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出了王妃,曹家也有王妃

贾府出了王妃,曹家也有王妃

丁以华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前半部分重点描写贾宝玉第二场庆生的热闹场景。袭人和贾宝玉房中的几个丫头自掏腰包,购买果品和酒水,为主子贾宝玉再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宴。此次宴会安排在晚间,每人小酌后,为增添喜庆气氛,贾宝玉决定改用行酒令方式助兴,并立马派人将林黛玉、薛宝钗和贾探春等名角请进怡红院。游戏过程中,薛宝钗和贾探春等八人在行酒令时先后占花名,将整个晚宴的气氛推向最高潮。然而,此次喧闹的生日宴背后却暗藏一大玄机,即曹雪芹隐述自家曾出王妃的事实。

 一、一支杏花签引起“王妃”热议

“王妃”话题出现在第六十三回,该回目是《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故事梗概:老太妃逝世的消息传到荣国府,贾母和王夫人等人前往皇宫吊唁。贾母和王夫人外出期间,刚好遇上贾宝玉生日。此次生日庆典虽然没有往年热闹,还是按原定方案成功操办。可贾宝玉房中的几个丫头见贾母等人皆未回家,于是壮起胆子,再替贾宝玉举办一场生日晚宴。她们自愿凑份子钱,预备四十份果子和一坛绍兴酒,只等夜晚到来,在怡红院内开怀畅饮。那些丫头分别是:袭人、晴雯、麝月、秋纹、芳官、碧痕、小燕和四儿。集资情况如下:袭人、晴雯、麝月、秋纹每人五钱银子,芳官、碧痕、小燕和四儿每人三钱,筹款总额三两二钱银子。中午过后,她们提前关上门,分头去做准备。夜幕降临,怡红院内灯火通明。八位丫头,加上宝玉这个寿星,九人全部聚齐。查岗人员刚离去,酒水迅捷端上桌。贾宝玉带头卸正装,其他人纷纷效仿。每人依次喝口酒后,大家兴致不高。是选用划拳方式助兴,还是选用其它方式助兴?贾宝玉当即敲定用占花名。这个项目参与的人越多越有趣。小燕提出一个建议,“依我说,咱们竟悄悄的把宝姑娘林姑娘请了来顽一回子,到二更天再睡不迟。”贾宝玉认为切实可行,立即派人分头去请。薛宝钗、史湘云、林黛玉、贾探春、李纨、薛宝琴、香菱碍于情面,纷纷赶到了怡红院,阵容立即扩大。游戏开始,薛宝钗抽到首支签,签上画着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另有小字镌刻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贾探春抽到第二支签,签上画着杏花,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贾探春抽到了第二支签,现场引起一番“王妃”热议。第六十三回:“薛宝钗又掷了一个十六点,数到探春,探春笑道:‘我还不知得个什么呢。’伸手掣了一根出来,自己一瞧,便掷在地下,红了脸,笑道:‘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许多混话在上头。’众人不解,袭人等忙拾了起来,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说是什么呢。这签原是闺阁中取戏的,除了这两三根有这话的,并无杂话,这有何妨。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二、贾元春和贾探春的身份均与“王妃”不符 

“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这段话明白无误向外界释出一条重要信息,荣国府里早前已有人是王妃。皇妃和王妃有本质区别,皇妃是指皇帝的嫔妃,王妃是指王子或王爷的妃子。据此认定,那位王妃既不是贾元春,也不是贾探春。

(一)贾元春是贵妃,而非“王妃”

贾元春早年被选入宫中,从女史官做起,熬了数载,获封“贤德妃”。贾元春自此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她到底是王妃,还是贵妃?从曹雪芹所提供的数条信息来看,贾元春不是一位王妃,而是一位贵妃级人物。

贾元春被选入宫。冷子兴同贾雨村作了一次长谈,谈话内容包括贾元春的近况。“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第二回)

贾元春被封贤德妃。贾政在家过生日,突然被太监夏守忠传进宫,贾母等人感到惶恐不安。稍后,赖大向贾母报告贾元春被封贤德妃的好消息。“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第十六回)

