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刚到陕北根据地时住在瓦窑堡

李德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记述了中央红军刚到陕北根据地时住在瓦窑堡,苏区面积较小贫瘠还不巩固,四处受到威胁。

1935年11月,国民党军队有20万人,与只有2万兵力的一方面军相比是10倍的优势。

东北军的10~12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近10万人封锁了苏区南部。

他们的阵地向北一直延伸到包括延安在内的根据地附近,向西到甘肃南部。

东部宜川地区,有杨虎城的第17路军的两个师把守,另外两个师在绥德镇守黄河渡口。

由胡宗南指挥的第86师,则以坚固的榆林城为据点,扼守着北部,除此之外,在甘肃还有胡宗南的4~5个师作为后备部队。

另外,还有三马的3~4个步兵师和兵力不详的骑兵团,总计大概有5万人,他们的地盘从宁夏经甘肃一直到青海。

然而,这样显赫的兵力不过是迷人的假象。

第一,国民党军队驻地相距很远,兵力分散,东西相距800公里,南北相距约500公里,中间是苏区。

第二,他们主要只限于防守巩固的地盘和重要的交通线,不敢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战,甚至在推进地区,他们也放弃了有效的、但是费力费时的所谓堡垒主义战术。

这里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士气低落,特别是东北军和17路军的一部分尤为突出;另外,地方将领之间,地方将领与中央军指挥官之间争权夺利,结果是消极被动,互不协作。

因此,尽管敌人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一直没有发生效力。
这样,红军就可以自由行动,自己选择作战目标,进攻敌人单独的部队。

在一方面军到达之前,刘志丹和徐海东已经消灭了东北军的两个旅,并给了110师以承重的打击。

11月,新编第一方面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当时毛主席在瓦窑堡)109师受到重创。

张学良原来对蒋介石的进攻命令就执行不力,现在干脆停止了进攻。

不久,他与红军签订了秘密停战协定,我方是周恩来和博古去协商的。

为了掩人耳目,没有成文的协定,条款中有一条规定,双方的军事行动应该相互协调。

其他的敌对军队,首先是第17路军大体上也放弃了积极的军事行动。

从此,陕北苏区的军事局势开始稳定下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