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人朱肱及其《北山酒经》
湖州是著名的茶乡,是陆羽《茶经》的诞生地,这已经为许多人所熟知了。但和酒渊源至深的湖州也是著名的酒乡,对于这一点,一般读者可能就知之不多了。事实上远在秦统一以前,时称菰城的湖州便已有“乌巾”、“程林”二氏酿造的美酒名世。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灭楚,次年,改“菰城”为“乌程县”(今湖州)。郑元庆《石柱记笺释》卷一载:“秦时乌巾程林以酿美酒,县因得名”。《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引《西吴里语》云:“秦有乌氏、程氏,各善造酒,合其姓为乌程县。”乌程出美酒,中国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在酣醉高歌中赞许过乌程美酒。“诗仙”李白不远千里,慕名赴湖州畅饮乌程酒,这一传奇故事,为明代小说《警世通言》和《今古奇观》所乐道。白居易、李贺、罗隐、欧阳修、苏轼、秦观、王安石等都留下过有关乌程美酒的诗篇。湖州是宋代酿酒发达的地区之一。酿酒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品种上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从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可以知道,当时湖州在全国有名的酒有六客堂、爱山堂等。正是源于这块具有浓郁酒香的土地的浸润,才有了北宋湖州人朱肱那部彪炳中华酒文化史的《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关于酿酒工艺的专著,是宋代制曲酿酒工艺理论的代表作。作者朱肱(1050—1125年),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年更号大隐翁,因曾官奉议郎,人称朱奉议。北宋吴兴(今湖州)人。据周密《齐东野语》卷七“朱氏阴德”条记载:朱肱祖父名朱承逸,居湖城东门,为湖州孔目官,乐善好施。有一天五更时赶往郡府,经过骆驼桥,听到桥下哭声甚哀,让仆人下去察看,见一男子携妻儿在那里。问他为何悲哭,男子说:“欠债主家钱三百千,连本带利已数倍。债主追讨不止,家中无以偿还,全家准备在此投河自尽。”朱承逸听后非常同情,派仆人护送其回家,并亲自前往其家,正见债主家一群悍仆,群坐在男子家门口。朱用好话劝告他们说:“你家主人因为三百千钱的缘故,将使他们四人死在河中,你们这些人能安心吗?幸亏被我看见了。你们赶紧回去告诉你家主人,他现在既然没有什么东西拿来还债,逼迫他又有何帮助!我当替他代还本钱,可将原债券马上拿来。”债主听说了这件事,既惭愧又恐惧,就听朱承逸的劝告,如数收取了债款并交还了债券。欠债男子感动得哭了,表示愿意终身替朱承逸当奴婢,朱不答应,又拿了二百千钱资助给他后才离去。当年,朱承逸家生了一个孙子名字叫朱服。熙宁年中,考中金榜第二名,做官到中书舍人。第二个孙子朱肱,亦进士登第,以名节著称。朱家于是成为湖州当地名门望族。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十一也云:“朱承逸,霅人,积善好施,庆历庚寅岁,以米八百石作粥散贫,是岁生孙,名服,熙宁中金榜第二人,仕至中书舍人。服子彧、次孙肱亦登第,著名节,遂为吾乡名族焉,天之报善,昭昭也如此。”
朱肱父亲名朱临,字正夫,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据方勺《泊宅编》卷下:“朱正夫临,年未四十,以大理寺丞致仕,居吴兴城西,取训词中‘仰而高风’之语,作仰高亭于城上,常杜门谢客”。朱肱兄名服,字行中,官至中书舍人,《宋史》有其传。朱肱则于元佑三年(1088)中进士。朱氏堪称儒学世家,里中称之为“一门三进士”,即临、服、肱三人也。
朱肱中第后曾任雄州(今属河北)防御推官、邓州(今属河南)录事参军、奉议郎直秘阁等职。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日蚀,上疏谏言灾异,指摘当政时弊,忤旨罢官,退居杭州大隐坊,酿酒著书,自号大隐翁。其间对《伤寒论》深有研究,著《南阳活人书》。值朝廷重视医学,遍求精于医术之人,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朱肱遂被征为医学博士,负责朝廷医药政令。次年,因直言时事,“坐书苏轼诗”获罪,触犯党禁,被贬于达州(今四川达县)。同贬者陈弁、余应求、李升、韩均,时称“五君子”。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以朝奉郎提点洞霄宫,召还京师。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卒。
朱肱因个性倔犟,不愿同流合污,故难以适应官场环境。经历了人生的几起几落后,他“壮年勇退”,选择侨居杭州西湖, 潜心研究医学, 著书酿酒以自乐。他深入研究了酿酒技艺, 渊博的知识特别是医药学知识, 使他不仅能酿出美酒,还酿制出了多种药酒、健身酒, 累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是在总结自己和前人酿酒经验的基础上, 朱肱写成了《北山酒经》一书。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他首先追述了酒的发展历史。“酒之作尚矣。仪狄作酒醪,杜康秫酒,岂以善酿得名,盖抑始于此耶?”这大概就是酒的起源。接着,作者对酒的特性进行了描述:“酒味甘辛,大热,有毒,虽可忘忧,然能作疾。所谓腐肠烂胃,溃髓蒸筋。”随后,作者表达了对饮酒的态度:“大哉,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饮,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秩,上自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夫樵妇,无一可以缺此。”酒的使用范围和作用虽然很广,但“酣放自肆,托于麯蘖,以逃世网,未必真得酒中趣尔。”朱肱认为酒本身没有过错,功过在于饮酒人的行为。他提倡饮酒者应该像陶侃那样虽会剧饮,但亦能“自制其限”,饮酒有度。最后作者论述了酒的社会功能和著述酒经的缘由:“酒之功力,其近于道耶?与酒游者,死生惊惧交于前而不知,其视穷泰违顺特戏事尔。”正因为“夫其道深远,非冥按不足以发其义;其术精微,非三昧不足以善其事。”所以才需要作者进行深入探究和详细阐说。此外,在总论部分,作者还概述了酿酒工艺中的几大要点。指出不同地方、不同季节及采用不同原料,其用曲量和酿酒工艺都有差异。
中卷介绍了酿酒中的制曲原理和具体方法。朱肱列举了十三种酒曲,并将它们分为罨曲、风曲、酉暴曲三类。顿递祠祭曲、香泉曲、香桂曲、杏仁曲四种为“罨曲”;瑶泉曲、金波曲、 滑台曲、豆花曲四种为“风曲”;玉友曲、白醪曲、小酒曲、真一曲、莲子曲五种为酉暴 曲。制曲的原料基本上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小麦、糯米、粳米和豆类,再加上种类繁多的中草药。制曲的质量标准是“直须实踏,若虚则不中造曲,水多则糖心,水脉不匀则心内青黑色;伤热则心红,伤冷则发不透而体重,惟是体轻,心内黄白,或上面有花衣,乃是好曲。”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酒曲的发酵制作方法。
下卷论述了酿酒工艺理论和不同酒类的具体制作方法。作者把酿酒过程分为:“卧浆、淘米、煎浆、汤米、蒸醋糜、用曲、合酵、酴米、蒸甜糜、投醹、酒器、上糟、收酒、煮酒等十三道工序,并对各道工艺的技巧作了详细的描绘性说明。这些都比《齐民要术》中的有关酿酒的叙述要详尽得多。
《北山酒经》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北宋以前传统的酿酒工艺, 从其内容上看, 说明了当时在制曲技术和酿酒方法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该书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有关酿酒工艺的文字资料,书中传达的酿酒经验至今仍在广泛流传并被实际应用。