贾元春是贵妃。经太上皇和皇帝批准,贾元春准备省亲。荣国府获得这一讯息,筹措大量资金,建成极其气派的大观园和行宫等,贾政的手下人认为,贾元春既是贵妃,就应该享受超级待遇。“众人都道:‘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尚节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第十七回)

贾元春是贵妃。无宵节的晚上,贾元春按时回到家中,欣赏到了“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见到至亲的亲人,正与弟弟贾宝玉倾诉亲情,尤氏和王熙凤等人请贵妃赴宴。“尤氏、凤姐等上来启道:‘筵宴齐备,请贵妃游幸。’”(第十八回)

贾元春是贵妃。为了承接荣国府部分业务,贾芸又是讨好贾宝玉,又是向王熙凤送礼。贾芸的朋友送给自己一些麝香和冰片,他送给王熙凤,并说贵妃宫中也需要这类东西。“贾芸道:‘因此我就想起婶子来。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下,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式,方不算遭塌这东西。’一边说,一边将一个锦匣举起来。”(第二十四回)

贾元春是贵妃。端午节临近,贾元春向家中寄钱,安排家人到清虚观做一场法事,袭人向贾宝玉汇报了这件事。“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二十八回)

贾元春另有一个身份是娘娘。娘娘的解释:一指皇后或贵妃;二指女神。贾元春既不是皇后,也不是女神,故知她的身份是贵妃。贾元春安排家人到清虚观做法事,不仅向家中寄来钱,还送来许多礼物。袭人向贾宝玉作了汇报,命令小丫头将娘娘所赐的礼物全部拿来,让贾宝玉过目。“说着命小丫头子来,将昨日娘娘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二十八回)

(二)时探春待字闺中,故此“王妃”绝非探春

贾探春其人,《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的女儿,是贾宝玉的同父异母妹妹。贾探春在府内被称之为三姑娘,与贾宝玉、贾迎春和贾惜春一起由贾母一手抚养长大,受到了良好教育。林黛玉进贾府之后,她搬进王夫人住处。元春省亲之后,她住进大观园。贾探春是位精明能干的少女,有决断能力,故得“玫瑰花”之美名,连王夫人与王熙凤都让她三分,王善保老婆抄检大观园时被她狠扇一耳光;她是大观园中才女之一,工诗善书,趣味高雅,重建海棠诗社;她又是当家理财的能手,奉命取代王熙凤理家。主政期间,她对大观圆事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展现了雄才伟略。

众人所提及的王妃绝不可能是贾探春。前八十回文本中未见贾探春已许配人家的文字,更没有发现她许配某位王子的蛛丝马迹。贾探春在群芳开夜宴时抽中杏花签,签上有“必得贵婿”的明确标注,可见贾探春中了支上上签。因为贾探春人生最好结局莫过于“跃龙门”,所以众人才期望她将来能够成为一位身价倍增的王妃。

三、从“真事隐”视角寻觅此位王妃

《红楼梦》是部“真事隐去”的著作,所隐内容大都是作者曹雪芹的家事。从此次占花名所展示的内涵来看,这与《红楼梦》判词和曲子都是一样的,内中确有所隐。无风不起浪。曹雪芹利用贾探春的占花名中透露荣国府有人是王妃的信息,主要目的是为了暗示自家有王妃的事实。既如此,必须从“真事隐”视角寻觅此位王妃。说白了,就该从曹氏家族史上找到那位王妃。

