爱情是一往情深呢,还是在抒发失恋的痛苦,抑或是在表达于理想的热烈追求。第一节就让读者捉摸不定。说是“热恋”吧,但望着远去的“他”,“我”的视线却“潮湿”了;说是失恋吧,去分明“有深情的吻,还燃在我朱红的唇边”。第二节,“蛇一样的情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作者为什么持褒扬态度呢?第三节,“在我们的心里浸满酸甜”一句,究竟是“酸”是“甜”?用这种截然不同的味道来状写感情,便使读者莫衷一是了。结尾一节尤其是节外生枝。她表示“更”愿成为“一个闪光的孤单”,把“全部的光焰”献给“世界灿烂的明天”。这是完全游离于“小路”之外的。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理解,作者所要说明的,似乎是失恋之后,就可以把全部感情献给“理想”了。这样,她就自觉不自觉地肯定了这样一个怪诞的逻辑:爱情同理想是矛盾的。一个人,只有失去了爱情,才能把“全部的光焰”献给理想。总之,这首诗的构思,无论是就立意而言,还是就其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都是混乱的。
二、雷同
所谓构思雷同,就是指构思缺乏独创性,缺乏新的艺术追求,陈陈相因,沿袭守旧,不肯摆脱他人筑就的窠臼。例如这两首同以《暗礁》为题的诗:
第一首:
你居心险恶地藏在水下
却故作多情地捧出浪花
多少生命因你而葬身鱼腹
我恨不得给你戴上一副大十咖!
第二首:
你潜伏着,默默等待航船,
狞笑着把灾难捧献。
我多想用万吨炸药,
为艘艘沉船伸冤!
这两首诗的构思雷同,读起来感到乏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毛病呢?这主要在于作者满足于对事物表面化或者概念化的了解,浅尝辄止,而不肯作深入的探索和认识,因而缺乏独特的发现。
三、平庸
所谓构思平庸,就是指对题材开掘得不深,只是作一般的平面的表现。究其原因,还是由于缺乏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充沛饱满的切身感受。如这首歌颂烈士的诗《听,有一个声音》,就失于平庸:
你们拿皮鞭抽我
就象抽牲口
你们用脚踢我
就象踢足球
你们拿我的胸部
锻炼你们的拳头
我身上是有神经的
你们把我看做石头
我又没有动手
为什么给铐上手铐
我又没有动脚
为什么给我钉上脚镣
……
这首诗很长,共四十一节,其中只摘抄了两节。诗人用第一人称手法,让烈士自述,面对凶手大声质问。但我们从诗行里,很难发现作者怒火中烧的感情;有些地方,例如“你们用脚踢我,就象踢足球”这样的话,我们不能想象会出自烈士的嘴里。又例如“我又没有动手”,“我又没有动脚”等等,读了总给人一种“滑稽感”。说实话,这首诗因为构思过于平庸,读了实在令人失望。
同样是歌颂烈士的诗,请看
她倒下了,那么沉重
象陨星坠落在地球
历史躲闪不及
被砸开了一个深深的伤口
…………
这诗构思新奇、精辟警人,真叫人“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上述毛病的指出,使我们作诗,构思时应注意避免!!!
诗人,应该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诗的建筑蓝图的设计大师。

意境为什么会引起作诗高度重视?

“意境”一词,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这里所说的“智”与“境”,在文学方面就是“意”与“境”。我国古代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
其实,所谓诗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从哲学范畴而言,它是思维对存在、主观对客观能动反映的结果,是主观之“意”(意识)与客观之“境”(存在)的辩证统一。从美学的角度看,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所谓“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的统一。例如: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幅“三峡归帆图”既是一幅情调明快的画,又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完美的诗。
大家注意,李白流放夜郎的途中遇大郝回归,轻松愉快的心情洋溢山水之间,但他不是直抒胸臆来表述的,而是托物载情,借助“彩云”“轻舟”等感情色彩十分浓郁的形象(境)来抒发的。
笔者在枪诗群里,在不少诗社里,写《岁寒三友》同题,多是直杠杠写,里面无景物、无形象、无立意,用概念词一大堆,不知如何去展示松、梅、竹之娇艳,从中给人启迪什么,这就是没很好运用意境之结果。
一首好诗,不论长短,只要作者情意挚,遵循形象思这一艺术规律,都能描绘出形美意足的境界来。如艾青《花与刺》两句:
星星那么多
没有看见它们碰撞
这里有形象(境):繁星美天,熠熠烁烁。还有思想(意):星斗们都闪射出光芒,无私地照亮着对方,而非尔虞我诈、互相倾轧。潜台词是:让我们也象星星那样,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互相爱护,用心灵美的光芒温暖对方。哲理同诗,是一对矛盾。要使它们统一起来,使哲理诗化,就应该用形象来阐述或加以暗示,即借境达理,创造一个完美的意境,从而来感感染读者。这首小诗的意是虚的、隐的;境却是实的、显的。即意是主观的、想到的、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境是客观的、看到的、浮动于诗的表面的。但它们却那么和谐,象水与乳溶为一体;那么统一,象血与肉不可游离。

意境交融的几种方式知道吗?

