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怎么变得如此不值钱
前几天,某女明星被国家有关部门执以2.99亿的罚款,结果,那个女明星很快就缴纳完毕。
也许别人看起来,这是个天文数字,可对于现在的所谓的流量明星来说,一亿元真的像前首富王健林说的,就是一个小目标。那个女人在出事前,拍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片酬高达1.6亿,即每天可赚208万元。
说到这儿,估计很多人清楚了1.6亿的体量,这个女演员一天的收入相当于大部分中国人一辈子的收入。
要是说起来,都会说当明星不容易,想当流量明星要付出很多,你付出再多,一天付出能顶很多人一辈子?
被罚的这个女明星在当今的红星中应该不是最厉害的,也就是说,片酬比这个女明星高的大有其人,现被朝阳警方涉嫌强奸罪抓起来的吴X凡,他的收入应该比这个女的不低。此外,还有好多好多。
我一直思考不清楚的问题,最近随着这些劣迹艺人的出事,我大概知道一些了。他们能成为流量明星,他们能有这么高的片酬,都是资本投资推动的结果。
她们不过是资本的玩物,资本以傀儡的形式把他们推到前台吸引眼球,资本才便于在后面做人不知、鬼不觉的小把戏。
现在,一部不管多烂的片子,不管多烂的演员,票房动不动就是十几亿、几十亿,你要真的以为,电影票卖了几十个亿,那你真的傻透了,这个几十亿仅仅是对外标榜的一个身价而已,其实,电影收入到底多少,估计只有少数几个圈内人知道最真实的答案了。
假如你还想不通的话,你就想想,为什么几十亿票房的电影放映下来,制作电影的各方都亏损了呢,除了极个别的利害关系人。
寻根溯源,还是互联网催生了粉丝经济,助长了饭(fan)圈文化。艺人通过网络增加知名度,网络需要艺人增加关注量和使用量,他们相互促进,艺人通过网络平台圈粉,为了赢得艺人的欢心,粉丝们为艺人代言的产品买单,为艺人打赏,或者送艺人礼品,最后让艺人赚了盆满钵满。
有人可能会骂粉丝没脑子,可在一个教育还不是非常普及的社会,如何保证从几岁到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盲目、不追星,这是一个比脱贫更难完成的课题。一个月收入不到5000块的人,整天在网上给日收入过万的人打赏,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是人口大国,文化水平不高、自己约束能力不强的人,那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只要稍微进行引导和诱导,让他们花钱都不是很难的事。
资本通过投资粉丝经济,以粉丝名义上养明星,其实是在满足资本嗜血的需求,这是中国很多不正常现象的本质。
我这么说,估计有人反驳,追电影和文化明星的事,不仅仅中国有,美国和西方都有,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哪个国家和社会,娱乐界的人受到的关注度比其他领域的人都要高,明星过的日子比一般人都要好。可人家的税收和法律制度管理更加严格和严谨,明星收入奇高时,社会要通过税收政策或者其他的法律,对明星过高的收入进行调节。记得以前看网球时,解说员介绍天王费德勒时,说你别看他的收入在排行榜上多高,可他真正能到手的没多少,甚至在他们家园丁面前,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尽管他在球场风光无限。瑞士有杀富济贫税,由于收入中的绝大部分都交税了,以至于有段时间,费天王甚至威胁说,要把自己的户口迁到阿联酋去,在那个国家,收入是不用纳税的。
在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就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全体人共同富裕。”这个想法是好的,假如我们不能完善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对收入过高的人没有闲置,对收入过低的人不能进行保护,最后就会出现“马太效应”,即有钱的更加有钱,贫困的愈发贫困。
那些先挣到钱的明星艺人,他们将挣来的钱变成资本,进而去剥削和虐夺穷困的人,这也就是,任意一个稍微有点名气的艺人,他们要么通过资本市场赚个盆满钵满,如、黄晓明等影视明星,要么就是通过资本哄抬身价,最后也能进军资本市场。
前天晚上,从中关村回家,通过某APP平台叫了一辆车,由于怕打车难,因此,平台推荐的车型也没有认真研究,不一会儿,有辆奔驰停在我的面前。为了维护平台的信用记录,车来了,我也不好退,只能咬牙坐进去了,我问了一下司机,这车是什么型号,司机告诉我,这是S350,我吓了一跳。
路上,我跟司机聊天,我说你一个月能挣2万吧(我故意夸大了一些),没想到,司机很轻蔑地说了一句,每个月都3万5吧,瞬间,我感觉下巴掉下来都上不去了。心里一个劲地悔恨啊,今天晚上,我算是开了“眼界”了。
到家结算车费,差不多比一般的车高出2倍以上。我在心里暗暗地跟自己说了一句,钱对我还真的是个钱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