 贾探春所占花名有其喻意。

占花名游戏玩法——将象牙制成的多个花名签子放进竹雕的签筒中,用力摇晃使之错乱,再用骰子掷点定人,由中者从简里抽取一枝签。签上画着一种花,有评价这种花的一句成语,还有吟咏这种花的一句旧诗,最后根据该签上的提示决定如何饮酒取乐。这些花名、成语和诗句象征得签者的特点,或隐示其未来的遭遇。例如,薛宝钗抽中的签画着牡丹,题词是“艳冠群芳”,还有用小字镌刻着“任是无情也动人”诗句。该花名签喻指薛宝钗容貌之美压倒大观园群芳,她即便在静默时,也有特别动人的魅力。薛宝钗外貌酷似唐代绝色佳人杨玉环,她的美貌曾经点燃少男贾宝玉的爱情火苗。贾元春多赐薛宝钗一份红麝串礼物,薛宝钗常佩戴在手臂上。有次,贾宝玉非要索看薛宝钗的红麝串不可,她在解衣时露出雪白的臂膀,竟使贾宝玉想入非非。此次薛宝钗掣出牡丹签,贾宝玉又拿着那支签发呆,口内颠来倒去念着那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那么,贾探春所占花名当然也是有所指的。贾探春所占花名为杏花,签名是“瑶池仙品”,签上诗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日边红杏倚云栽”出自唐代高蟾诗作《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作者表达无限向往科举中第的心情。唐代科举尤重进士,新进士待遇极优,每年曲江会,观者如云,极为荣耀。“日边”象征着得第者春风得意、前程似锦,“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自此出人头地;“倚云栽”象征日后有人凭此恃,承受恩宠。旧时女孩子只有嫁个好人家,才能妻以夫荣。贾探春抽得“必得贵婿”的好签,红杏指探春,红杏倚云就越发娇艳,且有凌云之势,意为贾探春将来嫁得贵婿,享受荣华富贵。众人觉得贾探春有王妃的福气,于是纷纷向她道喜。就在所有人向贾探春道喜的喧闹声中,曹雪芹不失时机公开了荣国府先前已有人是王妃的秘事。

专属判词和专属曲子超前暗示贾探春的命运。

贾探春的专属判词:

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探春的专属曲子——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观之忘俗”,贾探春天生丽质,且才干出众。凭此两大优势,她将来嫁入王府是完全有可能的。根据贾探春的判词和曲子进行预测,贾探春日后将会远离亲人。但她的结局有两种可能,一是探春和王昭君以及文成公主一样,嫁到番邦外族,做了王妃。二是探春嫁给当朝王族,也做了王妃,由于夫唱妇随的原因,她离家有千里之遥。

曹氏家族史上果真有位王妃。

《红楼梦》所采用的主要素材来自曹家,所揭示真人真事确实通向曹家。只是因为曹雪芹绝后,还因其叔叔曹頫是朝廷重要钦犯,曹氏家庭档案才没有延续性。曹氏家族史上有没有出现一位王妃呢?值得庆幸的是,清史档案和当时的文人文章中均保存了大量信息,曹雪芹的大姑妈曹佳嫁给平郡王爱新觉罗·纳尔苏,成了地地道道的王妃。

曹佳,曹寅之女,曹雪芹大姑妈,于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嫁于镶红旗平郡王爱新觉罗·纳尔苏。这门亲事由康熙皇帝亲自指婚,结婚后的曹佳被赐满姓曹佳氏。

爱新觉罗·纳尔苏,又称爱新觉罗·讷尔素,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七世孙,生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其父是爱新觉罗·纳尔福亲王。

曹佳氏在爱新觉罗·纳尔苏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地位。爱新觉罗·纳尔苏共育有七个儿子,曹佳氏一人给他生了四个儿子。曹佳氏所生的四子分别是:第一子多罗平敏郡王爱新觉罗·福彭,生于清康熙四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公元1708年);第二子固山贝子品级爱新觉罗·福秀,生于清康熙四十九年闰七月二十六日(公元1710年);第三子三等侍卫奉国将军爱新觉罗·福靖,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九月二十日(公元1715年);第四子爱新觉罗·福端,生于清康熙五十六年七月十五日公元1717年)。

