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丰之路——周明照传(上)

安陆水易居,汇聚好文章。人人可发表,只要是原创。何不试一试?佳作共欣赏。点击标题下蓝字“安陆水易居”关注。投稿微信(水易居):syj620325;QQ335831346(水易居)。

禾丰之路(上)

——周明照传

刘鸿凌

       在人生的转折点,有远见,能够审时度势,以坚定的意志把远大的目标化成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就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先机。

                ——题记

周明照

活在这浮生红尘里的芸芸众生,有些人即使拼尽全力,也不过是庸碌平凡的一生。然而,这个世界上总有些骨骼惊奇的人,能在电光石火间秀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自觉且持续性地不断优化自我,顺应时势,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湖北禾丰粮油集团公司董事长周明照先生就是这样的奇男子。他的人生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突破自我、表达自我的过程。他主动面对这个世界,迎接挑战,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最终把自己闪亮地展现到创业的宏阔舞台上。

周明照创办的湖北禾丰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集农业种植、研发、深加工、仓储物流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粮食行业五强龙头企业和全国大米加工50强企业之一。集团下辖湖北德安府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安陆金丰置业有限公司、安陆市裕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陆市丰达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和联禾非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周明照创业的起始,就象从几乎无路可通的丛莽中斩棘披荆,寻觅一处可能发现金沙的所在,然后淘尽了无数沙石,寻找到了他所向往的灿灿金屑。

(一)布衣少年

在人们的记忆中,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即使生活在农村,也避免不了时代潮流的浪涌。

没有真正体会过农村生活的人,总会在心里描画“阡陌、稻田、农人、耕牛”的田园耕作图景,以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相闻、田园牧歌”等图景就是那时农村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实,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物质资源极端贫乏。那个年代是不允许农民做买卖和搞副业的,谁违反就会被戴上“投机倒把”的帽子。社员们除了出工种地挣点工分外,家家户户没有什么副业,连头猪也不能养,日子大都过得一穷二白。

人们每天下地干活,一年到头却挣不了多少工分,也分不了多少粮食。孩子多的人家,分的粮食过完年就差不多光了,春天里大多数人家还是要靠菜煮饭度日。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周明照却选择在这样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莅临凡尘。1962年1月19日于芸芸众生而言,不过是一个很平淡的日子,但对于王店公社建新大队周姓农户而言,却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

绚丽的云霞被浣净了,柔和的晚星遂一一就位,人间,虫鸣不已,夜莺鸣唱。某个不起眼的农家院落,黛色的瓦,土坯泥墙,小小的篱笆院落。木窗外,树叶被初春胡风吹得窸窸窣窣的响着,月光更加清丽了起来,一些星子散在月亮周围,像是在预示着这个农家会有某种重大的事情发生。

一阵嘹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夜的宁谧,在众乡邻的一阵忙乱过后,夜,又恢复了原本的静好。月儿在天空中从容游弋,雀鸟们又酣眠于温馨的巢里。

周家因为又一个儿子的到来而慎重其事,尽管他是这个农民家庭的第二个孩子。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孩子的父母给他取了个极富文化底蕴又亮光闪闪的名字——“明照”,这两个字出自《礼记·经解》:“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少。”意味着这孩子的未来一定会“明亮,美丽,耀眼,出众”。

周明照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增添了不少的欢愉,但是也给这个本来就清贫的家庭增加了不少压力。他的农民父母靠天、靠土、靠侍弄庄稼挣口饭养活一家人,每天跟同塆的社员们一起参加集体大生产。

队长按照季节、庄稼成熟时间安排社员出工。天刚蒙蒙亮,响亮的口哨声从生产队长的嘴里吹出后,男女社员们陆陆续续地集中到生产队里的稻场上,听从队长安排一天的活路:捡粪的、耕地的、耙田的,撒种的、打土块的、溜化肥的、沤化肥的、锄草的、扬粪的、犁地的,放牛的、割草的……等队长安排完毕,大家扛着农具下地,凭着一身的力气,一股子的干劲儿,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只为多挣点工分,多分点口粮。

