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元认知能力 | 心理词条

发布时间:2021-07-04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现象?

同样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工作几年后,有的人加薪升职,而有的人去原地不动

为何都是读书?有的人读完可以不断提高,有的人读书再多也没什么改变

你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真的很大,为何这么大的差异啊?其实人与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元认知能力的强弱不同。

一、

阐述定义

元认知能力的实质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

元认知又称为反审认知、反省认知、超认知、后设认知。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国内有研究者将元认知定义为 ,个体对自己认知系统的了解以及对自己如何进行认知系统信息的处理决策过程。

二、

背景来源

元认知(Metacognition)一词最早出现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H.Flavell)在一九七六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

在众多的元认知定义中,以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Flavell所作的定义最具代表性。1976年,他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

1981年,他对元认知作了更简练的概括:“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美国学者乌尔里希·伯泽尔在《有效学习》一书中介绍元认知,做出更详细的解释是——搞清楚我们的大脑是如何理解事物的。也可以说,元认知是要学会如何从思维活动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对人们的认知行为多一点了解。

三、

案例研究

马塞尔·威茵曼的研究结果:有能力管理思维过程的学生,成绩远远超过那些智商超高的学生,元认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占40%,而智商方面的影响只占25%。可见元认知对学习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元认知不但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还能决定所做事情合理不合理呢。

乌尔里希·伯泽尔就举过这样案例:一个朋友在写东西之前,总会突然冒出一个似乎很有道理的主意,而且看起来无懈可击。比如,他要给太太写封邮件,请太太周六晚上照看孩子,因为一个大学同学刚好来了,要和自己见个面。

可是当他开始写电子邮件的时候,逻辑完全崩溃了。他意识到那点理由完全没有说服力,因为自己刚刚和那个大学同学见过面,而太太也不会接受这个理由。

于是,这封邮件还没写完就把它丢进了垃圾箱。用朋友的话说——使用了几个元认知的问题,发现了自己的逻辑漏洞。

四、

相关科普

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联系着学生是否具有较多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面的认识,并能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策略也是一个元认知的问题。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证实,元认知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效率高,学业成绩好;反之亦然。

国内外的学者对学生在阅读、记忆、写作以及解决问题等智力活动中的元认知作用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1985年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一种新的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其中智力的成分理论指出,智力含3种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和元成分。

在3种成分中,“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他指出:“毫无疑问,在目前的概念体系中,元成分是智力发展的主要基础。”

我国知名学者董奇则指出:“自我监控作为人类意识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个体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是人类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成功地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是人类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以致日臻完善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由此可见,发展自我监控无疑是人类个体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发展任务之一。”

不难看出斯腾伯格所说的元成分以及董奇所说的自我监控,就是我们所说的元认知。

五、

个人建议

元认知对学习如此重要,我们要怎样提升元认知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刻意练习

依据《刻意练习》一书,所谓刻意练习指的是依据专注、反馈、纠正三大原则进行有目的地练习,有目的地对元认知进行练习。

每个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很容易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近几年也冒出过各种时髦的词语,比如心流、Flow。

这种“主动的全神贯注”判别方式是,你是否能在让你沉浸的活动中,提升特定的技能,也就是跳出来引发深入的思考,而不是被此项活动牵着鼻子走。

看似“完全沉浸”与“跳出来”思考有所矛盾,但其实不然。刻意练习都是由兴趣和练习组成的正循环。

2. 经常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说的就是反思。

我们每天的生活像河水一样流淌,如不做停留则很难攫取生活中的智慧,而反思复盘能让我有机会思考有什么经验可以获得、有什么教训可以汲取。

如此,这样就可以在下次面临类似问题时,能避免再次出错。

3. 练习冥想

所谓冥想指的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呼吸和感受上,放松身体,专注当下,对当下保持全然的觉知。

冥想可以带来极度的专注,继而帮助我们提升元认知。如果冥想过程中觉察到自己走神了,我们可以通过深呼吸,把心拉回,让身心重新合一。

具体怎么练习呢?可参考以下三个建议:

01.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

02.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03.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元认知很有用,很神奇,就如老子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但是真正拥有它非易事,需要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获得。

原创:天蓝心怡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相关推荐

  •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一.能力的种类 人的能力是各种各样的,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像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 ...

  • 《理商:如何评估理性思维》【3】

    . %<理商:如何评估理性思维> 译者序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理性的概念主要起源于西方.从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其主要内容,甚至核心内容就是理性.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人伦和仁 ...

  • 世人只见左宗棠的狂,却不知他的能力有多强

    左宗棠 1 童年:打小不懂谦虚是怎么回事 左宗棠排行第三,是家里的"幺儿",人称"左老三". 他自小体弱多病,母亲余氏对他百般顺从.疼爱有加.家庭的宠爱,让左宗 ...

  • 为什么会追求完美主义?如何对待不完美?| 心理词条

    发布时间:2021-03-21  1.阐述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仿佛也总是陷入这种高标准的生活要求中,比如 总是希望别人对自己持有好感 希望所做的事被所有人称赞 经常重复做一件事直到满意 希望周围人 ...

  • 美化记忆,为什么有的记忆感觉并不真实?|心理词条

    一 案例呈现&观点引入 1.[案例1] <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一书中,研究人员对30个研究对象从出生到30岁,做了一个长达30年的,早期家庭关系和个人成就之间影响因素 ...

  • 失眠,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心理减压法上集。。。

    做志愿者能减压 青壮年"猝死"敲响了警钟 在青壮年中频频发生的心源性猝死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一位院士级专家特别强调了"减压"的重要性.因为相当一部 ...

  • 觉察:让你更懂自己 | 心理词条

    发布时间:2021-04-25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懂自己,可殊不知只有先懂得自己,才会慢慢让别懂你.因为"亲爱的,在你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让你更懂自己的方法就是--觉察. ...

  • 点燃好奇心,扬帆起航 | 心理词条

    发布时间:2021-04-25 阐述定义 这个世界里,谁曾不是个好奇的宝宝呢?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 ...

  • 年营收超6亿,肖厂长靠这3种元认知能力做到

    你永远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 这目测是今年最扎心的一句话了. 对想赚到更多钱.最好能实现财务自由的你来说,想要提升认知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读完了<肖逸群的创业手记>,发现书里就有这个问题 ...

  • 有趣的心理词条

    [闪光灯记忆] 当对某件事的记忆是如此的深刻,以至于个体不论何时都能生动的回忆它,犹如这个记忆被永久的呈现在屏幕上一样的时候,我们就把这种记忆叫做"闪光灯记忆".也就是我们在各种文 ...

  • 符号磁力 | 心理词条

    发布时间:2021-04-27  阐述定义 自我认同最早由Erik H Erikson提出,指个体人格发展的成熟性.连续性和整合感[1],主要形成于青年时期.目前有很多社交焦虑与自我的相关研究: 张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