爱新觉罗·纳尔苏于雍正元年获罪。雍正五年十二月(公元1727年),雍正皇帝下旨查抄曹家时,爱新觉罗·纳尔苏未能对曹家起到保护作用。

曹佳氏的亲生子福朋作为王室成员,后来得到乾隆皇帝的器重和重用,于乾隆十三年的时候去世。

出示曹氏家族有王妃的相关文献资料。

曹寅奏折表明其女儿确是王妃。曹寅是曹雪芹祖父,他的第一任妻子是顾氏,江南大户之女。顾氏病逝后,由康熙皇帝指婚,迎娶李煦的堂妹李氏为继室。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公元1706年),孙氏去世不久,曹寅未能亲自送女出嫁,特用奏折形式向康熙皇帝汇报女儿出嫁等情况。

江宁织造曹寅奏王子迎娶情形摺

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前月二十六日,王子已经迎娶福金过门。上赖皇恩,诸事平顺,并无缺误。随于本日重蒙赐宴,九族普沾,臣寅身荷天庥,感沦心髓,报称无地,恩维倘恍,不知所以。

伏念皇上为天下苍生,当此严寒,远巡边塞,臣不能追随扈跸,仰奉清尘,泥首瞻云,实深惭汗。臣谨设香案九叩,遵旨于明日初六起程赴扬办事。

所有王子礼数隆重,庭闱恭和之事,理应奏闻,伏乞睿鉴。朱批:知道了。

《爱新觉罗宗谱》记载曹佳氏是平郡王讷尔苏的王妃。中华书局出版《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一书附录《有关讷尔苏的世系及其生平简历的史料》载:

清廷《列祖子孙》直格档玉牒备查

第二本载:“讷尔苏......嫡福晋曹佳氏,通政使曹寅之女。”

第三本载:“福彭......嫡福晋曹佳氏、通政使曹寅之女所出。”

第三本载:“福秀......嫡福晋曹佳氏、通政使曹寅之女所出。”

第三本载:“福靖......嫡福晋曹佳氏、通政使曹寅之女所出。”

第三本载:“福端......嫡福晋曹佳氏、通政使曹寅之女所出。”

庄亲王允禄奏折提及曹寅女儿是王妃。雍正五年十二月(公元1727年),曹頫在江宁织造任上“犯了事”,由绥(隋)赫德接任。雍正十一年十月(公元1733年),绥(隋)赫德钻营老平郡王讷尔素案发,雍正皇帝下旨交由庄亲王允禄负责审讯。雍正十一年十月初七日,庄亲王允禄奏审讯绥赫德钻营老平郡王摺中说:“据绥赫德供称:‘今年二三月间......沈姓人带了老平郡王的小儿子,到奴才家来,说要书架、宝月瓶......我想,小阿哥是原任织造曹寅的女儿所生之子......’ 因其不吐实情,随传唤原平郡王讷尔素第六子福静讯问......”

萧奭文中也记载曹家有王妃。据传,曹寅的两位女儿都是王妃,一是长女于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嫁平郡王纳尔素为妃;二是次女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嫁某蒙古王子为妃。萧奭在《永宪录续编》中记述曹家有两位王妃。长女于康熙四十五年嫁平郡王纳尔素为妃有稽可查,但次女嫁某蒙古王子为妃已无资料可考。《永宪录续编》记述曹家有两位王妃:“頫之祖□□与伯寅相继为织造,将四十年。寅,字子清,号荔轩,奉天旗人;有诗才,颇擅风雅;母为圣祖保母,二女皆为王妃。及卒,子颙嗣其职;颙又卒,令頫补其缺,以养两世霜妇;因亏空罢任,封其家赀,止银数两,钱数千,质票值千金而已,上闻之恻然!”

在封建社会里,攀龙附凤的心态人皆有之,无论哪家有女幸运的成为王妃,那家人都会觉得喜从天降。曹雪芹大姑妈曹佳氏被封为平郡王爱新觉罗·纳尔苏的王妃,对曹家而言,就是堂堂正正的皇亲国戚。曹雪芹独出心裁的隐存下这一事实。不仅限于此,《红楼梦》作者的家族史上曾出现王妃,是用铁一般事实再次说明“真事隐”和“假语存”并非空洞无物。只要研究者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探得清隐伏在红楼深处的若干个“真人真事”。由此前行可预见“红学”研究的光明前景,作者完整家世曝光之日,就是“红学”纷争的终结之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