塆子里,家家户户都是多子女的家庭,生活的拮据与困苦,使得大人们不可能“脱产”去看养孩子,他们每天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挣工分”是他们生活的必需。严峻的现实生活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涂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也使他们较早的懂事与成熟,自发地为父母分担家里家外的责任。

周明照从记事起,就与劳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和同塆的孩子们一样,在六七岁的幼小年纪就放牛、割草、砍柴、挖草皮等,十岁后就参加生产队里的集体劳动——插秧、锄草、割稻等。

那时,虽然劳作辛苦,但在周明照的眼里和心里,自己赖以生长的村庄是最美的:“蚕上楼时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大大小小的池塘里水清荷绿,鱼儿穿梭来往。傍晚时分,村舍炊烟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生姿,村庄四周稻田如茵,田埂上野花盛开,鸦雀鸣唱,牧童归来……

当记忆里的美好和现实里的沧桑无奈交融时,岁月却波澜不惊地继续保持着前行的姿态。

布衣少年周明照在接受“公家”制度洗礼的同时,也培育了他的集体观念、共享意识与合作情怀,更使他深刻感受到了父老乡亲们劳作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现实劳作的种种需要,虽然给周明照带来了沉重的体能负荷,但也锻炼了他的体质,磨砺了他的心智,养成了他自觉劳动的观念与意识,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构建了他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劳动教会了他关于艰苦、勤劳、忍耐、坚毅、创造的原始意义,这构成他心智发展的永恒基石,在他以后的生命历程中逐渐显现,并成为他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积极向上的基本力量。

创业成功后的周明照每每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所参与劳作生活的经历时,总是心怀感恩。他认为青少年时期的那种劳作,不仅仅是一种体力的付出,更是一种意志力的考验,一种品质的涵育,一种生命的历练,给他的创业人生奠定了强健的精神基座。

他觉得自己“不畏于势,不惑于神,不弃尊严,重一诺千金,乐于解危济困,抱着济世天下的理想,又不趋炎附势”的布衣情怀,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涵养的。

当年的那个布衣青年,如今仿若芝兰玉树一般出尘飘逸,嘴角弯成极好看的弧度,足以令人铭记,且在往后的日子里不断描摹出盈盈新意。

周建设画(湖北潜江)

(二)心慕远方

在聚族而居、生生不息的农村社会中,每每夏夜月辉星光下,或者冬日夜幕降临后,昏暗的煤油灯下,或微弱的柴火堆旁,忙碌了一天得以休憩的长者,喜欢给年幼的孩子们娓娓道来各种新奇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教会了孩子们做人的基本准则,注解了正义、良知、勇敢、向善、报应等概念内涵,也对他们起到了泛娱乐化的作用。

孩童时期的周明照也是这些故事的忠实倾听者。那些奇妙惊悚的故事在他懵懂未开、不谙世事的心灵上划出第一道文化印痕,投射第一缕知识阳光。

农村独有的人文生态环境,较好地影响了周明照这些乡村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塑造他们积极向上、强健坚毅的世界观与人格品质。

周明照的父亲是个直爽、善良、聪明、有远见的人,不管家庭条件有多难,总是坚持让自己的几个孩子去上学读书。他的母亲是个心地善良、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的女子。随着周明照一天天的长大,父母决定送他去上耕读小学。这种耕读小学,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人口急剧膨胀、城乡二元明显对立的形势下,为了贯彻执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解决农村孩子就地入学而在广大农村兴办的学校。

在村级建制中,村村有小学成为基本构成单元,甚至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尽管当时经济较为贫困,资源非常紧缺,学校十分简陋,制度化的教育条件不具任何优势,教师基本上出生于农村,而且来自本乡本土,但他们具有浓郁的乡土情怀,甚至一大部分还是游弋于田间与课堂的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他们用质朴、纯净的教学语言与授课方式,向孩子们传达着文化知识与做人的道理,在无碍的乡音交流中依稀托起了孩子们对于未来的梦想和希望,为繁忙的农村生活带来了一线文化生机与生命活力。

周明照在与老师互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强化了心中的故土情结与桑梓情怀,更点燃了他向往城市、飞往高处的人生想象。他明了每个生命都很平凡,但每个生命都不卑微,真正的智者不会让自己的生命陨落在无休止的自怨自艾中,也不会甘于身心的平庸,他的心里萌生了飞翔的愿望。