意与境是个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意境”并不是“意”加“境”,不象蛋黄和蛋青那样貌合而神离,而象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化合物形成水一样,结为一体。我们在一滴水里,是分不清何谓氢、何谓氧的。意境也是如此。
它作为形象思维的特殊表现,作者在写“意”的同时,就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诸种感情,注入了他的思想及其对“境”的褒贬态度。而在抒情时,则往往又是寄情于物、借物载情,尽可能地避免脱离形象的直接议论和阐述(也就是常见的慨念诗)。这点,请大家千万重视!
在诗歌创作中,意境交融的方式,大致有这样三种:
一、状物移情
这就是说,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先有所感,然后根据所想到的意,去寻求得以表情达意的境,从而使意境交融。美学界多把这称为“移情”。
我们作诗,常常把难以直言表达的抽象情绪,寄寓于具体的外在可感的事物之中,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形象化,也就是“状思象之无形于有形”,是文艺,尤其是诗区别于其他一切意识形态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形象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是通过想象实现的。作者凭借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根据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某些特征,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中,捕捉具有与之相似或能载运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物境)来“移情”,这样,便能化抽象为形象,在“抽象”与“形象”!“想象”的桥梁,从而构成诗的意境。
古代诗人就很懂从中三昧,他们多采用外在客观形象(新鲜的,富有感染力的)来表“情”达“意”,即往往把一种思想或一种抽象的情绪“移”到外在客观物上加以表现,如“愁”,是一种难于直接说清楚的抽象情绪,古人就用多种形象来“托”“愁”、“寄”“愁”,如下面几句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飞红万点愁如海。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抽象的愁绪,竟忽而化作了滔滔东流的春水,忽儿化作了飞红万点的海,忽而又化作了一川霭霭的“烟草”、满城飘飞的“柳絮”、无休无止的黄梅的细雨。这此具体景象,使我们深切地理解了“愁”的缠绵、“愁”的繁多、“愁”的难以排遣……这样的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因为如此,高手诗人总是避免在诗中直接议论、阐述、叙说,而是托物言情、借境达理。
他们从来不直截了当地诉诸读者“我高兴呵”,“我扰郁呵”、“我愤怒呵”等等字词,而往往是借助于精心选择的能够传递思想感情的外在客观景物,将内心深处郁积的兴、忧、愁等,加以具体的描绘,从而,使读者能够具体地感 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缘境生情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触情生情”。作者在观看(或接触)外在景物时,往往会因“触景”而顿有所悟,生出一腔思绪。这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必然,是“缘境”的结果。这所“缘”之“境”和所“生”之“情”,便在诗人的艺术企图中交融成诗的意境。但有时这所“生”之“情”又往往是早就有的,早就在生活实践中积蓄起来的。它寄身在记忆里,隐藏在潜意识中。诗人的感官一旦触及这种“情”发生“引爆”关系的“物境”,这“情” 托物中,夺路喷涌,一发而不可收,从而达到意境的交融。仅举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为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人置身于静谧浑朴的大自然中,心神怡悦,于是在幻觉中“敬亭山”好象成了他的挚友。他爱“敬亭山”的自在闲适,“敬亭山”也爱他的傲岸不羁,成功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那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芳自赏的内心世界。诗中之“境”与“意”妙合无垠,达到弓情景交融的地步。
三、体贴物情,物我情融
我们借助费尔巴哈一段说:“我们用耳朵不只听到流水潺潺和树叶瑟瑟的声音,而且还听到爱情和智慧的热情的音调。我们用眼睛不只看见镜面和彩色幻想,我们还能看见人的视线”。这是什么道理呢?显然,草木本无情,它们的感情只能是人所赋予的。是的,借助感觉,我们能阅读自然这本“书”,理解和认识这本“书”;同时,我们还借助才气横溢的想象,赋予日月星辰和山川草木以感情,使“对象”人格化。这种感情的赋予,可能是状物移情,也可能是体贴物情。这是不同的。
“状物移情”可以根据情与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物的选择和情的抒发上,都较自由些。前面所说的寄月以兴、以愁、以怒即是。而“体贴物情”则不然。它是指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经被人们公认的某些物境(形象)所具有的某种感情。如月辉的清白无瑕、青松的高风亮节等等。仅以青松无言,诗人在描写它时,就常常把它的坚忍不拨的精神,作为它本身固有的精神来看待,并以象征的手法,在“松”中寻找同自己的感情一致的地方,从而达到“松”“情”结合、意境交融的目的。如这次枪诗练靶场写《岁寒三友》同题,如能象这首“体贴物情”的小诗这样写就好了:
我是绿草
我的装束很朴素
也没有美丽的花蕊……
可是,我是春天的信号
人们看见我而高兴
盛夏,劳动的人们
喜欢躺在我的怀里憩息
到秋天,我就枯萎
我准备火种给严寒的世界
善良的诗人用“绿草”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要象绿草一样,去向人们报告春天!用它绿色的胸怀给“盛夏,劳动的人们”以小憩的喜悦。甚至在关键时刻,牺牲自己,化作一粒小小的火种给“严寒的世界”以最初的温暖。短短几行诗,表现了一个朴素而美好的思想!这是与诗人准确地选择了“绿草”这一形象分不开的。小草,含蕴着生命的绿色。它在残雪消融的土地上启发着春天;到了夏天,以一方碧翠给人以缕缕喜悦;在秋天,它又成为柴禾,为处于“严寒的世界”中的人们带来温暖和袅袅炊烟。“绿草”的这些特质,是被人们约定俗成、普遍承认的。于是,这些特质就成了绿草固有的“感情”,当它一经与诗人类似的感情接触,诗的“意境”也就油然而生。
真正的诗人,应该很好运用这构思造出意境,我们的口号是少写那种概念诗!

作者简介

张治国,出生于成都,随后迁回自贡至今。务过农、做过工,经过商,从过政。从小爱好诗歌,时有纸刋发表。近年来参加网络写作参赛,获得土茅赛杯一、二等奖和其他赛大奖。现在多参与诗群写作和管理,其中在滨城诗社副社长、群管,受到诗友和同仁的好评。另还自办五个诗社,吸收一千五百多位诗友,参与绝律词写作,出过多期诗刋。

5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