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物志:T镇杨老庄雨人史记之养蜂人
拐弯不一定是个错误。
临出门道别时,他要和我比年龄。知道我是1972年生人,他笑了,你还是个娃呢。
他是老王,甘肃环县人。已经70多岁,在杨老庄这呆了十年了。
沿着田埂走路,我还想着T镇政府大楼停电的事。今天的计划或许因为这个停电要泡汤了。
田埂一旁是渠,没有水。几天的下雨,也没存住什么水。渠里面有些垃圾,方便面和火腿肠袋,白色的塑料袋,废纸,白色的,黄色的,蚊蝇嗡嗡着,传来些发馊的味道。
田埂另一旁是玉米地,走过玉米地,是荒地,没有种什么,长满了野草,绿意满眼,望不到边。
上午九点多,天却继续阴沉着,远山被一大片的乌云遮住,灰蒙蒙的,那些阳光正努力地穿透这些乌云。我已经看到一些刺目的光纤向大地喷射下来了。
再走两公里,我就回到原点。这条路,我很熟悉。
万家堡子,来杨老庄的第二天一早,我就无目的地走上了这条田间路,不久,就遇见了万家堡,还走进去和一个六十多的万老汉聊了会天。
万家堡与赫赫有名的红军将领赫光有关。
赫光是红24军军长,本名万锡绂,毕业于平凉一中,曾入伍军阀吴佩孚军队,后加入共产党,在山西国民革命军中开展兵运活动,并发动“平定兵变”,任新成立的红24军军长。1931年军阀石友三部师长沈克伪降,在山西阜平县设计伏杀了这位年仅29岁的红军军长。
万家堡正是赫光将军的故里。年轻时他投笔从戎,从此再未回过故乡。而万家堡在漫漫的历史飘摇中还在着,他的后人有很多也承继了万家的书香之风,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每次从万家堡子走过,都会给堡子拍几张照片。不知这个堡子,会不会在雨中渐渐的随时光消失。
或许是我多虑。万老汉说,堡子已被列为政府的文保单位,堡子前面的地也被征了,种着树和灌木,渠上还特意建了一座小桥,可以直通堡子。
几乎是每天,我都要从万家堡子前走过,然后沿着乡间的土路往回走。
今天我拐弯了。
我是从那一片野草地拐弯的。
我想走在这一大片草丛里。脚下是不知名的盛开着的碎碎的野花,像星星一样在绿色的弥漫中闪耀着,也有小小的昆虫惊慌的飞起又落下,野草没着我的鞋子。我在想,草丛里或许应该有一条蛇的,我很期待它的缠绕。然而什么也没有。
其实我是想绕到万家堡子的后面看看。
当我穿过草地,就看到了几间破旧的平房。我站在平房的后面,看那些遍布青苔的土墙,再往上就是黑黑的老瓦,掩映在一排树木后。
我靠近它。
靠近的时候就看见了一条狭长的小路。房子和玉米地之间。
沿着路走进去,是个老砖的拱院门。
这房子还有人住。这么想着,院子里就出来一个老汉和我打招呼。
来咧。仿佛我们认识。我也就就回答,来了。并简单介绍了下自己。
他不懂什么具体单位,只是重复了一句,银川报社的啊。
进来进来!我就进了院子。
院子很老旧了。老汉说自己在这住了十年多,十年前从甘肃环县过来买下的院子。
老伴去银川给打工的儿子带娃去了。老汉说就他一个人。
问老汉寂寞不。
老汉说,咋不寂寞咧,没钱花,就很寂寞呢。
这多好啊,多安静。城里压力大呢,干啥都得花钱。
是咧,在你们银川,上个厕所都花钱,有次我在银川上厕所,还花了五毛钱!老汉对这个上厕所花的五毛钱看来是很不满意的。
现在城里上厕所不用花钱了。我告诉老汉。他有点吃惊,是嘛,那好哇。
问老汉种地没。
没种地,俺没地。就是在房前种了点玉米,一点蔬菜。
那靠啥生活。
养蜂呢,不过今年天旱的厉害,四窝蜂死了三窝。
我想看看那剩下的一窝,还有蜂蜜。老汉又说,没了没了。不知他说得啥意思。
一年五千多块钱,老汉说自己养蜂。贵咧,一斤70,三营那卖100一斤呢。
一个人住,老汉把屋里收拾的很干净。院子里也收拾的很干净。院里一条小狗朝我叫了几声,不吭气了。有个塑料大棚,晒着些枸杞。老汉自己就种了这么多,也就几斤吧。
坐在屋里的炕上,东拉西扯。知道老汉有四个女子,都嫁到村里。估计这也是他来T镇的原因吧。
院子里溜达了一会,窗台下几个小花盆,种着绿植。青青翠翠的。
你还是个娃呢。养蜂老汉又这么说。
是的,在这个不像70多岁的老汉的眼里,我确实只是个娃,四十多岁的娃,白发,胖着,过着和他一样的生生死死的人生。
从老汉家往右走,就是万家堡子了。
我绕到堡子的另一侧,是又一家院子。几条狗叫着,这个院子新一些,大概盖了不几年吧。门口两侧是玉米地,不过主人还是特意开辟了一块地出来,种了一些花什么的,几朵红色的不知名的花已经盛开了,在满眼的绿色里,鲜艳欲滴。
再往回走。
万家堡子的一面墙已经塌了一段。蒲公英在断墙上摇曳。再走几步,大概是人为的掏出的一个洞,弯腰可以通过,我顺着洞往里望,玉米地,小径,安静着,静谧着。
此刻无人出没。
打或赏请扫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