黄昏的乡村小道上,铺满了细碎残阳,稻田守候着寂静的乡野,田野间虫鸣蛙唱。放眼望去,不远处的湖塘里,早有荷花悠然绽放。偶尔有几只鸟儿扑腾着翅膀,从天上飞过。微风吹过,荷叶摇晃着,水面漾起了层层涟漪。夜来香已经开了,微风送来缕缕馨香,嫩白的小花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显得神秘而温馨。

那缕缕似浮云般冉冉上升的农家房屋顶上的炊烟,那由放牛人赶着回来的耕牛发出的“哞哞”声,还有那农人扛着锄头回归时叱喝出来的充溢着村野粗犷的没有韵律不成曲调的乡歌,勾勒出一幅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山村平静生活的暮归图。

乡村的夜色充满韵味,月亮像一枚稀有的宝石,镶嵌在天上。月光像一片轻柔的白纱,将村子包围起来,整个村庄都沐浴在这柔和的月光里。月光在田野里流动,疑是白雪,原来是梦。夏蝉鸣唱,流萤轻飞,微风掠过,携着淡淡的青草香味,演绎着生命无尽的欢愉。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秦观的词在周明照的心里缓缓跃动。此时,他想到了自己塆间的乡亲们。他知道乡亲们也有快乐的时候,这种快乐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麦粒、豆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让乡亲们的眼角笑成了弯弯的月牙儿,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一阵夜风吹过,周明照闭上眼睛,听见风声从耳边掠过,苍凉,绵远。他虽然爱自己的村庄,爱自己的父老乡亲,却不想重复乡亲们那种守着几亩薄田就是一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要看老天爷脸色讨口饭吃的生活,他发誓他得有所改变。

他懵懵懂懂地认为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时,他才是个有价值的人。从周明照后来所创造的价值来看,皆源于他此时懵懂的心境改变。

他仿佛觉得头顶上有无数鹰隼飞过,他甚至听见全身的血液冲向脑门的声音,他发现自己的一颗心早已飞越了万水千山,去找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崭新的天空。

周建设画(湖北潜江)

(三)跳出农门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的差别是很大的。如果拥有城市户口,到了工作的年龄,劳动部门就会给安排工作,捧"铁饭碗″,上班领工资,退休有劳保,而且还能享受福利分房等种种待遇。当时另外一种世袭现象——接班制度,为很多寒门子女关上了登堂之门,又为不少二代子弟架起了通天之梯。

人们总喜欢以诗人的情怀,把乡村吟诵成久违的山水田园。但那里绝不只有《山楂树之恋》里的清静安闲,还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喂猪放牛打谷割麦与挥汗如雨……理想和现实,仅仅差了一段从农村与城市的距离,这段路不远,却很难抵达。故而“跳农门”,曾是几代农村人的励志名词。

人生如渡,农村人怎样才能趟过从乡村到城镇这条“大河”?

1978年改革开放后,面对中国百废待兴、人才急缺的严峻现实,国家恢复重点中学和高考,招生也由春季改为秋季。为了培养拥有大批专业技能的栋梁之才,国家开始招收中专生。当时中专选拔严格,通过者也大多智力拔群,学业优异,所以那时能上中专的孩子都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放在今天,就是九八五和211学校的苗子。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娃能读上初中的为数不多,因为凭的是逐年级考上去的,所以在人民公社创办的中学读书是件很荣耀的事。对贫困的农村娃来说,有机会读书十年寒窗后上中师、国家包学费、包分配、上学时还有粮油供应和生活补助、毕业后手捧“铁饭碗”、还有“商品粮”户口,是件很光宗耀祖的事情。

周明照很小的时候便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1979年他参加了中专招生考试,考试结束后,他那颗紧绷的心在突然间松懈下来。说不出是平静,失落,解脱,还是茫然,仿佛马拉松长跑之后,只身处在广阔的空间,看不见观众,听不见掌声,全世界都陷于虚脱之中。

“只要你使劲读书,书读得越高越好。只要你能读书成材,我和你爸就拼命种田,供你读书。”尽管家庭困难,周明照的父母还是不遗余力地支持自己的几个孩子上完初中上高中,更是支持周明照去上中师。

