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你穿高跟鞋吗?
一
说起高跟鞋,男人们总会摇着头说,那么不平衡的一个东西,女人们穿得咬牙切齿却又欲罢不能。真不明白它究竟有什么神奇的魔力。
高跟鞋这种东西据说不是给女人发明的,说法之一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觉得自己身高过矮,无法体现自己的“威望”,所以才发明并且使用了历史上第一双高跟鞋。
所以你看,这东西与生俱来就带有“提升人威望”的属性。
据说后来有跟的鞋在男人骑马的时候可以帮助卡住脚蹬,所以就慢慢地延续下来了。因此高跟鞋的最初使用者是男人。
女人的身高劣势自然比较明显,慢慢的,当男人们厌倦了比较谁的鞋跟更高的时候,女人们却默默地保留了这样的设计,让它至今流行了400年。
高跟鞋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高的,跟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细的。人们是在慢慢适应了之后才逐步提高了难度。
同样的,一个从来没有穿过高跟鞋的女人不太可能一开始就驾驭12寸的细跟高跟鞋,那是高跟鞋里的终极挑战。
小女孩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粗跟高跟鞋,鞋跟也就是4寸或者6寸,这种还算是比较容易平衡,穿起来也没有那么累。
慢慢的,当掌握平衡不再是问题之后,鞋跟开始越来越高,从6寸到8寸、10寸,甚至是12寸。鞋跟的宽度也从粗粗的方块过度到梯形,最后是一跟细细的针。
有人戏言,高跟鞋绝对可以当作防身武器,那个鞋跟无论是抬脚踢,用力踩还是拿在手里挥出去,都是可以伤人的。
二
穿高跟鞋很累,鞋跟儿越高走路越累。没穿过高跟鞋的人一定无法体会其中的辛苦。
穿高跟鞋讲究地面,不能太光滑,因为着力点很小,很难平衡;不能坑坑洼洼,因为鞋底和鞋跟很难在一个平面上保持平衡。
穿高跟鞋怕走下坡路,因为踮起的脚尖本身就在向下倾斜,路再给一些坡度的话会很容易向前摔倒。
高跟鞋最怕的就是那种排在地上的出风口,就是那种由钢片排成的密密麻麻的小格子。每个格子的宽度刚好等于细跟高跟鞋的宽度。
是有意设计的吗?
如果出风口的面积只有一两平方米,可以绕着走,哪怕绕到马路上,但如果出风口的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而且无路可绕,那绝对是灾难发生的地方。
你不知道哪里有设计这么奇怪的地面么?穿平底鞋的人当然不会记得。
Dundus广场地下停车场电梯一楼出口外,就有这样一片让人无法逾越的“海洋”。
别问我是怎么记住的。
设计师一定是个男人吧?
三
既然这么难,为什么还要穿高跟鞋?
因为它本身的属性:提升。
穿上高跟鞋的人会告诉你,“嘿,你好矮啊!”
特别是经常在身高上占弱势的女人,穿上高跟鞋之后至少在物理上解决了“仰视”别人的问题,相信我,这对于提高自信心绝对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高跟鞋其实还有一些附属的效果。
因为脚面前倾,因此整个人身体要向后一点才能保持平衡,所以穿高跟鞋的人站姿都很挺拔,目的是保持重心。
因为踮着脚走路,因此小腿肌肉被拉长,在视觉效果上更瘦,更结实,因此穿高跟鞋的人往往会被低估体重。
为了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走路,人的姿态会稍缓慢、更平稳,因此穿高跟鞋走路的女人会更摇曳。
所以女人们说穿上高跟鞋提升的绝对不仅仅是身高,而是内心的自信和优雅。
穿着高跟鞋时走路和站立哪一个更累?答案是站立。在根基不稳的情况下,保持不动的平衡是很难的,而高跟鞋代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在穿着高跟鞋的情况下,人很难一只脚站立。3秒5秒也许可以,时间长了肯定要摔倒。
但是恰恰在摔倒之前,另外一只脚落地,于是带来了片刻的平衡。之后再抬起一只脚,平衡又被打破。如此循环往复。
穿高跟鞋的女人,自然而然地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切换,游刃有余。
我们的生活其实也同样经常处在不平衡的状态当中,这一刻需要关注工作,下一刻需要关注家庭;这一刻强调赚钱的重要性,下一刻又要强调享受人生。
女人的身份也需要经常的转换,这一个是繁忙的雇员,下一刻是万能的母亲。
我们在不同的事情上反复努力,看似摇摇晃晃,但是只要最终的目的一致,动态的不平衡同样可以达到总体的平衡。
关注点的切换其实正好平衡了我们的人生,它让我们不至于过分劳累,也不会过分享受,我们不会偏向任何一方。
有人说,穿高跟鞋的女人是那些平衡能力更强的人,她们往往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也许她们从平衡重心开始训练,慢慢地学会了平衡人际关系,平衡工作和生活。
不信你去看看那些长期穿着12厘米细跟高跟鞋上下班的女人,她们一定是对工作、对生活都有要求的人,她们往往自我要求甚高,自律性很强。
四
这个世界上当然还有很多不穿高跟鞋的女人,她们要么内心特别的自信,完全不需要靠外在的装饰来证明自己,她们的能力比高跟鞋高得多。
又或者她们已经放弃了跟男性、跟其他争奇斗艳的女性竞争,自己过着自己悠闲的小日子挺好。
当然,生理学家说,并不是每个女人的脚踝都可以支撑高跟鞋上自己的体重。所以如果你穿上高跟鞋就会摔跟头,也许那根本不是你的错。
让我想想,我是从哪一年开始穿细跟高跟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