接到中师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周明照激动得有些恍惚——淬火般的日子,考试前后的踌躇、焦虑,期待和辛酸,只有经过的人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此时的周明照姿态很是风光,受尽了乡亲和同学们的夸赞与羡慕。

其实成败好坏,都可以在岁月的磨练里成为人生的一笔财富,对于这个即将跳出农门的孩子来说,人生才刚刚起步。

清贫家庭的生活环境锤炼了周明照坚持、苦中作乐、永不服输的个性,也更加坚定了他挑战贫困、立志成才的决心。在建新中学老师们和同学的眼里,周明照就是一个注重劳逸结合的“学霸”。老师们更是在周明照的学弟学妹们面前夸赞他勤奋上进,光耀了周家祖宗八辈,并激励学生们向周明照学习——考中专,跳农门,摆脱农民身份。

九月的天空一尘如洗,蓝得透彻澄净,午后的阳光不着尘埃的落下来,从乡村开往小城的班车迎着红日奔驰,仿佛正在追云逐日,端坐在车窗边的周明照看着渐渐后退的村庄、原野、山峦,俗世烦扰不觉抛去脑后。此时的周明照有些志得意满,他知道自己真的跳出了“农门”,毕业后将会过上与父辈们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他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愿景。

安陆师范一个月大休一次,春夏秋冬,风里雨里,每一次家校之间的往返,几乎都是周明照一个人的行程。

“家困少富亲,人穷多志气”,上安陆师范后,不用担心学费,每个月,政府还给生活补贴费,这对于清寒的农家来说,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周明照没有了后顾之忧,他把所有的精力花在学习上。

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优秀群体进入中师后,接受的教育是“万金油”标准,也就是把“中师生”培养成什么都要懂一点的“全能”教师。周明照却想要学业的“专”与“精”,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考上中师,得益于在中学阶段打下的良好基础,他也将这种早已养成的好习惯带入了安陆师范,自然而然地在学业上表现得很是优异。

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它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

光阴荏苒,周明照的中师学习生活转瞬即逝。时隔多年,再忆起当年在学习上的种种付出与收获,周明照的心里有太多的留恋和感慨。那简单的幸福,回味反刍,至今依然鲜活,难忘。

禾丰产品

(四)事关三农

三年的青春、欢笑、快乐,终究以一张毕业照而终结,周明照更愿意把这曲终人散的终点当作新希望的起点。

一个人走在校园里,昏黄的路灯把他孤零零的影子拉得忽短忽长。回想三年来交织着万千感慨的那一幕幕学习与生活的场景,恍如昨日,中师之路却已走到了毕业的尽头。面对人生之初的选择,那份期冀、惶恐和内心深处说不出的彷徨与焦灼,仿佛是一种锐利的痛,令他清醒又茫然。他明白,当他义无返顾地走出象牙塔,而近乎勇敢地奔向前程时,并非是真正的满心的明亮与欢喜,他依然得从一无所有到白手起家,他必须要给自己鼓劲。

1981年9月,周明照上班的第一站是王店公社向店中学。这种铁饭碗的工作几乎是当时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周明照的父母同样对儿子这份工作感到十分满意。

虽然周明照从此以后正式进入了体制内,但他依然与农村、农民血脉相连。上班的第一天,周明照就已经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贫穷”和“落后”成了他对向店的第一印象:村庄里依然是当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门;种地依然是农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耕种依然以人力和畜力为主,农业生产结构仍然单一;农民种田只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农家里极少有余粮出售,全家日常支出主要靠家里所养的一两头猪、十几只鸡变卖后解决。孩子读书更是家里的一个负担,一旦家里失去顶梁柱,孩子们读书更是一种奢望……

不觉上班月余,转瞬到了凉秋九月。草木失去了夏秋的繁茂,日渐枯黄。倏然,一阵秋风乍起,刮得树枝飒飒作响,摇落枯黄的落叶漫天飞舞,一片萧瑟寥落之景,看得周明照心头惆怅不已。

周明照对农村生产力依然低下、农民生活水平依然普遍很低、农村依然处于普遍贫困等状况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仿佛瞬间,他感觉自己人未老,心已沧桑。他也知道自己所关注的三农问题,必须得靠中央政策解决。

令他欣喜的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82年中央发布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直到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一号文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立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饿过肚子的农民,在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改革的前10年,粮食产量可以说是年年攀升。在那个年代,农民家里的坛坛罐罐装不下粮食了,他们便开始在家里修建小粮仓来存放粮食。

从饿肚子到家中存满粮,再到卖粮难,这既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成果,又是改革中绕不开的一个问题,“谷贱伤农”这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教训再一次上演。

1983年,农民粮食卖难开始零星出现。由于当时在某些地区同时也存在粮食供应紧张等情况,主流决策观点认为,是因为政策限制造成粮食流通领域运行不畅通,中央随后允许私人跨地域的农产品买卖。但这一放松流通领域的收效甚微,1984年,卖粮难开始全面蔓延,这一背景催化了1985年第一拨儿粮食改革的启动。接下来的三年(1985——1988年),中国粮食领域的生产力跌入低谷,农民大量抛荒,粮食播种面积萎缩。为了保证粮食和农产品供应,政府“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应运而生。

第二拨儿粮食卖难出现在1991年。经过1989年的政治周期,经济急刹车使农村人口回流,1989年和1990年,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上升,随后1991年大规模的粮食卖难再度爆发。

早在1993年夏粮收购前,针对“卖粮难”问题,国家及地方政府三令五申的强调夏粮收购不限收、不拒收、不打白条的“三不政策”。但在这样乐观的形势下,农民卖粮依然艰难。

为了卖粮,天还没有大亮,晨曦微薄,苍穹昏暗,卖粮的农人早已候在粮店前。待到云破日出,霞光万丈照耀大地,他们眼巴巴地看着排在自己前面的卖粮人……直到远方的天际已是红日夕照,将眼前大地万物洒上一片璀璨的金光,他们的粮食还是没有卖出。

日头西斜,热气消退,人间有了徐徐的凉风,卖粮的农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壮丽景致,委屈,焦灼,忧愁,是他们心境的常态。

潮起又潮落,两年后,粮食再度短缺,粮价上涨。在1993年全国平抑粮油价格工作会议上,中央认为“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就局部看来,可能存在粮食不足,库存下降,调运不及时等因素,但从全国看来,主要是由心理、投机因素等暂时因素推动的。”

随着南方七省区政府负责人要求扩大早稻种植面积,预示中央对粮卖难问题的看法再次发生微妙转变。与此同时,部分省份自下而上提出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要求。

在这一局面下,中央在当年三月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一方面要求增加早稻播种面积,另一方面,由国有粮油部门完全控制粮食批发环节,并在零售环节发挥主渠道作用的要求,也被列为优先选项。4年之后,超库存2000亿斤的局面与粮价跌破历史最低水平并存。这一迅速到来的黑色幽默,使得中央开始从价格杠杆的角度来思考解决粮价大起大落的问题。高保护价敞开收购成为权衡之后的选择,尽管这一举措有效稳定了粮价,但其付出的代价极为昂贵,粮食系统每年为此背上成百亿的财政包袱。

当父老乡亲们在为卖粮难而发愁时,周明照先后完成了在孝感教师进修学院和湖北教育学院的教师脱产进修学习,先后获得专科与本科学历,1992年8月从雷公高中调入安陆一中工作。

在同学的眼里,周明照一直是一个对待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负责、喜欢钻研的人。大学期间的周明照对于学业十分上心,成绩名列前茅。在学习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学校组织的活动,结交了不少的朋友,获得了一些很实在的人脉资源,这些人在他日后创业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进入安陆一中工作的周明照,凭借着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出色的教学业绩,很快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青睐,成为安陆一中的教学业务骨干,此后的周明照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尽职尽责。

中国步入九十年代后,改革开放已经十年有余,一股下海创业的热浪席卷全国,那时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家印等大亨都是在那个时间段创业的。也许是年轻人的那份不安于现状的内心使然,周明照的内心同样掀起了一丝下海创业的波澜。

某个双休日的早上,他坐在书桌前看着报纸,有些事他似乎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国家已经取消了粮食的统购统销,粮食的购销走向了市场化,在“卖粮难”的同时,粮食收购的价格也在下降。虽然国家制定了保护价,但是由于粮价过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趋势再一次出现。为了吸取处理粮食相对过剩问题的经验教训,国家下达了对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议购指导价和最低保护价。在数量上,要求各地积极组织议价粮收购,不能限收拒收,并决定按议购指导价增收国家专项储备粮……

读完报纸,他起身走到窗前,看见对面房屋青瓦的瓦檐还滴着水,预示着夜里曾经下过一场大雨。而此时的太阳已经从云层里探出了脑袋,光辉洒在校园里远远近近的屋顶上,滴滴水珠泛着金灿灿的光,就像屋顶上洒满了宝石。

他的目光越过了那些高高低低的房屋,他的心思仿佛飘得更远。他觉得某种机遇正在向他靠近,可遇而不可求。他在思考:如今的自己究竟是该按着教书育人的原路走下去,还是应该勇敢尝试去走一条创业的新路?他在取舍,他知道,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时机去努力开拓进取的人。

机器人码垛

(五)红尘有你

日子像流水一样流淌,看似平静无澜。但有些事情,仿佛是注定了一样,譬如周明照与常仙娥的遇见。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天都会有很多机会与人擦肩而过,每一个地方都上演着短暂的相遇相知与分离,也许在下一分钟再回过头来,就再也找不到那些人的身影,然后这一生都可能再无牵扯。

某个春日,在阳光的映衬下,一张孤独的桌子,一角寂寥的院落。院子里梨花胜雪,周明照心里流动着一种莫可名状的情绪。直到一抹清丽的身影落入眸中,他的心湖便永远留下了春天那一汪生动恬静的阳光。

常仙娥的笑容落在亮昭的日光下,如同一抹恬静的暖光,不温不火,却一下耀进了他的心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里的美丽句子在电光石火间跃入了周明照的脑海,他的心神有一瞬间的恍惚。他黑眸微眯,如猎豹般紧盯着她的笑颜,目光再三缱绻在她的身上,他的薄唇不由微扬。

净水莲花,刹那芳华。只需一眼,便已万年。

不得不说,女人,真是一种美丽的生物。在女人一生中,不同的年华有着不同的美。

豆蔻之年,含苞待放的少女,是最初之美。及笄之年,正是吾家有女初长成,美得鲜嫩。二八年华的少女,含羞带怯,惹人怜爱。桃李年华,是艳阳下的灼灼其华,风华初绽。花信之期,开花之时,女人花终是盛世绽放,这亦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期。褪去了少女的青涩,经过韶华的沉淀,显露成熟女人的风姿。花信之年,美得炫目。

落入周明照心湖中的那个女孩,是否如他般惆怅牵念?他愿意在时光深处静坐,等她来赴一场风花雪月的约会,而后终生相依相守,不离不弃。

天已向晚,红霞盈满了半截屋子。

修长隽逸的男人,长身玉立,左侧的脸,隐在艳红的夕阳中,他似乎并不在乎这些,那温润白皙的面庞上,都闪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的光芒,让他整个人,都仿佛闪出一种朦胧而神圣的光华。

睁开眼,满屋明媚的霞光。

门被打开,一道深邃的目光迎向了院中的女孩。他很想就这么沉沦下去,不去想以后,也不用害怕失败。

他怔住,抬首的瞬间,一阵风吹过,吹散的花雨落在她的发上,肩头。他的眸色忽然变得深浓。

她的视线却被头顶的那一树洁白的花朵所吸引。

“与其任它寂寞枝头,不如就此摘下细心收藏。”他居然想收藏她,而且是用一生的时光。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周明照与常仙娥心有灵犀,他们彼此心动,脚步为对方牵引。

爱情是纯洁的,也是撩人心绪的,那些时常飘在梦魇的温柔画面不再是昨夜星辰,不再是镜中月水中花,而是岁月的青埂上铭刻的爱的履痕。

晚霞壮丽,染红碧空。紫红色的云彩映照在绵延起伏的远山上。近处旷野无际,人烟罕至。碧空渐渐向墨色过渡,远方的天际只剩下一线暗红了,周明照与常仙娥并肩坐在山坡上看着落日,不知不觉夜幕将要降临。天边掩去了最后一丝霞光,整个山原沉入了暮色。

周明照一开始就钟意的清丽女郎,即使如何辗转,终究要嫁给他。在两人各怀心事的刻意为之下,他们俩的相处奇异的和谐。

没有人是天生的黑暗系,心底哪怕只有一丝半许阳光,也有那向往干净美好之时。

常仙娥懂周明照孤独中的快乐,懂他的淋漓正直,也懂他灿烂中的忧伤,更知道他拥有一颗敢于面对俗世的灵魂,简单中蕴涵着高贵。

红尘有你,彼此成就,既是幸运,亦是幸福。“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以后的日子里,她陪他创业,他陪她打拼,相依相随,不离不弃。

诗人说青春的裙裾是飞扬的,而青春之后的岁月呢?他与她依旧携手,在创业的曲折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多年后,当逝去的青春似儿时的照片静静地染上灰色的尘埃时,周明照与常仙娥蓦然惊觉——身边全都是为生活而奔波忙碌的人,而他俩依然是一对神仙眷侣……看多少故人,匍匐在风尘,所以现在路上的他俩依然默默地相爱,默默地勤恳……

风从微开的窗户里吹进来,纱帘飘起,朦胧的月光流泻在床上。立于窗前的周明照与常仙娥凝神相视,弯起唇角,思绪随即飘远。

夜色晴朗,繁星满天。透过窗前高大的树枝,他俩望向璀璨的星空,一颗颗星子,就像镶嵌在黑色天鹅绒上的钻石,发着熠熠的星辉。

一切只觉恍若在梦中。那些未曾期待的温暖,让周明照和常仙娥感动不已。那些人海中的擦肩而过,足够他俩用一生来回眸。

不管岁月如何消磨,周明照和常仙娥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些最美好的瞬间与他们俩的生命的相逢。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把这份温暖封印成一个火种,照亮自己的内心,闪耀成一份恒久的爱的律动。

图片选自网络

(六)心悦创业

人,如果还在迷茫,按部就班的留在了原地,就不可能知道拨开迷雾会看到前方有什么奇妙的景致。只有不给自己设限的人生,才会让人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周明照在安陆一中执教时期,正是计划经济逐渐落幕、民营经济遍地开花的时代。1984年,随着柳传志、张瑞敏、王石等人开始扬起创业的鞭子,中国民营经济的大幕就此拉开。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内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民营企业家富者愈富。

凌晨的小城,夜色并不深沉,一眼望去,天边是淡黑带着浅红的颜色,远处的山岚,让云层显得浮浮漾漾朦朦胧胧。灯下的周明照内心在挣扎:当初激情满满地跳农门,如今想要选择激流勇退。在工资拿得很不错的时候选择离职下海创业,是得?还会是失?前路迷茫,他难以抉择。

周明照醒来的时候,发现外面在下着雨。晶莹的水珠拍打在窗玻璃上,流淌出一道道水痕。风很大,能听得到低沉的呼啸声。天快亮的时候雨势加大,屋里一下子凉了起来。头顶的吊扇还在呼呼地吹着,空气里弥散着丝丝寒意。

对于家里没矿的年轻人,创业最真实的含义就是,能在身边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有轻松解决问题的资本,能在遇上大困难的时候,有干掉困难的能力,而不用回家啃老或者求朋友借钱帮忙。

周明照认为创业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辛苦,他还是愿意选择过那种滚烫的令人心跳的人生。对于他而言,创业意味着开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虽然说“世间风物论自由,喜一生我拥有,”但这种生活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因为创业会使人面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还要随时待命,没有所谓的公休和双休,还不可避免的会面临失败……创业其实是一次孤寂的旅程,需要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周明照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他很想尝试这种生活方式。

夏雨初歇,天朗气清,被雨水冲洗后的天空格外蔚蓝。周明照的眼里深邃得如一泓深潭,瞳孔紧缩,有一种莫名的光彩在眼里翻滚着。他嘴角的一抹浅笑,慢慢的在脸上漾开了。

在妻子常仙娥的支持下,周明照终于做出了抉择——放弃铁饭碗,下海创业。他知道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会过得很不理想,他也知道选择本身就是放弃另一种跋涉的可能。

周明照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尝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外在的掌声;愿意遵从自己的内心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眼里认为最好的。

幸好时间最终证明,周明照当初放弃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下海创业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或许就应证了“积极思考才能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可能造成消极人生”这句话。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周明照决定自己掌控职业命运。

纵观中外创业史,可以发现:创业的本质在于,一是资源的整合,二是机会的导向,即对市场的精确定义和把控,三是价值的创造,四是超前的行动。

当然,每一个行业都有一部史记。

当创业者准备涉足一个行业时,首先要做的是翻看一下行业史书,看一下自己想做的项目是否有前人已经实践过,要做到以史为镜(鉴),知其兴替。

周明照是个谨慎的人,他要找准自己擅长的领域。他仔细分析了自身所具备的优点,所擅长的领域。因为无论是创业还是工作,只有选择自己擅长的,才不容易出错,即便是出错,也可以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

周明照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搞市场调研,他一直关注着三农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尽管粮食是战略资源,可是长期以来,受发展阶段、政策体制、外部环境影响,粮食流通工作的着力点主要放在抓收购、保供应、稳市场等方面,粮食加工转化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导致收储与加工脱节,产业发展不协调,初级加工产能过剩,优质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滞后。

伴随着国内粮食库存的高企状态,粮食加工业则面临着大面积不景气。周明照还对同行业的市场需求、市场环境、发展水平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为自己制定详细的发展路线。毕竟,不符合市场环境和需求的项目很难获得成功。

他暗自做好了成本投入的计算,因为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有足够的启动资金,项目才能启动,才能保证项目正常运行。

周明照觉得自己与粮油的情缘仿若命中注定,他决定把最初创业的方向定位在与“三农”息息相关的稻谷、小麦、食用植物油料收购、加工、批发零售等方面。

1993年11月,31岁的周明照毫不犹豫地向单位递交了辞职信,下海创业。他的这一举动,在当时的小城漾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个决定更是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尤其是他的父亲。父亲从小悉心培养周明照,为的就是周明照日后能有一份安稳且体面的工作,况且创业谈何容易,稍有纰漏就会万劫不复。但是拗不过周明照的决心,父母只得转变态度,大力支持他且拿出多年的积蓄,作为支持儿子创业的启动资金。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1993年,周明照申请相关的资格证书和营业执照,在安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东大市场选址建厂,并成立了裕丰粮油公司(后更名为湖北禾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进军粮油市场,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发展轨迹。

创业前,很多人不把困难当做困难,当它突然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困难时,很多人会承受不了压力,就放弃了。受行业环境的影响,刚刚成立的裕丰粮油公司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周明照既没有巨额的资金进行运转,也没有足够的行业人脉为他引路,使得公司在成立初期举步艰难。

“战略”有很多意义,小公司的战略就是活着,活着最重要。周明照的岳父有着几十年的基层粮店工作经验,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再加上周明照自己握有的同学关系,倒也帮助公司接到一些大大小小的订单,帮公司度过了最初的难关。周明照的公司以生命体的型态最终生存了下来,而且一天比一天活得生机盎然。

周明照和家人享受到了创业的红利:跳出个体和职员的工资范围,获得高收入,存款数目日益增加,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在社会中获得了良好的地位,一家人很有成就感;在家庭有危机或是出现重大变故时有强大的经济承担能力;下一代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变得更为优秀;遇到了非常优秀的朋友,与优秀的朋友一起创业,探讨人生理想;有经济实力周游世界,让自己获得财富自由的人生……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也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周明照带着公司一班人马,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效率为核心,构建企业新形象。周明照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喜欢制定最好的计划,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坏的准备,在这一过程中,他所承受的压力自然是躲不掉的。

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学院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为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变大变强,周明照要求自己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还要耐得住压力,耐得住冤枉,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

如果容许周明照再过一次人生,他愿意重复并修正他的创业轨迹。因为,他从来就不后悔过去,更不惧怕将来。

(未完待续)

禾丰粮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